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文章驚海內,半生繁華半世僧

二十文章驚海內,半生繁華半世僧,弘一法師臨《張猛龍碑》


弘一法師臨《張猛龍碑》| 二十文章驚海內,半生繁華半世僧

李叔同(1880.10.23—1942.10.13),幼名成蹊,學名文濤,字叔同,祖籍浙江平湖。1880年10月23日生於天津。他學貫中西,藝專多科,1905年留學日本,歸國後執教於杭州等地,在眾多領域都有著開創性的貢獻,是我國著名的書畫篆刻家、音樂家、戲劇家、教育家、詩人、學者,在諸多文化領域中都有較高的建樹,是中國新文化運動和中日文化交流的先驅,並先後培養出了一大批優秀藝術人才,名畫家豐子愷、音樂家劉質平等文化名人皆出其門下。

1918年8月19日,李叔同在杭州虎跑寺出家,法名演音,號弘一。1942年10月13日圓寂於福建泉州。他是中國近現代佛教史上一位傑出的高僧,南山律宗的第十一代世祖。


弘一法師臨《張猛龍碑》| 二十文章驚海內,半生繁華半世僧

1900年,20歲的李叔同攝於上海。李叔同1918年出家時,將此照贈予浙江省立第一師範學校同事堵申甫先生。堵申甫在李叔同出家前期曾一度為其護法。


弘一法師臨《張猛龍碑》欣賞

弘一法師臨《張猛龍碑》| 二十文章驚海內,半生繁華半世僧


弘一法師臨《張猛龍碑》| 二十文章驚海內,半生繁華半世僧

弘一法師集詩詞、書畫、篆刻、音樂、戲劇、文學與一身,“二十文章驚海內”非常鮮明的闡述了弘一法師的藝術成就。

弘一法師臨《張猛龍碑》| 二十文章驚海內,半生繁華半世僧

弘一法師出家前書法便以名重當世,出家後更是將書法與佛理融為一爐,形成鮮明的自我面目。他把中國古代的書法藝術推向了極至,樸拙圓滿,渾若天成,魯迅、郭沫若等現代文化名人以得到大師一幅字為無尚榮耀。

弘一法師臨《張猛龍碑》| 二十文章驚海內,半生繁華半世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