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胡练功的一些体会

(摘自《京胡网》)

很多的京胡爱好者苦于投师无门,我将我自己练琴的一些体会与大家分享,希望能够对初学者有所帮助。


京胡练功的一些体会

(上图为天津青年胡琴爱好者王君)

学习京胡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学习很多内容的过程,比如:京剧的基本知识、声腔板式、锣鼓经等等。有人说“练京胡就是靠时间堆出来的”,我不反对这种说法,但是我觉得这个说法不太全面。长时间的练习其实就是学习和积累的过程,但是正确的练功方法尤为重要。

京胡练功的一些体会

以下是我总结的一些练琴的经验与方法:

第一要掌握演奏技巧的正确方法

众所周知,京胡的演奏技巧主要有左手的:弹、打、滑、揉和右手的:分、连、抖、小抖、顿、快。但是在京胡的演奏中很多的“特色音”都是靠两手的配合来完成的,例如“虎”音。两手的配合就是通常说的左右手要“合”。但是在两手配合之前,首先就要弄明白左手是怎样按弦的,右手用什么弓段,什么劲头,是拉功开始就用力还是拉到中弓位置再用力,我觉得正确掌握演奏技巧是练习京胡的第一步。


第二每天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练功

学习京胡的朋友一般情况下每天都会进行练习,尤其是初学者更是热情高涨。但是很多爱好者都是定好弦之后就直接的开始拉自己比较喜欢的唱段或曲牌,即使不熟练,也愿意拉这个。我以前也是这样,但是发现进步很慢,后来逐渐的我总结了一套自己的程序:


第一步定好弦后先进行几分钟的空弦慢长弓练习,这样不仅可以加强空弦的音准概念,而且可以强化演奏的基本姿势和运弓轨迹,比如持琴姿势、立腕、贴担子运弓等等。

第二步进行空弦的不同节奏和强度的练习,如1/4、2/4、4/4,在练习时要尽量的合理安排运弓的幅度和强度,通过不同的节奏练习可以增强节奏感,也就是老师们所说的“尺寸”准确。

第三步进行音阶和揉弦练习,练习时从慢长弓、中速长弓、快弓。这个练习主要就是强化指间距、把位、音准和音色。

第四步进行单音技巧的练习,如弹、打、滑、虎音等等。在打音练习的时候要尽量的均匀,而且不同行当的打音的次数也不一样,一般来讲老生二黄原板打两下,青衣二黄原板打四下,练习时要加以注意。

第五步练一练不同节奏或者不同调性的曲牌,如:西皮小开门、二黄小开门、鹧鸪天、柳青娘等等,这个可以根据自己爱好选择,这个练习就是要把单独的技巧组合起来。

第六步练习比较熟悉的唱段,练习时要注意把练习单独技巧的感觉转换为伴奏的感觉,这个和练习曲牌要区分开来。因为在实际的演出中,唱段是有演员演唱的。演奏时琴师不能只顾自己拉着痛快,还要注意为演员服务、托着演员走或者是带着锣鼓,这个还要考虑到不同的流派、不同行当、剧情、人物性格等等诸多因素。


第三熏陶

如果有条件在平时要多去剧院听戏,如果没条件可以在允许的时间、场合听一听光盘。我个人的建议是多听,这一点有力于掌握各流派的特点。反过来说,京剧也在发展,现在有一些当代的名家大家对他们的“宗派”问题有所争议,但是我觉得人家当红应该也有一定的道理,所以在听的时候自己要学会吸收,不能较真儿。

第四为票友操琴

大家都知道闭门造车的故事,练京胡也是一样,即使你有很好的老师指导,没有实战经验也是不行的。京胡是为演员服务的,就是同一个演员的演唱在众多演出中也是不可能完全一样,所以有机会一定要给票友操琴。但是需要说明的是,选择陪唱的票友也要水平稍微好一些,如果是演员本身没板没眼的不仅琴师得不到锻炼,而且还会闹意见,所以这一点大家还要有选择性的进行。


票房是大家娱乐、交流的好场所,一般来讲票房里都有一些专业的老师或者是演唱规范、操琴不错的朋友,到票房一起玩可以多得到一些实际的指导和锻炼。


第五新曲或新唱段的练习

对于新段的练习一定要找专业老师或者是水平相对较高的朋友给与指导。画好弓、指法,最好请老师给演奏一遍,自己再演奏,找出问题及时解决,然后再自己练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