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研究的故事:唐蘭、於省吾篇

1935年,唐蘭在《古文字學導論》中,最早把甲骨文字釋讀的方法理論化、系統化,其中總結了對照法或比較法、推勘法、偏旁分析法與歷史考證法。對照比較法是把不同字體中同個文字進行比較,推勘法是根據古人的習語和辭例去考釋文義,偏旁分析法是把已認識的文字以偏旁集合起來,各部分都認識的話陌生文字也就容易識別了;歷史考證法是研究文字的發生與演變。唐蘭還在1949年作《中國文字學》,首次把甲骨文字納入到古文字學領域。

值得一提的是,唐蘭系統針對《說文》“六書說”發起了挑戰,提出了新的“三書說”。我們知道,過去的“六書說”是“指事、象形、形聲、會意、轉註、假借”,而唐蘭的“三書說”則是“象形、象意、形聲”,後來陳夢家也發揚這個觀點,並修正為“象形、假借、形聲”,裘錫圭又提出“表意、假借、形聲”,但也指出“三書並不能囊括全部漢字”。雖然“六書”的科學性至今仍有爭議,但毫無疑問,今天古文字學已經走出了《說文》的桎梏。

除了唐蘭之外,於省吾對甲骨文字考釋的理論和方法也有較大貢獻。20世紀40年代,其就有《雙劍誃殷契駢枝初編》《二編》《三編》發表,其集大成性作品則是1979年出版的《甲骨文字釋林》,其中提出不少文字形旁互用乃至語法現象的歸納,比如提出“古文字中筆畫之單雙每無別”“從實點與從虛廓一也”“甲骨文動詞當作名詞用的習見”等等。於氏考證出來的甲骨文字達到300個左右,高出同輩學者之上,也為後學考釋提供理論基礎。

甲骨文研究的故事:唐蘭、於省吾篇

建國以後,對於殷墟考古工作又繼續開展。不僅基本確定了殷墟範圍,弄清楚了宮殿宗廟區、王陵區、居住遺址、墓葬區、鑄銅作坊遺址、制骨作坊遺址等分佈情況,也陸續發現了了一些有字甲骨和數字刻辭,期間更有小屯南地甲骨、花園莊東地甲骨等重大發現。此外,在殷墟以外地區也陸續有有字甲骨發現,比如在鄭州二里崗、濟南大辛莊都發現了有字甲骨,前者是比殷墟更早的早商時期,後者相當於商王祖甲至廩辛時期。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商代甲骨外,西周甲骨也開始為人所知。1954年,山西洪趙坊堆村周代遺址首次發現有字卜骨,之後在陝西長安張家坡、北京昌平白浮村、陝西岐山鳳雛村、陝西扶風齊家村、北京房山鎮江營、河北邢臺南小汪、北京房山琉璃河、陝西岐山周公廟等地也陸續出土。這表明正如商代文字不止甲骨文一種,而甲骨文實際上也不是商代的專利,西周甲骨文從周文王時一直延續到西周前期。

當然,如果說商代文字的代表,那毫無疑問還是甲骨文。甲骨文可以說是一部商代的百科全書,極大程度豐富了史料的不足。儘管商朝的存在不再被質疑,但傳世文獻記錄的商朝歷史,不少來自戰國秦漢的書寫,當然也不能完全採信。更重要的是,甲骨文對商代年代與人物、國家與社會、經濟與科技、生活與禮俗、信仰與祭祀、戰爭與軍制、地理與方國等方面,均提供了大量的一手資料,這足以讓我們重新書寫一卷全新的《殷本紀》了。

甲骨文研究的故事:唐蘭、於省吾篇

比如,對於姓氏起源的問題,傳世文獻記載的是“聖王賜姓說”,即古姓來源於五帝時期。建國後,不少學者又結合摩爾根《古代社會》的說法,提出“姓起源於母系氏族社會”“氏起源於父系氏族社會”的觀點。但實際上通過甲骨文的考察,就會發現商人對於周代姓、氏的使用不加區分;而且不少周人的姓在商代並無姓氏含義,比如周人的“姬”姓在商朝只表示女性人牲或神靈的含義,這表明姓氏制度實際上很可能只是西周才確定的。

又比如對於周代五等爵的問題,傅斯年先生曾提出“既非五等,更無五等爵制”的說法,郭沫若先生也有類似主張,但其依據主要來源於周代金文。通過對商代甲骨文的分析,我們可以確認,周代的“侯”“甸”“男”在商代是若干職官名稱的其中三種,而“公”是對旁系先王的稱呼,“子”是對殷商貴族的稱呼。故商代沒有可信的爵位制度,那麼西周確實可能也不存在。所以甲骨文的研究不僅僅是商代史研究,也是整個先秦史乃至中國史的研究。

新時代的到來,大量新材料的發現,又湧現出一大批前赴後繼的古文字學家、歷史學家,大家開始對已釋字進行審核、對考釋方法總結,並且對難字繼續解讀,其中有楊樹達、李學勤、林沄、裘錫圭、王宇信等諸位學者。大家秉承唐蘭“古文字學的功夫不在古文字”的理論,而又各自有所繼承和突破,在他們的辛苦耕耘下,《甲骨文合集》《補編》《甲骨學一百年》《百年甲骨學論著目》《甲骨文獻集成》及十一卷《商代史》等一系列集大成作品面諸於世。

甲骨文研究的故事:唐蘭、於省吾篇

毫無疑問,當下甲骨文與殷商史研究的核心,仍然在於甲骨文字的發現與釋讀。時至今日,發現的甲骨文單字有四五千字,但大家公認的卻不足一半,其中不少人名、地名未被釋讀出來,這些對於研究問題不大;但如果是常用字釋讀錯誤,則可能會使研究結論產生較大的偏差。如何進一步認識甲骨文,從而深化對商周社會的理解?如何進一步研究甲骨文與原始陶文的關係,文字起源到底是怎麼樣的?這都是甲骨文研究的未來展望。

參考文獻:

韓江蘇、江林昌:《〈殷本紀〉訂補與商史人物徵》

王國維:《觀堂集林》(外二種)

王宇信、孟世凱等:《甲骨學一百年》

王宇信:《甲骨學通論》(修訂本)

王宇信、(韓)具隆會:《甲骨學發展120年》


林屋公子,文史作家,主攻先秦秦漢史。系今日頭條簽約作者,悟空問答簽約作者,澎湃歷史專欄作者,網易歷史專欄作者,百度ta說合作作者,全歷史合作作者,出版有《先秦古國志》《先秦古國志之吳越春秋》《山海經全畫集》實體書三種,作品散見於《國家人文歷史》《同舟共進》《北京晚報》《瘋狂閱讀》《醒獅國學》《百家講壇》《威海晚報》等報刊雜誌及自媒體。感謝閱讀,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