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時期變態產業——養瘦馬

“瘦馬”非馬,而是明清時期的二奶,小妾預備隊。

明清時期變態產業——養瘦馬

從明朝開始,有些人出資把貧苦家庭中面貌姣好的女孩買回後教她們琴 棋 書 畫 歌 舞。長成後賣與富人作妾或賣給妓院,以此從中牟利。因貧困家庭的女孩多為瘦弱,因此稱為“瘦馬”。初買幼女時不過十幾貫錢,待其調教出色以出嫁時,可賺達千五百兩。稱為“養瘦馬”。一般百姓見有利可圖,競相效法,蔚為風氣,明代揚州鹽商壟斷全國的鹽運業,腰纏萬貫、富甲天下,並且揚州美女眾多,人人皆知。故在當時全國,揚州“養瘦馬”之風最盛。所以稱“揚州瘦馬”。明末清初這種現象尤為嚴重。

明清時期變態產業——養瘦馬


清代文學家張岱在《陶庵夢憶》一文中有關於這方面的記載

……至瘦馬家,坐定,進茶,牙婆扶瘦馬出。

曰:“姑娘拜客。” 下拜。

曰:“姑娘往上走。” 走。

曰:“姑娘轉身。” 轉身嚮明立,面出。

曰:“姑娘藉手瞧瞧。” 盡褫其袂,手出,臂出,膚亦出。

曰:“姑娘瞧瞧相公。” 轉眼偷覷,眼出。

曰:“姑娘幾歲了?” 曰幾歲,聲出。

曰:“姑娘再走走。” 以手拉其裙,趾出。然看趾有法……

張岱介紹了詳細挑選,付費,送貨上門的一系列過程。瘦馬的面,手,臂,膚,眼,聲,趾等一一看遍,這是誰都不曾想到的事,名揚天下的揚州美女,竟是這樣產生的。

明清時期變態產業——養瘦馬


當然“瘦馬”也分三六九等,長的漂亮的,才華橫溢的才會給人家當小妾繼而過上好日子而那些條件差點的就會被賣到妓院當青樓女子。

”養瘦馬“不僅是明清時期的畸形產業,更是一部血淚史。讓我們為之傷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