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新規”顯成效,騰訊遊戲迎來“壞消息”,家長:早該這樣!

文|聰明小生

眾所周知,目前國內遊戲業務規模最大的公司當屬騰訊,因為遊戲收入所佔比重太高,所以也有很多人稱騰訊是一家“遊戲公司”。疫情期間,很多人都被迫待在家裡,在這種大背景下,打遊戲成為人們最喜歡的娛樂消遣方式之一,在這種背景下,騰訊自然也是賺得盆滿缽滿。據光大證券之前的數據預測,受用戶迴流的影響,騰訊旗下游戲《王者榮耀》在2020年1月份流水高達92億人民幣。僅僅是一款遊戲,騰訊一個月的流水已經有上百億,可想而知,騰訊旗下游戲在這兩個月是有多賺錢。

國家“新規”顯成效,騰訊遊戲迎來“壞消息”,家長:早該這樣!

3月18日,騰訊發佈了2019年第四季度和全年財報。財報數據顯示,2019年騰訊營收3772.89億人民幣,同比增長21%,年度盈利高達959億,平均日賺2.63億。另外,從財報第四季度數據來看,騰訊網絡遊戲增長25%至303億人民幣,騰訊遊戲全年營收1147億,佔總營收的30.4%。據悉,目前全球前10款最受歡迎的智能手機遊戲中,有一半是由騰訊開發的,截至2019年年底,騰訊遊戲在海內外市場已經擁有超過8億用戶!

國家“新規”顯成效,騰訊遊戲迎來“壞消息”,家長:早該這樣!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以及智能手機在全國的普及,如今人手一臺手機基本上沒問題,很多家長也給自己的小孩買了手機。由於網絡遊戲有巨大的吸引力,很多年輕人也經不住誘惑,時常沉溺於遊戲之中。近年來,為了規範國內遊戲市場,國家已經多次進行干預,也出臺了非常多的規定,而騰訊作為國內第一的遊戲公司,自然也首當其衝。

國家“新規”顯成效,騰訊遊戲迎來“壞消息”,家長:早該這樣!

3月3日,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題為《網絡遊戲經營者應切實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文章,直指近期網遊出現的種種亂象。

中消協指出,一些網絡遊戲經營者存在虛假宣傳現象,通過文案、視頻等形式宣傳遊戲產品的人物形象、道具、功能、特效等,與實際遊戲中的效果不符合,還在遊戲產品中強行添加“最終效果以遊戲內為準”的聲明,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還有一些消費者反應,一些網絡遊戲平臺在未經消費者同意下,以遊戲產品的優化升級等名義,擅自變更已售出的遊戲道具、功能、特效等。為此,中消協督促網絡遊戲經營者應該嚴格遵守法律規定,切實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國家“新規”顯成效,騰訊遊戲迎來“壞消息”,家長:早該這樣!

毋庸置疑,中消協此次發聲,對規範國內網絡遊戲亂象起著重要的作用。

其實相比於遊戲內亂象,網友更關注的是遊戲的充值以及限制未成年人遊戲時長這兩個問題。去年年底,國家新聞出版署發佈了《關於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遊戲的通知》,要求用戶必須實名註冊,並對未成年人的遊戲時長、遊戲充值等作出詳細規定。

國家“新規”顯成效,騰訊遊戲迎來“壞消息”,家長:早該這樣!

國家明確要求,每天22點到第2天早上8點,遊戲公司不得為未成年人提供遊戲服務,每天時長不得超1.5小時,法定節假日除外;遊戲公司不允許向未滿8歲的玩家提供充值服務,8歲到16歲的玩家每次充值不能超過50塊,每月累計充值不能超200塊;年滿16歲的未成年人每次充值不能超100、每月累計不能超400。

國家“新規”顯成效,騰訊遊戲迎來“壞消息”,家長:早該這樣!

今年1月份,騰訊旗下4款遊戲率先啟動防沉迷新規試點,取得不錯的效果。近日,騰訊遊戲再次發佈公告稱,經過之前產品試點之後,騰訊遊戲將從本月開始全面推進防沉迷新規的落實工作,計劃在上半年之內旗下全部移動遊戲均啟用新的防沉迷系統。啟用新防沉迷系統之後,如果每月充值金額達到上限,系統會進行相應的提示,並無法再次進行充值。

國家“新規”顯成效,騰訊遊戲迎來“壞消息”,家長:早該這樣!

針對此舉,網友們紛紛表示支持,很多家長都說,這個新規早就應該出臺了,騰訊早就應該這樣做了!但對於騰訊而言,這無疑是一個“壞消息”,馬化騰這次也是“下狠心”了,因為限制未成年人遊戲時長、並且設置充值上限之後,直接對騰訊遊戲用戶活躍度和遊戲收入有很大影響。當然,這畢竟涉及到未成年人健康遊戲,騰訊也必須要這樣做!

國家“新規”顯成效,騰訊遊戲迎來“壞消息”,家長:早該這樣!

其實在筆者看來,限制未成年人玩遊戲,責任不僅僅在遊戲廠商方面,未成年人以及家長這邊也有責任。未成年人缺乏相應的辨別意識,對遊戲中的是非辨認不清,需要家長加以引導,而未成年人也應該正確看待網絡遊戲,不能過度沉迷於網絡遊戲。這幾年,網上有很多關於因為家長疏忽,導致未成年人大量充值遊戲,最終導致家庭散盡財產的案例,家長們也應該敲響警鐘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