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頗和李牧誰更厲害?

李煜說史


李牧與廉頗兩人都是屬於戰國四大名將,兩人的軍事才能都十分出眾。但兩人同屬趙國將領,沒有在戰場上相對而戰的機會,因而無法將其進行比較。兩人的功績如下:

1.李牧,生年不詳,去世於公元前229年,嬴姓,李氏,名牧,趙國柏仁人。戰國時期的趙國名將、軍事家,與白起、王翦、廉頗並稱“戰國四大名將”。戰國末期,李牧是趙國賴以支撐危局的唯一良將,素有“李牧死,趙國亡”之稱。

李牧生平事蹟大致可劃分為兩個階段,先是在趙國北部邊境,抗擊匈奴;後以抵禦秦國為主,因在宜安之戰重創秦軍,得到武安君的封號。公元前229年,趙王遷中了秦國的離間計,聽信讒言奪取了李牧的兵權,不久後將李牧殺害。

李牧

李牧是戰國末年東方六國最傑出的將領。深得士兵和人民的愛戴,有著崇高的威望。在一系列的作戰中,他屢次重創敵軍而未嘗敗,顯示了高超的軍事指揮藝術。尤其是趙破匈奴之戰和肥之戰,前者是中國戰爭史中以步兵大兵團全殲騎兵大兵團的典型戰例,後者則是圍殲戰的範例。他的無辜被害,使趙國自毀長城,令後人無不扼腕嘆恨。

2.廉頗:生卒年不詳,戰國時趙國名將,趙國苦陘人,嬴姓,廉氏,名頗,戰國末期趙國的名將,與白起、王翦、李牧並稱“戰國四大名將”。

廉頗

公元前283年,率兵討伐齊國,取得大勝,奪取了陽晉,趙王封他為上卿。廉頗因為勇猛果敢而聞名於諸侯各國。長平之戰前期,他以固守的方式成功抵禦了秦國軍隊。長平之戰九年後,擊退燕國的入侵,斬殺燕軍主帥慄腹,進軍包圍燕都三月,令對方割五城求和,並因此受任為相,封信平君。至趙悼襄王時,由於不得志,他先後投奔魏國與楚國。奔魏時居於大梁,而後老死於楚地,葬於壽春。

廉頗

唐德宗時,將廉頗等歷史上六十四位武功卓著的名將供奉於武成王廟內,被稱為武成王廟六十四將。宋徽宗時,追尊廉頗為臨城伯,位列宋武廟七十二將之一。


非常同意


看到廉頗我就想起王者榮耀裡面的廉頗,身披紅色鎧甲的肉盾廉頗,肉的不行,六神裝射手都打不動。言歸正傳,先看看兩位的赫赫戰功再看能不能比吧!我個人感覺這倆人沒法比,因為都太強了,論文論武都是智勇雙全的驍將。

首先,廉頗將軍

廉頗,贏姓,廉氏,名頗,戰國時期趙國大將,官至上卿。生平未嘗一敗,屢建戰功,殲敵於沙場,令敵人聞風喪膽。比較著名的有長平之戰,最後如果不是趙王聽信奸佞讒言,將趙括(趙將趙奢之子)換於廉頗,主動使趙軍貿然出擊攻強秦於長平,最後慘敗,至使四十五萬大軍覆沒,堅守廉頗戰略堅壁不出,此戰絕不會敗。還有趙惠文王時期,廉頗親率十萬趙軍孤軍深入,長驅直入齊國,攻佔齊地陽晉(今山西永濟市境內),威震天下諸侯,至此廉頗威名遠揚,凱旋班師,被趙王封為上卿(趙王之上,萬人之下),後來秦滅韓國,攻趙國,趙國有大將廉頗秦國無可奈何,隨使奸計離間趙王和廉頗,廉頗奔走魏國,在楚國鬱鬱而終。

最後,李牧將軍

李牧,贏姓,李氏,牧名。戰國時期趙國名將,驅匈奴於關外,保趙國邊疆和平安寧。李牧為人寬厚,待人友善,特別是對待手下,大魚大肉善待戍邊將士。在邊境勤儉為民,不圖名利,利用疑兵之計大敗匈奴大軍,斬殺數十萬,匈奴單于落荒而逃,至此關外匈奴數十年不敢來犯,全因李牧鎮守雁門關。還有比較著名的戰役有“肥之戰”,李牧用廉頗堅壁不出,退守壁壘以避秦大軍鋒芒的戰法,慢慢消磨秦軍士氣,待秦軍士氣潰散,天時地利人和兼備時,全線出擊打破秦軍,斬殺秦軍十萬,最後嬴政無奈只能再使對廉頗一樣的離間計,離間趙王和李牧,同時說李牧同秦判趙,被趙王冤殺。後秦大軍見李牧死,蜂擁而上,趙國滅亡。

所以從倆人生平戰績來看,趨於伯仲之間,孰強孰弱,只能說堪稱伯仲,不相上下,倆人都使秦王無可奈何,只能離間智取。所以智勇雙全的廉頗和李牧不相上下,而且倆人都是名列戰國四大名將:王翦、白起、廉頗、李牧。





春天來了啦


都厲害

1廉頗長平之戰的防禦讓秦軍無處下手,最後秦軍用了反間計戰術,趙王下令換下廉頗,換上紙上談兵的趙括上了前線改變戰術打法防守變為進攻,但是秦王暗中也換上了戰神白起,白起用了口袋陣一舉殲滅45萬趙軍,如果廉頗在秦軍根本就耗不起秦軍遠離國土補給物資很困難,他們耗不起

2李牧出身代地,他威震匈奴數次打敗秦軍,廉頗之後李牧是趙國唯一的救命稻草,以一己之力支撐著搖搖欲墜的趙國,秦國發動統一戰爭的時候,李牧是秦軍唯一忌憚的將領


從古到今歷史的追尋者


1.

李牧,李牧是趙國的最後一彎明月,趙國晚年在趙孝成王,趙悼襄王,趙王遷一個比一個愚蠢的情況下,風雨飄搖,存亡只不過旦夕之間。

秦軍統一六國已經是歷史大勢,李牧早年在雁門,沉默十年時間,一戰全殲匈奴,打的匈奴不敢靠近。

注意,李牧不是打敗匈奴,而是全殲。匈奴全是騎兵遊牧,能打敗,但很難圍住全殲。

而李牧沉默十年,擺下千古陣型,以戰車步兵結成陣型,擋住匈奴騎兵的衝鋒,兩側少量騎兵掩護衝擊,後方埋伏弓箭手,萬箭齊發,各大兵種互相配合才做到在草原上全殲匈奴。

其次,秦軍大將來勢洶洶,李牧一戰全滅,兩戰殲滅秦軍大將樊於期,後短時間內兩回跑,與秦軍大將王翦在井陘關對峙,兩者相持不下。

2.

廉頗,廉頗是一名老將,但脾氣火爆,從負荊請罪就可以看出來。而且晚年也犯了糊塗,流離失所,著名的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廉頗本身是趙國的名將,一生最輝煌的戰績就是打燕國時期的戰績,當然一生最大的驕傲也是在長平之戰時。

憑藉著出色的守城水平,成功的擋住了秦軍的攻勢,但趙國的底子國力不如秦國強盛,所以兩者相持趙國耗不起。

秦國憑藉著黃河水運從關中運糧食來,在後勤上其實是要比趙國更強的,愚蠢的趙孝成王一邊被秦國騙去和談,一邊跑去跟其餘各國求助。

在其餘各國看開,趙國決心不明顯,既然來求助,為什麼還要去和秦國和談,所以趙孝成王的愚蠢造就了長平的悲劇。

廉頗是一名經驗豐富的老將,不會犯大錯,但也很難大勝。長平被換掉之後,老年去楚國混,但啥也沒混起來。


西遊世界歸來


廉頗與李牧都是戰國時代趙國的名將,於同時代的秦國白起,王翦並稱戰國四大名將。

廉頗與李牧誰更厲害呢,這兩個人基本就是趙國可以生存下去的動力和理由。

先說廉頗。趙惠文王16年,廉頗帶領趙軍深入齊境,攻取陽晉威震諸侯,官拜上卿。奠定了在趙國國內的基礎。

趙惠文王得到了和氏壁,秦王願意用十五座城池換取,趙王懼怕秦王是個陰謀,又怕秦國攻擊,進退兩難,趙國的一個群眾藺相如擔起責任攜和氏壁去秦國交換城池,在換城無望的情況下運用自己的智慧把和氏壁又帶回了趙國,取得了一次外交勝利,此乃完璧歸趙耶。

後來秦罰趙得石城,第二年秦攻趙殺趙軍兩萬,秦王提出澠池之會,趙王懼怕,廉頗與藺相如鼓勵趙王前往,廉頗一系列的周密安排壯了趙王的形色,在會上藺相如的機智也毫不示弱的回擊了秦王的各種手段,使得趙王平安回來。後來藺相如頗得趙王賞識,讓廉頗很是生氣,接下來廉頗傾聽群眾呼聲認識到只有和藺相如搞好團結才能幫助趙國取得勝利,於是廉頗脫光上衣揹著荊條去藺相如家和解。這就是負荊請罪亦。

接下來趙惠文王二十年廉頗攻齊取勝,趙惠文王二十五年攻魏取勝。趙惠文王三十年廉頗帶部隊與秦軍在長平作戰,廉頗採用固守戰術讓秦軍沒有辦法,後來趙王中計用趙括代替廉頗,使得秦軍的白起在長平坑殺趙軍四十萬。

再接下來,趙悼襄王解除了廉頗兵權讓樂乘代替,秦軍接連攻擊趙國,國王派使臣去起用廉頗,使臣回來說廉頗吃了三碗飯二斤肉,就是一會拉了三會屎。趙王認為廉頗老矣 尚能飯否

最好悽慘死去。

李牧也是趙國名將,與廉頗齊名,前期主要是在北部地區抗擊匈奴,後期主要目標就是抵禦秦軍,在宜安之戰中重創秦軍,得武安君封號,戰國末期李牧是趙國支撐危局的唯一良將,史學家評,李牧死趙國亡。公元前229年趙王中秦國離間計解除李牧兵權並殺害李牧。7年後趙國亡。

廉頗與李牧都是戰國時期趙國最重要的軍事人物,而個人的命運也是非常悲慘。總之這兩個人都是了不起的人物。


923老石油


說起白起,或許有些人還不熟悉。可是若要說起廉頗,想必大家都非常熟悉。今天我要講的白起,其實和廉頗齊名,並與李牧、王翦並稱戰國四大名將,這四大名將排名第一的就是人送外號“人屠”的白起。

白起從小就表現出對軍事的過分熱愛和所有精神的傾入。他經常獨自呆在山野之中,一待就是很長時間,而和他同齡的,不是在苦讀詩書,就是在和弟弟、妹妹或其他的夥伴們玩耍,他卻從不出現在同齡人的世界裡。白起自己呆在山野並不是為了玩樂,而是在玩排兵佈陣。他把圍繞自己周圍的草木想象成軍隊裡的兵將甲士,並在心中派兵進攻對方的城池,可見他對軍事的愛好不是一般的沉迷。

替換高清大圖

俗話說,與世俱來的愛好引導後來人的選擇方向,更何況是如此痴迷的白起呢?因此,他在15歲那年就跟從隊伍征戰沙場,過起了噬血喪命的生活。白起一路征戰那是勢不可擋,每次作戰的英勇表現,很快受到其他兵士的佩服和關注。當然,真正使他在戰功上取下歷史性輝煌的,還屬於那場“秦韓之戰”。

韓乃三晉中一小國家,並且和趙國、魏國這兩個國家存在著不可調和的內在矛盾,但是,由於當時最大的國家是秦朝,只要秦國出戰韓國,那麼另外兩個國家便會派兵救援,因為韓國如果被秦國除掉的話,他們各自的日子也不會好過,遲早也被秦朝滅掉。由於三國一起抵抗秦國,再強大的秦國也不得不畏懼三分,畢竟韓、趙、魏的犄角之勢不容忽視。秦國有幾次想除掉韓國,都因為其它兩個國家的干擾而告終。而白起就是這個時候開始正式嶄露頭角、他的軍事才能的本領,得以發揮到極致的。

替換高清大圖

他見勢給秦王建議說,可派小股作戰部隊去引誘韓國的部隊,這樣對方便會出動主力軍進行抗衡,而這時我們再派遣一批大部隊繞道其後方,給趙國來個大包抄,便能破敵。秦王聽從了他的建議,並且命他為總指揮,他領命後,便分配了軍隊開始了周密計劃。果不其然,韓國的軍隊真的按照他描述的那樣,進行抵抗。

他將韓魏聯軍引至伊闕,殺敵24萬,並俘虜對方主將,這一戰打得可謂漂亮,由此白起一戰成名。取得佳績的白起也因此加官進爵,受到了重用,在秦昭襄王15年,他舉兵進攻魏國,其兵強馬壯,一舉拿下大小城池61座,為秦東出崤函的計劃奠定了重要的戰略基礎,並在秦昭襄王16年,攻下垣城,秦昭襄王21年,他領兵前去攻打趙國,其勢如破竹,他用最短的時間調兵遣將,拿下光狼城,一時之間,他的名字更聲名遠播,令其諸國聞風喪膽。而長平之戰更使他譽為“殺神”。

秦昭襄王47年,秦國奪取了韓國的上黨,繼而攻打攻趙。當時的領將先鋒是王齕,可謂攻勢很強勁,直教趙軍節節敗退,損失很大。但是,當王齕攻打到趙國的丹河防線,無論他是如何用兵,想點子謀方法,就是不能突破。就這樣,秦趙兩軍形成了相互對峙的戰略局面,中間大小戰事雖時有發生,但是沒有實際性的戰績。兩國之間相互對恃竟然長達了3年之久,秦軍也因為戰事的拖延,傷亡很是慘重。

當然趙國的3年也不好過,於是提前更換守城將軍,欲想趁著秦國的敗事將近一舉拿下,相必大家都應該猜到了,趙國更換的大將正是趙括。誰知道秦昭襄王也秘密派遣當時任職武安君白起為上將軍,奔赴前線領軍,繼續攻打丹河防線。白起領命開進戰區,首先分析了敵我形勢後,決定採取後退誘敵,分割圍殲的戰法打擊趙軍的勢力。

替換高清大圖

領兵的趙國大將趙括只是紙上談兵,哪來的實戰經驗。他便貿然出軍攻打防線那頭兒的秦軍,導致趙國的前期防線頓時崩塌,白起見勢一語“機會來了”,便派大軍將趙軍圍成一截,並增兵添將把趙軍分割成三塊,讓趙國的軍隊前後不能相互呼應和合力進軍,不久他又切斷趙國的糧草。趙括見勢也好,便把部隊分成四股,前去突圍,終究以失敗而告終。

趙國40萬大軍投降秦軍,白起為了防止俘獲的趙軍在自家軍營生起叛亂,將40萬投降的趙國將士全部坑殺。經過此戰之後,趙國元氣大傷,再也無法東山再起了。

縱觀白起的一生,那真是英雄的一生。從他身上寫下的神話,被一代代地傳頌下來。他一生攻取了70多個城池,未嘗一次敗仗,因此被後人封為“戰神”。


孫遠遠


從戰略進攻能力上看,李牧當然優於廉頗,李牧主動出擊多大勝。廉頗,善於防守,與秦軍戰爭中失敗居多。


稜鏡的精神生活


各有所長,不能相提並論


龍騰江湖166


李牧吧


小腦斧s


兩位趙國名將,同列戰國四大名鼎鼎之一,成就功勳李牧都更厲害,防守廉頗更強。李牧擊敗匈奴戰功赫赫,也是唯一令秦軍忌憚的名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