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玩手机的水平还不如现在四五岁的小孩玩的好呢?

健康人生2057


这个说的没错,现在五-六十岁的人的确没有几岁的小孩会玩手机。但是,这个不是绝对的。本人55岁,比很多年轻人玩儿的好多了。

现在的老年人需要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如果老年人真的跟上时代了,那么,看问题就会比年轻人更透彻。关键是不能懒惰,或者有依赖心理。

本人经常结交年轻人,发现了很多问题。其一,现在的年轻人智力上不如几十年前,这可能主要是食品和教育出了问题。其二,现在三十左右的年轻人只有大概1%能够跟上这个时代,这部分人很有创意,是将来的精英,但90%的年轻人从来就不了解这个时代,不要说跟上了。本人经常跟年轻人交谈,年轻人普通认为,通过一次谈话(主要谈科技、创新、商业模式,以及未来的发展),他们大多认为,开了眼界,了解了一点这个时代,有脱胎换骨之感。

当然,老年人脱离这个时代的比例更多,一万个人,可能才有一个能够了解这个世界,这是事实,不得不承认。那么,这是什么原因呢?主要还是懒,不会学习,也不愿学习,依老卖老,无所事事,而且道德水平低下。我经常会跟年轻人说:等我们这一代人都死完了,社会风气就会好了。

的确,现在很多老年人在公共场合做出了很多不道德的事,而且振振有词。诚想,现在的年轻人压力很大,要在各种事情上多多体凉,说严重一点,没有现在年轻人的努力、奔波,老年人凭什么领退休工资?是年轻人养活了你呀!所以,老年人要有正能量,多为年轻人考虑才好,我们的国家才能和谐,才能有更大的进步。


每日一篇小禅文


要问为什么六七十岁的人,玩手机还不如四五岁的小孩顺溜,不妨先听听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怎么说的。

要知道1955年出生的莫言,年纪并不算太大。当记者问他的心理年龄有多大时,莫言说:

我觉得我的心理年龄有一百多岁了。因为我常常害怕新事物,比如新手机、新电脑;同时,留恋旧事物,留恋茂腔、说书人、老母亲擀的面条的味道。但每当我提笔写作时,我会忘掉自己的年龄。……

有了人脸识别、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我们就像生活在一种透明的状态下。和世界隔着一层单向玻璃,我们看不清外面,外面却把我们看得清清楚楚。

我也感到恐慌。有太多新鲜的东西,像新手机、新电脑,我刚学会使用,技术已经更新换代了。

他很真实地说出了,老年人面对新事物,有种跟不上趟的恐慌感,因适应性差感到无力。当今大约是几千年来,社会变化最快的时代。大多数层次的老人,不再是智慧经验的积累者,而是无所适从的茫然,尤其保守恋旧的人。

在很多60岁以上老人看来,电脑手机,无疑是属于年青人的高科技产品。经历过物质匮乏年代的人,对日新月异的网络而言,需要反复学习才能掌握的时髦技能,而不是生活的应用小工具。

除去身体原因——老眼昏花,手拙记忆力差,同四五岁的小孩子无知无畏相比,他们有着更多的顾虑。比如网贷,某某又被新型网络骗局骗了多少钱,如果没有Wifi手指头一点,流量会跑光一套房子钱,点手机支付钱付多了怎么办?

更担心转账转错了,手机掉了钱没了,他们害怕后果。所以银行里一到发工资日子,挤满了取款的老人,除了急用,不少人觉得拿到手里踏实。

四五小孩子新奇好学,手机不过是个好玩的电子玩具。他们善于学习摹仿,也喜欢探索未知,更不必为错误买单。如有失败的经验,顶多大人不给玩了,如果乱刷了不用负责任,大人更多自责,孩子也不明白为什么。

但是四五岁的小孩,每天玩手机不应超过1小时。对于低龄孩子来说,避免手机依赖症,多运动和父母相处时间更重要。

"苹果之父"乔布斯,就限制他的三个孩子,在家使用智能电子产品。

人人都有老去的时候,身体的衰老也许能慢慢接受,而精神的落伍,不可避免产生虚弱感。

因此老人们对于智能手机的态度,除了逃避拒绝使用,也要不怕失败,勇于尝试新事物才行。

(也说给终将老去的自己。)


湘会大叔


‘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拍在沙滩上。前浪曾经也很浪,如今却成糊涂糨。'

六O年以前出生的人,都是六十岁以上的人了,经历坎坷,多灾多难,到了这个岁数想学新知识掌握新技能,难啦。就像本人,自认还不笨不愚,可自从买了智能手机后,到现在有些功能和程序还没全整明白呢。孩子教会了,过后就忘。倒是我那六岁的小外甥无师自通,她爸妈玩手机,她在一边看一会儿就会了。

老了就是老喽。不服不行啊!


老墨樵


马拉松为送情报一溜小跑80多里,活活累死,为啥不用通讯设备或手机?梁山好汉徒步行程千百里奔梁山,为啥不坐高铁或飞机?明白这个理,回答了你的题。


前景乐观


我们五十年代的人,是对电脑手机玩的都慢,因为那时穷,家里没电脑了,我借了儿子光了,很早就学电脑了,就是学打五笔字来着,还有看张爱玲写的书,还有镜花源这本书,上QQ是2000年就开始了,只是不会,也几天上一次,后来才懂怎么说话,怎么打开,那时感到新鲜,我记得我的第一个名叫彩云飘飘,网友演员多,而且都很年轻,用了有一年,被别人给盗了,黑屏了,没办法找个老师给格式化了,和那个QQ,不是一个批次的,进不去了,因为密码不对,我想买是别人进去,改了密码了。就又开始学打字,一打开就是李白的将进酒,就慢慢的记住了。那时不到五十岁,记姓比现在好多了,儿子去山东,把电脑拿走了,几年没有了,爱人给我手机,就只能打电话,发短信,所以真不如孩子会电脑。,2010年别人的不要的电脑拿来了,就开始用上了,这回就会多了,为什么那时那么不会电脑,只因家庭困难,每家安于挣钱,所以没学的电脑知识太多了。后来一直用了几年电脑,现在手机是有了,小米手机也挺好的,也比那些杂牌好用,一直用到现在,微信都会玩了,出门也用微信买东西了,交话费都会了,只是在别的手机上买东西还没弄明白,我想得加那个手机才行吧,也算会了。这都不如小孩会。

社会在前进,一些手机能办的事,一定要学会,在家学会买东西,给送到家,买药给送到家也学会了,再有的就是这个样子,都要学会 出门游都是房卡,一切都是电话订单,买火车票买飞机票,都要用手机,所以我们这代人努力吧!





金秀云


我看了题目感觉有点不舒服,50年代60年代的老年人,玩智能手机不如小孩们,是不是打击面太大了。我是50年代出生的老年人,智能手机已经离不开我的日常生活,无论菜市场买菜,还是逛超市,都是扫支付宝二维码付款,既方便又安全。自从有了智能手机,退休养老金再也不用排队等候叫号领取了,我都是用智能手机下载的手机银行转账,外出旅游购买飞机票、火车票、订宾馆,使用的都是智能手机操作,方便快捷。家里的日常生活用品基本都是在淘宝或京东网上购买的。另外、我身边会玩智能手机的老人多的是,有用智能手机理财的,有用智能手机炒股的等等。老年人会的孩子们不一定会。谁会谁不会关键看你学不学。我的体会是不管男女老少,只要学习,一学就会。学习互联网软件产品研发,就是另外一个概念了[玫瑰][玫瑰][玫瑰]



广志2017


我已过花甲,但一般青年人会玩的电子产品如手机,电脑,电视,音响等,我都会玩。90年开始学打字(五笔),96年开始用数字手机,99年买了电脑,02年注册了QQ,电子邮箱,微博等,那时网上聊天和打牌,是去上海热线聊天室和游戏中心玩的,还有联众;09年迷上开心网偷菜停车,13年开始注册微信,直到现在。在这方面和同龄人相比,我算是超前的,喜欢新生事物及其产品,网络衍生很多的 APP软件,我基本都会用。会排电路,拆修电脑,会用办公软件,财务报税等等。呵呵,其实没什么难的!


Xzk58


我是五七年出生的,北大除名,清华迟到!自学成才。以前玩QQ,停车位,偷菜我是老手,自从有了徽信,开始玩徽信,这两年开始玩头条。不是很精通。反正每天早上去钓鱼,下午看头条,开心快乐每一天!玩手机高手又能怎样?反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愿望,知足常乐才是最好的……


大懒虫dlc110986861


我六零后的,非计算机电子专业毕业,公司几十台电脑我组装维修装软件,手机从摩托罗拉4.3寸安卓,到三星note5.3寸,酷派,HTC,再到现在的努比亚黑鲨,小米mix系列,华为P系列,nova系列,第一个水冷荣耀note10……我儿子的手机都是我买的。除了不玩游戏,手机什么功能我都用过,上海第一批刷手机坐公交,有一次不知道什么原因没刷过,公交车售票员叫我把交通卡从手机壳里拿出来,结果拿下手机壳,什么有没有,再刷通过了,售票员狐疑的眼神我现在还记得,没有NFC功能的手机不买,银行卡,交通卡,门禁卡……现在的年轻人有几个用过?这些跟人的年龄有关系,但主要还是跟人的兴趣关系很大,喜新不厌旧,永远充满好奇心才能跟上时代节奏,五六十年代的人接触智能手机的时候大都上有老下有小,生活负担重,哪有功夫研究这些新鲜玩意?就拿我小学同学来说,好多人连微信群里改名字都不会,教他们一些东西,时间长了就忘了,小孩子的模仿能力和接受新鲜事物以及记忆力都很强,上了岁数的人比不过他们很正常。


云游四方的云


我是1951年出生的,从两千零六年退休开始上网,上QQ,上搜狐,写博客。有再后来用手机上网,玩微信,看优酷视频,看小说,忙的不亦乐乎。微信支付,网上银行也基本能够应用。不过终究年龄大了,手指不如小孩灵活,记性也不如孩子们好,更重要的是小孩不怕弄坏,老年人生怕弄坏点错,其实这是一种心理障碍,玩得时间长了,顾虑也就少了。后来发现,同样老年人,女的比男的会玩,可能与好奇心有关。所以小孩比老人会玩,很正常,因为电子产品就是好奇心的产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