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李耳,為何稱帝

老子李耳,為何稱帝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諡號聃, 做過周朝的“守藏室之官”,也有說法是做過史官,《漢書·藝文志》說:"道家者流,蓋出於史官"。

做史官的看慣了王朝的興衰輪替,人事的變化無常,因此才能得出“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結論。道德經的玄學辯證大概均來自之這種歷史觀察。

這裡,有個事特別奇怪,他既然姓李,為什麼不稱李子,反稱老子,佔全國人民的便宜?【更悲催的是我們姓孫的,尊稱孫子,本是尊稱,卻見人低兩輩。】

有人說,“老”和“李”同音,老子就是李子。這個解釋是說,老子故國陳,陳國在淮河地區,今陳地民間相傳,老子生於庚寅年,屬虎。當時苦縣一帶方言稱虎為“狸兒”,故親鄰戲呼老子為狸兒,後漸演變為“李耳”。

有人對老子姓氏進行考證,認為老子不姓李而姓老,李姓源於老姓。古文字學家唐蘭認為“老聃的老字是他的氏族的名稱,因為當時稱子的,像孔子、有子、曾子、陽子、墨子、孟子、莊子、惠子以及其餘,都是氏族下面加子字的”,老聃在古書中絲毫沒有姓李的痕跡。”郭沫若、馬敘倫、陳獨秀等人同意唐蘭之說。“《風俗通義》:“老氏,顓頊子老童之後。”春秋時代無李姓。

傳說中說的更有意思。據傳,被道教奉為太上老君的老子是彭祖的後裔,在商朝陽甲年,公神化氣,老子寄胎於玄妙王之女理氏腹中。

理氏在河邊洗衣服,忽然看見河上漂來一個黃澄澄的李子。理氏撈了上來,又熱又渴之下,把李子吃了,由此懷了身孕。

理氏懷了81年的胎,生下一個男孩。這男孩一生下就白眉白髮,白白的大鬍子。因此,理氏給他取的名字叫“老子”。老子生下來就會說話,他指著院子中的一棵李子樹,說:“李就是我的姓”。

老子李耳,為何稱帝

這個我們不去論。那麼老子又是什麼時候當的皇帝呢?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還真不是。老子當皇帝是被追封的。

最初是唐朝。

唐朝是李氏天下,李家以李耳為先祖,將其追尊為帝。

唐高宗在乾封元年(666年),追封李耳為太上玄元皇帝。唐玄宗在天寶二年,追封他廟號大聖祖諡號玄元皇帝;天寶八年則冊封為聖祖大道玄元皇帝;十三年上尊號為大聖祖高上大廣道金闕玄元天皇大帝

唐朝不僅追封李耳,也追封李耳的父親李敬,天寶二年(743年)三月,唐玄宗下制追尊李敬曰先天太上皇。追封李耳的母新益壽氏為先天太后,封李耳的兒子李宗

為魏國將軍。

這就是統治者自己給自己臉上貼金了。你想一個王朝奉天承運,建立王朝,怎能沒有神的起源。

中國曆代王朝莫不如此,唐朝怎能免俗。

而李耳,在當時的傳說中是 道家始祖,由人入仙,認他作祖,豈不甚好。

老子李耳,為何稱帝

司馬遷在《史記》說:"道家無為,又曰無不為,其實易行,其辭難知。其術以虛無為本,以因循為用。無成執,無常形,故能究萬物之情。不為物先,不為物後,故能為萬物主。有法無法,因時為業,有度無度,因物與合。故曰:聖人不朽,時變是守。虛者道之常也,因者君之綱也,群臣並至,使多自明也"。

班固在中考察諸子各派源流時指出:"道家者流,蓋出史官。歷記成敗禍福古今之道,然後知秉要執本,清虛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王南面之術也。"

老之開創的道家治國之術,求無為而無不為,不追名不逐功,常能在天下勞疲之時,給民以時,舍虛名而得實利。

漢初用老黃學說,唐初用老黃學說,宋初也是用老家學說,均創造了盛世,大概都和統治者給老百姓自由發展的空間,棄虛向實有關。

然而,一旦天下繁盛,功名心日盛,捨實而向虛,終至天下大亂。

唐玄宗創開元盛世,又漸至安史之亂,悲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