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最大造船企業,國際化最成功的造船帝國芬坎蒂尼集團


歐洲最大造船企業,國際化最成功的造船帝國芬坎蒂尼集團


近期,由於疫情的影響,意大利很多行業的運轉陷入困境,造船業也不例外。為了應對疫情,意大利最大的造船企業芬坎蒂尼集團採取了行動,決定停工兩週(2月16日至29日),以等待疫情得到緩解後再行生產。這一決定看似輕描淡寫,實則有著重大的利益取捨在裡面,船廠停工意味著手持造船訂單可能延期交付,所造成的影響是可想而知的。作為意大利製造業的頂樑柱,芬坎蒂尼集團的停工,讓這個古老的造船帝國再次受到世人關注。


歐洲最大造船企業,國際化最成功的造船帝國芬坎蒂尼集團

第里亞斯特兩棲攻擊艦


意大利芬坎蒂尼集團創建於1780年,距今已經240年,總部位於意大利東北部第里亞斯特,在全球擁有20多家船廠,遍及歐洲、亞洲、北美洲、南美洲等,員工超過19000名,其中意大利8900多名,另外,供應商員工合計50000名。經過多年的發展,芬坎蒂尼集團現已成長為歐洲第一、世界第四的造船企業。截止2018年底,芬坎蒂尼手持新船訂單116艘,總價值338億歐元(約合380億美元),相比2017年同期的261億歐元增長了29%,創歷史新高。作為一家綜合型造船集團,芬坎蒂尼的業務範圍廣泛,能夠生產郵輪、海工船、軍艦、LPG等眾多船型,在世界造船業中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歐洲最大造船企業,國際化最成功的造船帝國芬坎蒂尼集團

芬坎蒂尼集團造船廠全景


全球最大的豪華遊輪製造商,佔據郵輪市場的半壁江山


芬坎蒂尼是全球最大的豪華遊輪製造商,產品覆蓋豪華郵輪市場上所有的船型,包括中小型超豪華郵輪、超巴拿馬型郵輪、巴拿馬型郵輪以及探險郵輪等。據統計,在2004~2015年全球成交的1萬噸以上的郵輪訂單中,芬坎蒂尼佔據了近50%的市場份額,位居世界第一。2018年,芬坎蒂尼共獲得27艘新船訂單,總價值為86億歐元(約合96億美元),其中14艘為豪華郵輪。2018年2月,芬坎蒂尼正式收購STX法國(名稱已更改回大西洋造船廠Chantiers del’Atlantique)[1],以此獲得了20萬噸級郵輪的建造能力,進一步鞏固了其在郵輪建造領域的“霸主”地位。

豪華郵輪、航母、LNG被稱為造船工業皇冠上的三顆明珠,建造豪華遊輪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巨型系統工程,零部件有2500萬個,是大飛機的10倍,能生產這一船型的企業屈指可數,目前主要集中在歐洲,包括意大利芬坎蒂尼造船廠、德國邁爾海王星造船廠、法國大西洋造船廠和荷蘭阿克爾造船廠,這些船廠拿下了全球90%以上的訂單。日本三菱重工曾經試圖進入這一領域,結果因為虧損而退出了10萬噸以上的郵輪建造業務。如此看來,芬坎蒂尼能夠佔據世界郵輪市場的半壁江山,充分體現了其具備一流的造船實力和經營水平。


歐洲最大造船企業,國際化最成功的造船帝國芬坎蒂尼集團

2018年初歐洲手持訂單的集團分佈(按CGT)[2]


意大利海軍“專屬造艦局”


作為一家古老的造船企業,芬坎蒂尼的業務沒有侷限在民用領域,軍艦製造是它的另一個強項。由於具備深厚的造船功底,意大利海軍多款明星戰艦均由芬坎蒂尼打造,包括加里波第號航母、加富爾號航母、第里亞斯特號兩棲攻擊艦、地平線級驅逐艦、歐洲多任務護衛艦等等,芬坎蒂尼集團似乎已經成了意大利海軍的專屬造艦局。不僅如此,芬坎蒂尼還積極參與國際招標,獲得了包括美國瀕海戰鬥艦在內的國際訂單(由芬坎蒂尼集團位於美國的船廠建造),目前芬坎蒂尼集團正在競標美國下一代護衛艦項目FFG(X)。通過不斷進取,芬坎蒂尼已經在世界軍用造船領域樹立了自己的品牌,佔據了一席之地。


歐洲最大造船企業,國際化最成功的造船帝國芬坎蒂尼集團

加里波第號航母


全球佈局,國際化最成功的造船企業


除了在意大利本土進行精耕細作,芬坎蒂尼集團還進行了大規模的全球佈局。近年來,芬坎蒂尼集團在國際上進行了積極地擴張,收購STX法國、挪威Vard子公司等造船企業,在意大利、挪威、羅馬尼亞、美國、巴西、越南等國擁有20多家船廠(加上STX法國,7家船廠具備郵輪建造能力),已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造船帝國。通過國際收購兼併,不僅可以利用當地的優勢資源,還能夠帶動當地造船業的發展,獲得所在國的市場開放。與此同時,國際收購讓芬坎蒂尼集團擴張了規模,更重要的是能不斷獲得新的造船技術,用來完善這個龐大造船帝國的技術拼圖。


歐洲最大造船企業,國際化最成功的造船帝國芬坎蒂尼集團


古老而自信的造船帝國


有實力的企業往往自信,這一點在芬坎蒂尼集團身上體現得尤為明顯。2018年11月,中船集團與美國嘉年華集團、芬坎蒂尼集團正式簽署合同,合作設計建造2+4艘13.5萬噸Vista級大型郵輪,首艘郵輪計劃於2023年9月交付。該項目郵輪由上海外高橋造船公司負責建造,芬坎蒂尼數百名員工已經“進駐”外高橋造船,而中船集團也派遣技術人員前往國外接受培訓。

在造船領域,郵輪建造一直是我國造船業的短板,與我國的合作意味著芬坎蒂尼的技術輸出,必然會培育新的競爭對手,即便如此,芬坎蒂尼依然選擇合作生產,體現了一種自信,這往往是胸有成竹的表現。隨著我國造船業的發展進步,攻克郵輪建造難題只是時間問題,芬坎蒂尼也只是做了順水推舟的事情,能因此打開一個14億人口的龐大市場,何樂而不為?


歐洲最大造船企業,國際化最成功的造船帝國芬坎蒂尼集團

中船集團與美國嘉年華集團、芬坎蒂尼集團簽約現場


專注研發,船型設計建造水平保持全球領先


芬坎蒂尼能夠成長為一個造船帝國,離不開在研發創新方面所做的持續努力。從普通郵輪到探險郵輪再到高奢郵輪,芬坎蒂尼準確把握了細分市場的需求,不斷進行技術和產品的創新,滿足客戶的各種定製化要求。芬坎蒂尼共設立了3個設計中心和1個研究中心,投入了大量資金進行研發創新。其中,熱那亞研究中心成立於1962年,主攻船舶設計和建造工藝技術創新,著力提高船舶建造效率以及綠色、環保性能。該中心下設7個部門,分別負責結構和材料、振動和噪聲、虛擬建模、生物工程等領域的研發工作,確保芬坎蒂尼船型設計建造保持世界領先水平。此外,芬坎蒂尼積極與歐洲其他國家合作,聯合進行創新項目研究,不斷提升技術水平。


歐洲最大造船企業,國際化最成功的造船帝國芬坎蒂尼集團


經過多年的發展和擴張,芬坎蒂尼集團已經具備了生產各型郵輪的能力,加上過去就已經具備的航母生產能力,芬坎蒂尼已經摘到了世界造船工業皇冠上三顆明珠中的兩顆——航母與豪華遊輪(嚴格意義上講,意大利的航母建造能力是有缺失的,以加富爾號航母為例,動力系統用的是美國通用電氣LM-2500燃氣渦輪機,固定翼艦載機用的是英國的“鷂鷹”)。雖然芬坎蒂尼集團具備了較為全面的造船能力,但是在具體船型的發展上還是有所側重的,從訂單數量上講,郵輪建造依然是芬坎蒂尼的重中之重,其次才是軍艦、海工船等。

曾幾何時,很多人以為東亞三國已經統治了世界造船業,仔細分析才發現這種統治集中在了中低端船型上,而在附加值比較高的軍艦、郵輪、海工船等船型方面,歐美造船業依舊保持著領先地位。在西方造船業當中,美國造船企業已經退縮到了軍用造船領域,只有歐洲企業還保持著橫跨軍民兩用,芬坎蒂尼集團無疑是其中的傑出代表。


歐洲最大造船企業,國際化最成功的造船帝國芬坎蒂尼集團


截止 2019 年 9 月 30 日,芬坎蒂尼手持訂單 106 艘,共計 323 億歐元。當年新增訂單 17 艘,共計 68 億歐元,包括 11 艘 郵輪和 1 艘美國海軍的瀕海戰鬥艦。芬坎蒂尼的增長勢頭還在持續中,在不久的將來,我們會看到一個規模更為龐大、實力更為強勁的國際化的造船帝國!



注:

[1]截止2020年初,芬坎蒂尼集團收購STX法國(大西洋造船廠)還未通過歐盟的反壟斷審查。

[2]Meyer Neptun GmbH為德國邁爾海王星。

CGT(Compensated Gross Ton)為船舶修正總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