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为大家分享一本书,叫做《生命最后的读书会》,作者是美国的威尔施瓦尔贝。豆瓣评分8分,知名作家余秋雨推荐。这本书讲述的是,作者的母亲被诊断为癌症晚期,在最后的时光中,他们决定一起读同样的书。就这样一本又一本书,她们彼此敞开心扉、谈论对书的看法,回忆着一件又一件往事,直到母亲的生命走到尽头。
这本书的故事,像是很多记忆的碎片悬浮在空中:它们有的感人、有的值得参考,有的却听起来特别的囧,还有的特别惊险。它们虽然不太连贯,但却鲜活。如果你把读书当做生活中一部分,我满星推荐,因为它真正赋予了阅读至高的意义,所有经典好书都要向它致敬。
我对其中的一个片段感触颇深,把原文摘取出来,并由我为大家献声朗读。
朗读:宋崎骏
壁炉里火烧的旺旺的,我们三个孩子都围着母亲,听她朗读。忽然,一个孩子开始傻笑,我不敢肯定是谁,嗯,实际上我是清楚的,即使这件事过去了很多年,但说出他的名字还会有些背叛兄弟姐妹的感觉。母亲没有中断朗读,我不知道当时她有没有听到或留意这个笑声,也许她只想一心念书,不愿意情绪受到干扰。
接着,又一个孩子开始傻笑,然后是第三个。我们明白这样做不对,却控制不住。我们并不清楚在笑什么,只是因为兴奋过头、傻气、期待......或者都有。我们越是竭力想要停下来却笑的越剧烈,最后我们哄堂大笑起来。
《圣经》被“啪”的一声用力合上了,笑容凝固在我们脸上。屋里的空气刹时冻结,我们不曾见过母亲这么生气。
“或许今年不该有圣诞节。”
圣诞节每年都有,而那年圣诞节,我们过得忐忑不安、万分紧张、我们既担心没有圣诞礼物,也对破坏了圣诞夜极度后悔,还愈加害怕母亲的怒气。
“妈妈,你对有一次我们对着圣诞节故事大笑不止,你把我们都赶回去睡觉的那件事还有印象吗?”在讨论《盐的代价》时,我这么问母亲。
一些事会让人回忆起来不由得微笑,而这件事不会。
从上面这段原文,我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拆解出了三方面启发:仪式感、规矩,共读。
生活需要仪式感
当莘莘学子拿到毕业证书,代表全校进行发言的时候,他的内心会受鼓舞,那是他的荣耀时刻。人生这么难,荣耀时刻极其重要,它有意义,是里程碑,能够激励我们继续把事情做下去、把意志延续下去。
在原文当中,作者的母亲在圣诞节手捧《圣经》为孩子诵读,是为了让他们知道圣诞节的意义、传递价值观。反观很多的家庭给孩子呈现的往往是柴米油盐、分数,见家长等等,而非成人礼、家庭聚会、写信,更不是诵读。
有多少人知道为什么4月23日是世界阅读日?
4月23日是西班牙文豪塞万斯提的祭日,也是加泰罗尼亚地区节日“圣乔治节”。还有一个传说,勇士屠龙救了公主,并获得了公主的回礼——一本书,象征着智慧与力量。而这一天也是很多伟人的出生日或者祭日,都是文学大师,因此就把阅读日定在这一天。我们在这一天基本上没有什么动作,我们是不是应该设定自己的阅读日?为什么不做一些有仪式感的事情呢?
无规矩不成方圆
有次我在肯德基吃早饭后,顺便就开始看书。突然我听到旁边的一位母亲,努力着控制着她身边的孩子,还一边说:“别闹,小点声音,叔叔在看书呢。”我猜这位母亲的想法是,孩子在肯德基乱喊乱叫会打扰别人,或者是因为我在看书。
硅谷投资人吴军在《见识》这本书中提到,人诸事不顺有三点原因:缺乏见识、缺乏规矩,缺爱。
原文中,母亲因为孩子们无端大笑干扰她朗读而生气的合上书,母亲知道这样做对于他人来说是十分不礼貌的,是对节日的不尊重,凭什么判断?就是下面那句“或许今年不该有圣诞节”,母亲强调了圣诞节。
我们的一举一动可能都会影响别人,哪怕是你的家人。什么场合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这都包含在规矩、教养当中,不懂规矩的人一定碰壁。如果不能让孩子感受到这些,他长大以后就可能以自己为中心,不在乎他人感受。
共读,一种建立共同价值观的方式
如果你已为人父母,孩子是否与你根本没话说?很多家庭表面上看起来有交流,但是只是流于表面,而非真正的交心,原因在于互相之间没有一个“共同价值观”存在。可以通过共读来建立共同价值观,彼此之间共同讨论交流一本书的内容,能够有效的增进亲和感,并且这件事情刻不容缓,亲子共读的适用边界,是在孩子年龄较小的时候。在作者的家庭,共读是一件必须要进行的事情。我不感叹亲子共读,但作者到中年后依旧可以选择共读的方式和母亲相处,这让我更加反思人们对阅读不重视。
我们普遍都不爱读书,把陪孩子读书的事丢给老师。根据以往的调查数据显示,能够经常和孩子一起读书的家庭,即使在北京这样文化教育发达的城市,其比例也不足百分之二十。没有父母与孩子们的亲子共读,孩子们就处于人生的盲目之中,他们敏感的心灵,非常容易被另外的不良声音所捕获。全国政协秘书长、《我的阅读观》作者朱永新先生言道:没有阅读的学校,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同时,没有阅读的家庭难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有一句诗歌是这样描述的:“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的妈妈。”
我从这位母亲身上感受到巨大能量,这能量与读书密不可分。
她生前极有爱心,负责承建了阿富汗图书馆,多次只身前往难民营,遇到生命危险也不会退缩;她还是一位好母亲,她言传身教,让孩子们懂得什么是感恩、奉献,什么是有意义的事情。怪不得文中会有这样一段情景描写:一位同在病房的女士走过来,对作者说道:“你的母亲,有最美的笑容。”
突然我心里也冒出一句话:最美的笑容,因书而来,永不消散。
这本书描绘了一场小型的、两个人的读书会,但却让我看到了更大的世界:每个人都需要读书,当很多人都因为一本好书形成共同的价值观时,不光一个家庭会受益,这个社会会更加和谐、有爱,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会越来越少。这样,一座城市才是书香飘逸的城市,因为它住满了爱书的人。希望大家能够把共读这件事情重视起来,陪孩子一起读读绘本。
閱讀更多 宋崎駿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