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冲击下实体店最后究竟会是什么样的结局?

SG小哥


最近我写了不少关于实体店困境的文章,对这个问题再说一下自己简单的看法:

第一,实体店萧条,不光是电商的冲击

不可否认,电商确实对实体店有冲击,但并不是实体店衰落的根本原因,毕竟线上与线下,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并不能完全替代,那便是电商购物已经很普及,线下消费需求依然巨大。

除了电商通过价格优势以及客户的购物习惯抢了线下实体店的份额外,房租的不断上涨,亦是压倒实体店的重要原因。房租上涨了,商品就只能加价,加价就只能逼着用户走网购,客户自然就流失了,不加价呢就亏钱,所以在高房租之下,横竖都是死。

第二,未来实体店,结局会是怎样?

有很多人担心,电商冲击,房租高企,最后会把所有实体店都消灭掉,这种说法有些夸张,也必然不会实现。因为人是群居动物,需要高度的社交化,现实体验需求会永续存在,实体店依然有存活的空间。

只是,未来的店竞争会更加残酷,只有提供个性化的、高附加值的、无法替代的商品或者服务,才能留住客户,这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有实力的、有财力的,还可以将线上与线下打通,构建自己的社群服务,而大多数人,确实必然是会被淘汰的。

社会形态不断变化,商业模式也在更迭,只有适应新环境、新模式、新思维,才能找到自己的立足空间,这不但单单是在实体店,在线上其实亦然!


财经宋建文


电商冲击下实体店最后究竟会是什么样的结局?这几年,实体地发生了什么,大家都看见了,不过,如果继续往前面看,就需要更辩证的看待这个问题了。

简单说说个人看法。

先说点悲观的:大量倒闭,并更多的被线上控制。

1.减少,这也就意味着实体店会大量倒闭。

为什么这样说?见下图——我之前就相关问题的回答。

但是,这不会是暴风骤雨,一夜之间发生的,所以,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切身、深切体会到中国新零售革命带来的兴衰更替。

2.被线上控制:电商巨头对线下实体店的控制越来越强。

大润发、永辉、步步高、家乐福等实体零售头部企业被阿里、腾讯、京东、苏宁易购等投资、并购,大家都看见了;一家家实体小店,被翻牌成了天猫小店、京东便利店等,大家也看见了;一家家实体小店绕开传统的经销商、批发商,从阿里零售通、京东掌柜宝等B端订货平台,大家也都体会到了。

这些,都是典型的线下实体店正在被线上控制的实例。

除此之外,线下实体店上线开设线上的“孪生店”,入驻阿里、腾讯/京东等实控的平台,其行为,也是典型的线上电商平台对线下实体店控制越来越强的表现。

不死,也会被线上巨头越来越多的控制,这显然是非常悲观的局面。

下面,再说些中性或乐观的。

1.实体店不会消失。

但是销售功能下降,服务功能上升是必然的;但是,会越来越多的依附电商巨头在线上电商、支付、快递及同城配送,以及供应链等方面的生态也是必然的。

2.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电商与实体店相互渗透,但是,在过去的5年时间中,我们就已经进入了一个由电商或者是新零售巨头主导的时代。

3.连锁率提升。

无论是投资并购,还是加盟收编,又或者是实体店的主动站队,实体零售的连锁率必然提升。

4.转型升级。

自2017年开始的新零售运动,还在继续渗透、演进及进化,这实际上也给我们带来了零售及实体零售的新打法。

但是,所有存活下去的实体店都会面临与时俱进的被动或主动改造,以及转型升级的问题。

更多有关实体零售终端、经销商等传统渠道商、厂家/品牌商的未来,以及在新形势下如何转型的问题,关注李政权头条主页及相关专栏。


李政权


我是实体店卖衣服的,开店不到1个月,感觉现在的顾客越来越挑剔,你有鲜艳颜色,她说要深色,你有短款和长款,她说要中长款,有的顾客甚至直接试穿拍照去网上搜到同款购买,不信任实体店的人就是不信任自己,因为实体店可以让你体验式购物,买的过程你用眼睛用手可以感受衣服的质量,至于价格多少你也可以提出质疑,不是商场店铺的东西基本上价格都可以议价的!为什么还要信任一个摸不到看见一些模特穿版的衣服?买到手质量不好还可能面临退货的问题!你们不累吗?快递费不贵?网购没有风险???实体店h有问题直接就去店里退换了,不用快递费的呀!我是不是应该学习电商呢?进一堆尾货挂网上卖便宜,找几个模特打版包装一下?让你们捡便宜货?坑害他人的内心是什么样的心情?我从未体验!这辈子都不会做!谢谢🙏








菠萝蜜妹妹


就是没有实体店了呗!这就是欧洲一些国家坚决不让学马云如此的搞法。因为,这样子的经商只能是解决少一部分劳动力,但长远看,很多行业是能解决劳动力的,如今中国全民都疯狂的搞电商经商,本来压根不能搞经济的人却硬撑着头皮也钻进电脑搞各种多如牛毛的电商,只顾着一门心思把各种烂货卖出先捞到钱先说的完事!岂不知的是合格的商业必须是有长久且营业和服务以及售后等等等等一系列程序的,不但解决了劳动力也才是完善了一个物品安全合格的卖买!这样才是真正的搞商业。可是如今因有马云此类人的做法后,加上从改革年代已经走完,各行各业的东西可以说早已饱和!比如:谁家不有上几个电视?就算抢破烂的家里都不缺!所以,现如今的模式只能是越来越多的人亏亏亏!有钱的还是那么多!


叶子46518


在电商的冲击下,实体店优胜劣汰,大量的实体店会逐渐消亡,只有少数的实体店会越做越好。

能够生存下来的都是进行了转型,已经和以前传统意义的实体店差别非常巨大,实体店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转型:

1就是转型成为大型超市,以前的实体店就是经营百货还有杂物,生鲜等等综合性的一个商场。但现在的实体店很多已经成为超市。

有很多人不明白超市是什么,这就是以卖油盐酱醋蔬菜,鸡蛋,日用品为主的这么样的商场。这类东西呢,是电商很难冲击的。因为这东西要保持新鲜,而且难以运输,比如说鸡蛋啊,鱼呀运输都是有难度的,所以超市是很难被电商冲击的。

还有一类呢转化为连锁小店,这是我们常见的——食杂店、食杂店也可以进行连锁,比如我们上市公司红旗连锁,它的下面就有几百家食杂店进行连锁。也主要卖一些生活用品,它的规模虽然没有超市那么大,但是它的位置呢,更接近小区。更方便居民购买,在价格上呢也有自己的优势。

还有一种实体店化为购物中心,购物中心什么呢?购物中心呢?实际他本身,不卖货。购物中心主要是面对经营者,他相当于一个房屋租赁,这么类似的一个概念。顾客到购物中心购物会有很好的购物体验,比如说购物中心有有一些美容美发,还有一些商学院、电影院,一些娱乐设施、文艺活动等等,购物中心是一个具有文化氛围的这么一个购物场所。无论是什么样的实体店转型最终呢他都要和线上进行结合,就是说它会有一部分电商的性质。它也会有自己的网店,也可以进行网上销售,目前无论是超市还是购物中心都有自己的网站。都可以通过网上订购送货,送货上门服务。


孟可的思想空间


电商发展到今天,不说已经到了尽头,也基本上算是黔驴技穷,双十一,刷单,新零售,社交电商,跨境电商,无人超市,市场下沉,网红带货,,这些不断炒作的新概念,本质上都是一种危机,但很多人仍然不愿醒来,沉浸在商业的思维里不能自拔,前仆后继地构建着所谓的盈利模式,想继续做个中间商赚差价。

其实商业只是产品分配的一种方式,因为赶上了互联网时代而走向了巅峰,美其名曰:电子商务!本质上还是一种商品买卖。随着工业化的持续发力,信息化的深入普及,大部分人面临的问题已经不是“买不到”,而是“不敢买”,面对线上线下琳琅满目的商品,只有少数人可以随心所欲,大部分人都只能望洋兴叹。这个时候,再按照商业的理念和逻辑来分配产品,处处以金钱的多少来决定分配多少,盈利的预期来设计运营的模式,就有点逆天了。

互联网刚开始的时候,尚可利用这一技术来重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借着线上线下的价格差优势,风生水起,成为巨头,就算是拼多多强势逆袭,耳目一新,也并没有改变其商品买卖的本质。

共享经济如火如荼,为什么一直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归根结底,就是互联网的发展已经到了瓶颈期,这个瓶颈就是电商的思维和认知水平,很多人都无法超越,感觉电商会永恒,其实电子商务只是互联网发展中的一个阶段,并不是最终的目的。

互联网诞生于人类神经高度紧张的冷战时代,她必然肩负着更高尚的使命,绝不会停留在无聊的商品买卖,加剧贫富分化的低级阶段。




飞碟来袭


电商仍在冲击,实体店仅凭自身仍旧无力反击,最后结局就会是更不好的,将对社会产生很广、很深、很远的负面影响,那么,社会力量究竟会不会出来帮助实体店抗击,共同阻止更不好的结局出现呢?

我认为会、相信会,迟早的事。

1 已知

(1)电商对实体店是怎么冲击的?

已知,最根本也最有效的1条是价格优势,电商卖的货品相比实体店是便宜的。

至于购买方便这1条,正是由于货品便宜才成为了电商的另一个优势。若是价格相同,方便这1条虽然应该还会是个优势,但会弱化一些,甚至剩下一半;如果贵,就基本上是全失去了,因为实体店有体验的优势,更有夫妻俩、全家人同逛的好处,还有顺便逛周围服务店、游乐场的妙处。

为了买便宜的东西,不少人是从来都不怕山高路远的,没有车代步可以徒步去,又徒步把东西背回来,基本上不犹豫、很惬意,因为买便宜货品的人,多半是腰包里钱少的人,无论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发展中国家这样的人尤其多。

有人说消费者在岗时工作紧张、疲惫致使缺少时间并且没力气、没兴趣逛街,所以才网购。这是个因素,但不主要,更不普遍,工作时间里用手机完成网购的工作者不少,业余时间内用手机完成网游的工作者更多。实际上,不少人兜里缺少银子比起逛街缺少时间才是主要的因素,于是,才选择货品相对便宜的网上店。

这也是网下的地上白天菜市场、夜晚路边摊从来就没有消失过的基本原因。无论是农村人还是城市人,都因为钱才关心价,钱多买贵的、钱少买贱的。

(2)为什么价格比实体店便宜?

已知,是由于电商成本低。与实体店相比,主要是因为电商的成本中不含有高房价、高房租,如果也含有,至少就跟实体店同样高了,其它种种的费用不低于实体店嘛,其中包括但不止于上交给所在平台的管理费。

(3)房价是什么时候升温和高涨起来的?

这也是已知的,2000年起升温、2004年起高涨。

房地产商没有想到把电商给成全了!电商的平台几乎是在房价高起、高走的同时搭起、快长的。

电商平台搭起后的初期就开始冲击实体店,但不明显、不普遍,人们的腰包当时足够鼓的,房价也才刚刚升温,而电商快长期间就大不一样了,伴随着实体店的不景气直至接二连三地倒闭,也迅速,由此可知,平台及其电商自搭起、进驻后不久至今,都借了房价高这个势,拥有了差异化的持续性优势,冲击实体店快要达到二十年了。

假设,平台商在互联网上建起了贸易市场,成为新型的房东,是因为起初就意识到了应当借、乘高房价这个势,从而支撑作为零售业后辈的电商向实体店发起冲击,则可知平台商是足够聪明、高明的,房价高真就成了势。

再假设,平台商还意识到了消费者会由于房价高而变得缺少钱。

随着实体店、服务店、游乐场以及批发市场、中间商,还有中型特别是小型、微型实体工厂被冲击,失业人员就增加了,数量不算少,这也是已知的。

电商尤其是平台商至今已经成为零售业强势的一方,当初所模仿的外囯电商在本国却仍旧弱势着。

2 未知

作为普通人,难以预知大势的走向。

(1)何时房价能降下来?

不知。

也就是不知道实体店到了什么时候,才能卖与电商相同价格的货品,或者叫成本相同。

(2)何时城市人气能旺起来?

不知。

城市里人一直不少,缺的就是人气。

倒是知道要让城市的人气旺起来,主要措施之一就是扶植实体店,让商店顾客盈门、商街人流如织,再现昔日旺盛的景象。

实体店的人气是有带动作用的。能带起来城市好多个处所的人气,把人们从家里吹吸出来。是啊,人们,尤其是下一代人业余时间大多窝在那里看手机,总不是个事。

岂止带来人气,岂止本市人的气息!

不知究竟何时能够重塑购物、休闲、娱乐、旅游一体化的城市,尤其是中心城市、城市中心,过去,吸引来的不仅是周边城市、外围郊区的人,还有远方的农村人、外省人、外国人。

(3)何时消费者腰包能再鼓起来?

不知。

电商虽繁荣,质量其实并不高,拼多多那么火应该是直接反映出来了钱多多的人还不多,又频频听到尽管只有那几个头部平台商挣钱多多,其实上面的不少网店同实体店经营状况差不多的说法。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人们,尤其是城市里的人,其实普遍没少挣钱,但腰包却越来越瘪了!

归根究底,现在,实体店之所以不好过了,电商若是真的也不好过了,都不过是在实质上被人们的购买力下降给冲击到了。而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正是房价高,上一辈人买房掏钱多,给下一辈掏的买房钱更多,差不多掏空了,而下一辈人月月还着房贷,之后就没剩下几个钱了,养自己的下一辈人还需要自己的上一辈人再贴补钱。

在腰包依旧鼓鼓的人看来实体店的货品比电商的贵得不多,但是,腰包已瘪加上挣钱又少的人日久天长是承受不起的,失业的人就更是了。

3 可知

作为普通人,对大势所趋是有感觉的。

社会上坚决抑制高房价之势终究会形成,为了社会全面健康多彩可持续发展而扶植实体店之风终究会形成,特别是,制造业转型升级正处在增大力度实施的过程中,名优品牌正处在增加的过程中,中小微企业正处在增强内驱力的过程中,尤其是科技正处在加速自主发展的过程中,照此看,就业形势一定会越来越好,社会的财富必定越积越多,终将普遍惠及全社会。

可以相信,房价和房租会降下来、网上和地上货品的价格会同等起来,加上城市人气旺起来、配套设施增起来,再加上人们腰包又鼓起来、生活情趣又多起来,实体店的结局就一定好。只是,在电商继续冲击的期间,实体店会仍然有撑不下去的。

实体店的结局好了,电商及其平台商的结局也就不会差!


肇俊武


实体店死不了,只是玩法完全不同了甚至完全超出你的想象一个例子,小便利店变成自助乒乓馆,惊叹原来还可以这样玩!大家越来越感受到实体店太难做了,开什么亏什么,被互联网电商冲击得体无完肤,加上高房价传递过来的高房租一地鸡毛,这次疫情后加重是必然的,都感慨小区周边这么多人真的不需要我这个实体小店为他们服务了吗?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当然需要,但他们需要的是你的服务,而不是你的商品。由于电商的直接通道,货物和你一样,买卖更便捷,价格更低廉。所以实体店想通过买卖进行盈利的,劝你尽快停手。(除了药店这类特殊买卖商品,由于网上的限制还会长期存在)实体店以后要想突破只能是提供服务,你可以看看现在的实体店是什么?美容美发店,按摩推拿店,房屋中介店……无不是需要面对面形式的服务,但他们比较传统,属于红海搏杀了,你要找蓝海服务。如果看到个买卖类的店铺能长期存活的,那一定也是粘附了服务特性,比如小区门口便利店,明明都是超市有的还卖得贵为啥能活,因为提供的极大的服务便利性,客户购买物品的超低时间成本,享受的快递代收发服务等等。以后一定是个无服务无实体的时代。服务的范围也将远超出你的所有想象,看看这个惊人的例子,有个社区门口在比较背的临街处有个60平的小便利店,店主很快撑不住了,高额的房租基本吃掉小店所有的流水。这地段说近不近说远不远,也没什么客流。等待无疑是坐以待毙。店主老公是个互联网公司的人,通过策划直接建议将六十平小店改造成一间只有一个乒乓球台的专业乒乓球馆,从地板到灯光都使用乒乓球专业用具,俨然一个专业小训练室,装上自动门禁,系统采用客户在app小程序上选择时段提前预定支付的方式,到时拿到开门密码,无人服务,自主使用场馆。头一两个月预订量不多,慢慢出现饱和预订,尤其节假日周末。其实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创新是有调研的,附件临近的几个小区也有乒乓球台,但体验很差,台子是水泥地,还没网子只能用砖头,晚上没有照明无法玩,白天太阳晒得睁不开眼睛,露天地面湿滑等等,附近的健身馆有乒乓桌的20元一小时,很多学员上课很嘈杂,自己和教练的互动也容易被隔壁干扰,还需要会员办卡,经常在自己合适时间去了还没球台。另外没有中央空调热,人多通风也不好,整体体验也不好。而这个改造的乒乓馆就不同了,在时间段内完全独享,安静自主,场地用具非常专业,可以小程序约私教练,带有空调,带新风系统,带独立的更衣淋浴,另外把毛利高的饮料和热卖小食物作为附带销售摆在边上,收费基本和健身馆一致,这一对比优势就出来了,人气越来越旺,邻居们在群里到处转发,很快火了起来。在我来看这个案例是个成功的找到自己的核心服务点,并与时俱进重新的定位,在找到社区实体店和客户之间的切入点后,基于当前互联网经济,线上运作线下服务及积极积蓄会员,所谓的会员得天下的最新服务理念,把一个传统落伍的小卖部,变成一个为大家运动提供服务的场所。随着这次疫情后,此类小规模健身场所所独有的隔离性,或许成为更大的优势,能比人员较多较聚集的大型健身场所更让使用人安心。

借此思路,把乒乓球馆服务项目换成任何一个符合社区深层服务的项目,以此思路嫁接在传统实体上,我们的社区实体将继续会多姿多彩,散发多元、精细、专业的优质服务能力,所以实体店新的机会才敢刚开始


符号坊主


实体店不等于实体经济,不管是网购还是实体店购物,都是工厂生产的,相同品牌还是相同厂家生产的,质量也和是不是实体没有关系,你去旗舰店和厂家直销店一样质量,网购取消中间环节,打击了大部分代理商和小生意者和房东,促进了物质更加丰富,选择更加多元化,实体店价格是网店的几倍,选择品种还比较少,在网店款式多太多了,我买东西还多买些,这样还促进了生产,现在京东和天猫退货服务比实体店好多了,不喜欢马上退,最多出个邮寄费。实体店也要交通费和店员吵一架,说不定还退不了。时代在进步,还老拿摆摊做小生意的思维看待网购,已经完蛋了


常岭74


实体店绝不会消亡,最后一定会和电商划分楚河汉界,因为实体店的购物体验是电商永远比不了的,当然,也许,最后开店的是工厂自己,这样,才能更大限度的压缩成本。


电商不是唯一的未来

  • 电商冲击了产品流通体系,减少了就业机会

传统意义上,从原材料到形成产品,抛开工厂的成本,再以5%左右开始计算利润(此为假设,没有数据支撑),当然部分高科技产品的利润率肯定会更高,这就是出厂价。

以往,工厂不直接面向消费者,它们把市场分为区块,每一个区块发展少量代理商,此为一级代理商,一级代理商往往经济实力雄厚,很多时候,他们需要先给工厂付定金,定金几乎都是以千万起步,某些行业甚至更高,一级代理商也不直接面向消费者,他的发展下线,也就是二级代理商,他们把产品分发给二级代理商,依次,二级代理商再发展三级代理商。有些产品流通环节过多,代理商更多,每一级代理商都有自己的成本,比如仓库、物流、人工,水电气,税务(税务不确定)等等,所以要维持自己的利润,只有将产品层层加价这一条途径,同时,他们也养活了绝大部分从业者,实际上,流通环节加的价相当一部分成为从业者的工资。

由于产品流通环节的减少,行业承载不了如此之多的从业人员,这些人员该干嘛,这是个问题,如果一些人找不到事情做,对于幸福的感知和社会稳定一定会产生影响,电商的洪水猛兽特性初见端倪。

  • 电商垄断了“中间”利益

电商盈利,无非通过广告费、平台扣点、自营收入、平台使用费以及买卖双方金钱收入时间差等方式,可是,自电商平台搭建完毕,就意味着电商的新增成本较小,所以,搭建电商平台是一个一本万利的买卖。

产品经过不同层级代理商,从事每一级代理行为的人都有钱赚,所以,其成本往往会翻几倍,而电商平台直接通过工厂拔羊毛,直接将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所以,变相垄断了“中间”的利益,因为是垄断利益,所以造成了如今其尾大不掉的局面。

  • 电商加剧了国家经济虚拟化

虚拟经济具有高度流动性,高风险、不稳定和高投机的特性,发展虚拟经济需谨慎。

近期,有一个拼多多卖车的新闻,在江河日下的汽车行业,其能够在短时间卖出6000多辆车,令人惊叹,其实,拼多多一台车也没有,那么,拼多多拿着6000多辆车的订单和汽车厂家谈合作。电商逐渐掌握了实体经济的命脉,加剧国家经济虚拟化,一旦泡沫破裂,中国经济必将严重受挫。


实体店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 实体店的购物体验无与伦比

如今,在电商的冲击下,实体店的经营每况愈下,但是,由于人们能够亲身感知产品,这样的体验,电商很难具备,电商一定主动主动找工厂合作,在部分城市开设线下体验店,然后通过线上下单的方式经营,这样的实体店不需要足够大的门面,不需要足够精致的装潢,只要能够展示物品就好。

  • 工厂直接绕过电商,自己开店

工厂和电商平台合作同时,一定会积极在线下开店,如果全部走线上,那么,很容易被电商扼住咽喉,在取悦消费者的同时,电商为了追求更大利益,一定会尽力压缩工厂的利润空间,这对工厂的发展不利,所以,线下开店是工厂摆脱命运束缚的机会。

  • 国家政策将支撑实体店的发展

总所周知,中国“鬼城”遍地,造了那么多的房子,没人去住,医疗、教育、商圈等配套不齐是一大原因,更因为,一生只挣一套房的情况比比皆是,人们的口袋里拿不出那么多的钱,当务之急是如何把那些人安顿进城市的空房子里。

如今,要想建构起以前的产品流通体系,显然不太现实,但因为实体店解决就业问题的卓越能力,国家很可能会出台政策,对部分实体店进行补贴,毕竟,大家都要挣钱,钱从哪里来?

钱从一个人手中流通到另一个人手中,另一个人再交给下一个人,依次传递,每个人都得到了满足。而电商,直接剥夺了人的这种满足感,造成金钱流通不畅。国家发行货币,是希望以货币流通的方式掌控产品生产和流通,电商用自己的方式主导生产和流通,是对国家权力的挑战。


以上仅是个人的一点思考,不妥之处,还请见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