《資治通鑑》用人要用其才-吳起大將

【材料1】

吳起者,衛人,仕於魯。齊人伐魯,魯人慾以為將,起取齊女為妻,魯人疑之,起殺妻以求將,大破齊師。或譖之魯侯曰:“起始事曾參,母死不奔喪,曾參絕之。今又殺妻以求為君將。起,殘忍薄行人也。且以魯國區區而有勝敵之名,則諸侯圖魯矣。”起恐得罪。聞魏文侯賢,乃往歸之。文侯問諸李克,李克曰:“起貪而好色,然用兵,司馬穰苴弗能過也。”於是文侯以為將,擊秦,拔五城。

【解析】

衛國人吳起,在魯國當官。齊國攻打魯國,魯國想任用吳起為將,因為吳起的妻子是齊國人,猜疑吳起。於是,吳起便殺了自己的妻子,求得魯國大將,之後大破齊國軍隊。後來有人在魯國國君面前攻擊他說:“吳起當初曾師事曾參,母親死了也不回去治喪,曾參與他斷絕了關係。現在他又殺死妻子來求得魯國大將的職位。吳起是一個殘忍缺德的人!(從這段話可以看出吳起道德缺失,毫無底線)況且,以我們小小的魯國能有戰勝齊國的名氣,各個國家都要來算計魯國了(魯國崇尚儒家思想,自我標榜禮儀治國,恐怕其他國家會藉機攻擊魯國)。”此人處於何種目的攻擊吳起不得而知,但是魯國崇尚儒學,鄙視吳起這種人,吳起早晚要出事。

這也警示我們,在追求某項利益時,也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要給自己留下人生汙點,以免為自己埋下禍根。

吳起知道後恐怕魯國治他的罪,又聽說魏文侯賢明,於是就前去投奔。魏文侯徵求李克的意見,李克說:“吳起為人貪婪而好色,然而他的用兵之道,連齊國的名將司馬穰苴也超不過他。”於是魏文侯任命吳起為大將,攻擊秦國,攻佔五座城。魏文侯詢問李克,李克客觀地分析了吳起“起貪而好色,然用兵,司馬穰苴弗能過也。”魏文侯任命吳起為大將利用其傑出的軍事能力,攻佔秦國五座城池。吳起更是為魏國創建了魏武卒這種職業化軍隊,是魏國橫行各諸侯國數十年。

魯國弱小是有原因的,歷代君主不作為,崇尚儒家,不會強國整軍,只是委曲求全。也不懂得合理利用人才,在當時戰國紛飛的年代是必然要衰落的。魏文侯的知人善用,知道合理的利用人才的長處來為國謀利。魏國的強大始於魏文侯任用李悝(克)變法(李悝乃法家,著有法家經典《法經》)和吳起變法整軍,創建第一支職業化軍隊“魏武卒”,使魏國橫行各諸侯國數十年。

之前講過魏武侯善於招攬人才《《資治通鑑》做大哥的修養》,也最為知人善用,知道什麼人應該幹什麼事,而不計較其人品的不足,關鍵是要想辦法鎮住其人。

對吳起來說,求取功名也不必做“殺妻”和“母喪不奔喪”這種極端的事情,你連自己對待自己的親人都這麼殘忍,你還指望別人會認為你是忠臣?聲譽是立人立信的根本。


《資治通鑑》用人要用其才-吳起大將



【材料2】

起之為將,與士卒最下者同衣食,臥不設席,行不騎乘,親裹贏糧,與士卒分勞苦。卒有病疽者,起為吮之。卒母聞而哭之。人曰:“子,卒也,而將軍自吮其疽,何哭為?”母曰:“非然也。往年吳公吮其父,其父戰不還踵,遂死於敵。吳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

【解析】

吳起做大將時,與最下等的士兵同樣穿衣吃飯,睡覺不鋪席子,行軍也不騎馬,親自挑上士兵的糧食,與士兵們分擔疾苦。有個士兵患了毒瘡,吳起為他吸吮毒汁。士兵的母親聽說後卻痛哭。有人奇怪地問:“你的兒子是個士兵,而吳起將軍親自為他吸吮毒瘡,你為什麼哭?”士兵母親答道:“不是因為這樣!而是當年吳將軍為自己孩子的父親吸過毒瘡,所以他父親作戰從不後退,就戰死在敵陣中了。吳將軍現在又為我兒子吸毒瘡,我不知道他該死在哪裡了,所以才哭的。”從這段可以看出吳起的軍事素養相當高(魏文侯也沒看錯人)懂得與士兵同甘共苦,甚至吸允毒汁,讓士兵為其效死命,一家兩代願為其戰死。

從這段可以看出吳起治軍與魏文侯治臣有共同點,都是會抓住重點降伏人心,達到自己的目的。


《資治通鑑》用人要用其才-吳起大將


人本來就不是完美的,人無完人。每個人有自己的致命缺點,每一個人也有他人不及的優點。在對待人才上也不能一偏概之,關鍵是要知人善用,將其用到能發揮其能力的地方。

作為領導者也不要放棄警惕心,要學會制衡,從魏文侯時期對各級官員的設置,可以看出,魏文侯對吳起是有制衡措施的,如果發現其人不可控,最有就是效的辦法就是將其廢掉了。比如魏文侯死後,魏武王即位,發現吳起抱負太大,為人剛愎自用,不可控,所以借別人的手將其逼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