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專家李玫瑾說:教育孩子就是在比拼耐力,家長不妨這樣試試

教育孩子就是在比拼耐力。面對不聽管教的孩子時,脾氣暴躁的父母通常最直接的反應就是打罵。其實,此時的父母應該先讓自己冷靜下來,嘗試走進孩子的內心,耐心地詢問孩子不聽管教的真正原因。當父母把心思放在了了解孩子的想法,並想辦法幫孩子解決問題上時,也許就會發現孩子的很多行為其實是有情可原的,同時也會釋放掉自身的很多負面情緒,因而也就能避免打罵孩子了。

育兒專家李玫瑾說:教育孩子就是在比拼耐力,家長不妨這樣試試


許多家長把大部分精力、物力、財力都傾注在孩子身上。但是,很多家長的苦心最終未必都能獲得預想的回報,有時候,孩子反而成了父母的心病。那麼,如何對待孩子的成長呢?

1、家長對孩子要多一些平和,少一些苛刻。以平常心對待孩子的成長。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有出息、有作為,但是,大多數還都是普通人。如果家長不顧客觀因素,而一味地高要求、高投入,結果可能就是期望越高,失望就越大。在孩子成長的問題上,家長不要給孩子過多的壓力。

育兒專家李玫瑾說:教育孩子就是在比拼耐力,家長不妨這樣試試


2、家長教育孩子不要急於求成。家長在給孩子選擇教育時要選擇適合他們年齡段的教育,也就是說不能超越孩子在該年齡階段所承受的最大壓力。過早高強度地開發孩子潛能的教育,可能當時會取得成效,而家長卻沒有意識到自己可能會毀了孩子的一生。如果孩子沒有達到家長的要求,不僅家長會失望,孩子也可能會失去學習的興趣。

3、肯定孩子的進步。在所有的孩子看來,只要自己取得一點進步,父母就應該高興,對自己進行表揚。可是有的父母不會從孩子的角度來看問題,而用大人的標準去要求孩子,因而孩子很多時候很難達到父母的要求。還有的父母擔心孩子聽到表揚會產生驕傲情緒,其實做家長的可以不用擔心,表揚做到適可而止就行了。

育兒專家李玫瑾說:教育孩子就是在比拼耐力,家長不妨這樣試試


4、不用強硬的態度對待孩子

舉例:小王的孩子今年上初二。這個孩子上小學的時候非常的聰明乖巧,學習成績雖然不冒尖但是也不算壞。小王也從來沒有多費過心,別人也都誇他的孩子聰明懂事,小王也曾非常驕傲和自豪。可是自從上了初中以後,學習成績就一落千丈,逆反心理也非常強。

去年一年,家裡經常充滿火藥味。孩子數學考試不及格,小王就找老師每週進行補課,結果花了很多的錢,孩子的成績仍然沒有改善。小王說東,孩子偏要向西,母子倆總是話不投機半句多,說不了兩句就吵了起來。小王和丈夫也因為孩子的教育問題經常拌嘴。那一段時間小王非常痛苦,不知道怎麼辦,對孩子的說話也非常尖刻。

有一次小王當著孩子的面說:“人家那麼好的孩子,每次考試都難麼好,我怎麼就養了你這麼笨的孩子!”孩子腦袋反應也特別快,立即回了小王一句說:“我怎麼遇見了這麼笨的媽媽,人家的媽媽是大老闆,你是幹啥的?”小王當時就啞口無言。

後來小王仔細的反思,想搞清孩子的問題到底出在什麼地方。她感覺對孩子的態度出了問題,對孩子的態度越差孩子的成績就越滑坡。小王覺得找到了原因,就決定改正自己的態度,對孩子永遠保持溫和的態度。從此以後,無論孩子做什麼,小王總是用溫和的態度對待孩子。兩個月過去了,奇蹟出現了,孩子和小王都有很大的變化,孩子不再和她作對了,有什麼事情還主動請教她,也知道關心人了,不再發脾氣了。孩子的數學不太好,但是從他的眼神中小王能看出他早晚會趕上的。

以上了例子告訴我們:父母對孩子的態度不僅影響孩子的智力發展和學習,也會影響孩子的其它能力。孩子的社會適應能力、人際交往能力、自主能力、獨立能力等,都是在孩子童年時奠定基礎的,父母對孩子的態度,對孩子這些方面能力的形成有巨大的影響。父母是用溫和的態度鼓勵孩子去和其他孩子交往。

育兒專家李玫瑾說:教育孩子就是在比拼耐力,家長不妨這樣試試


很多父母也想用溫和的態度對待孩子,但往往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不知道自己該怎麼樣才能做到?做家長的不妨按照下面的方法做做看,你一定會發現:以 溫和的態度對待孩子並不難。

1、父母要控制情緒。當孩子犯了錯誤或做出一些令父母難以接受的行為時,有些父母一時過於激動,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打斷甚至不聽孩子的解釋,就對孩子採取暴力的手段。孩子在父母強硬的態度下,當時表現的服服帖帖,但是這樣的方法無法控制局面,當時孩子因為受到驚嚇,當面聽從了父母,但是總這樣下去,孩子有什麼事情也不會和父母講了。當孩子犯了錯誤時,父母和孩子談話的時候一定要控制好情緒,耐心的幫孩子分析事情的原由。教給孩子以後遇見類似的事情該如何處理。

2、不要讓自己的壞情緒感染孩子。父母應該注意自己日常生活中的情緒對孩子的影響。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現出消極的情緒,那樣也會使孩子處在一種不和諧的家庭環境中,受到父母消極情緒的影響而導致情緒上也發生變化。父母請務必記住,只有用溫和的態度對待孩子,孩子才能更健康的成長。

3、不要揪著孩子的過失不放。孩子犯錯是正常的。面對孩子的錯誤,如果父母不注意教育方式,不分青紅皂白地批評、責罵、懲罰,不但不能讓孩子改正錯誤,相反會讓孩子變得膽怯、退縮或者是叛逆。父母要包容孩子的過失,以平靜心態對待孩子所犯的錯誤,這才是最好的教育孩子的方法。

育兒專家李玫瑾說:教育孩子就是在比拼耐力,家長不妨這樣試試


大部分父母也想包容孩子的過失,但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不知道該怎麼做。那麼,不妨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體諒孩子的過失。面對孩子的過失,父母先控制自己的情緒,以一顆平常心來對待,把它看做是正常現象,是孩子成長中不可避免的。父母要心平氣和地給孩子講道理,幫助孩子分析過失,並指出改正的方法。如果父母能包容孩子的過失,那麼孩子也會學會包容他人。

2、區別對待孩子的過失。孩子的過失分為偶然性過失和主觀性過失。偶然性過失,一般是孩子無心或是無意間所犯的過失,如果是這樣,父母應該原諒孩子,幫助孩子分析解決問題。而主觀性過失,主要是孩子故意造成的。對於這類過失,父母一定要嚴肅認真地給孩子講清楚過失所造成的後果,並要督促孩子改正。

3、給孩子解釋的機會。有的父母性子特別急,當孩子犯錯時,不給孩子解釋的時間和機會,先打罵一頓再說。其實父母的這種做法是很自私的,打罵孩子僅僅是為了發洩自己的怒氣,緩解自己的情緒,絲毫起不到教育的作用。有時孩子犯錯不不是出於本意,而是想幫助父母或其他人做點事,只是由於自己的能力不夠才犯錯的。

育兒專家李玫瑾說:教育孩子就是在比拼耐力,家長不妨這樣試試


孩子的家庭教育是重中之重,家庭教育影響孩子一生。“關注我”讓你的孩子越來越優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