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8=8”有錯嗎? 小學生做作業被打叉, 家長不服質問老師

隨著我國對於小學教育越來越重視,很多小學生的才華與天賦都被激發了出來,經常刷微博的我們也會時常看到有關於小學生特殊才能的段子,使得我們不得不佩服當今小學生真的是十分有才華,當然小學生的段子多發生於寫作業的時候,小學作業本子上的趣事也是數不勝數。

前階段市民李先生就聊起了自己8歲兒子寫數學作業的時候發生了一件趣事,到現在他還感覺想不通。

“1.2+6.8=8”有錯嗎? 小學生做作業被打叉, 家長不服質問老師

事情是這樣的,有一天李先生和兒子吃完晚飯,李先生的兒子就拿著作業本徑直地走向李先生,並且問他了一個數學問題。當時李先生並沒有在意,因為兒子僅僅是個小學生,小學問題李先生還是會的,但是當兒子把作業本上的一道題目展現給李先生看時,李先生卻傻眼了,表示非常不理解,他也不知道哪裡出了問題。

“1.2+6.8=8”有錯嗎? 小學生做作業被打叉, 家長不服質問老師

原來林先生的兒子給林先生展示了一個被老師已經批改過的算術題,林先生乍眼一看,1.2+6.8=8,兒子並沒有寫錯呀,但是老師為什麼打了個錯號呢?當時林先生百思不得其解,以為是老師判錯了,於是,就在線上質問老師,這道題為什麼是錯的?是不是老師給改錯了?但是沒想到老師卻很堅定地說,你兒子這道題就是做錯了,正確答案是8.0,正是因為少了後面的,所以這道算術題就是一道錯題。

“1.2+6.8=8”有錯嗎? 小學生做作業被打叉, 家長不服質問老師

聽到老師的這個回答,林先生雖然在當時感覺老師說的很有道理,但是之後他又想了想,8.0不就是等於8嗎?兒子也沒寫錯呀!只是在書寫的時候粗心大意了一些而已,但這道題不算是一道錯題,老師不應該直接判錯,而是應該做一個提示的記號就可以了,畢竟兒子在邏輯上已經知道這道題該如何計算。

“1.2+6.8=8”有錯嗎? 小學生做作業被打叉, 家長不服質問老師

林先生將自己的看法和老師講了,老師認為也有道理,就告知林先生下次他會注意到這點問題,但是他也強調讓林先生還是要好好地告訴兒子細節的重要性,林先生也虛心的接受了。

一道不起眼的數學題也能體現出思維的差異性和細節的重要性。

那麼家長們在教育孩子寫作業的時候應該注意些什麼?

“1.2+6.8=8”有錯嗎? 小學生做作業被打叉, 家長不服質問老師

①書寫工整

雖然數學不是文科,是一門與數字打交道的學科,但是工整性依然重要,有些孩子經常把一些數字寫得不像數字,這會導致老師們誤判,一些老師在心情不好的時候,就會畫一個大大的叉號。

到了高年級之後,基礎的符號越來越多,如果書寫不工整就會造成老師的一些誤判,這也是得不償失的。

“1.2+6.8=8”有錯嗎? 小學生做作業被打叉, 家長不服質問老師

②細心認真

根據李先生的事例我們不難發現,細心和認真是十分重要的,數學當中有很多我們看不見的“坑”,孩子們一不細心就會掉進其中,例如單位換算,應用題等等,如果不細心就會寫錯。

數學是非常嚴謹的學科,也是非常考驗耐心的學科,做數學題時必須要細心,要有耐心,這樣才能不出紕漏。

大家在寫數學題時遇到過什麼樣的趣事呢?家長們在輔導孩子數學作業的時候,遇到過什麼難題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