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胡演奏家林宗禔告诉您怎样正确使用京胡

一、轴子

(1)拧轴子不要使劲往前顶,避免破坏轴子与担子上轴孔的严密配合。正确的拧轴动作是:

大拇指放在轴子前端上方或下方的担子上,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扶握轴子,小指的第一关节顶着轴子末端。如果音拧过头,轴子要退回重拧。如果轴子转动太紧,可在轴子和轴孔接触部位摩擦些粉笔,千万不要涂蜡。如果轴子滑脱,可稍稍抹一点松香粉。原配上下轴不能调换位置。

(2)拧轴时不要把左臂的力量压在轴子上,一旦这样,手离开后音高就不一样了。

(3)弦绕着轴上不要扭折,以免断弦。

(4)绕在轴上的末一道弦与千斤勾的斜线不要太大,太大会使弦的张力加大而导致琴声变紧。

(5)定调门最好先定内弦的标准音,然后根据内弦音定外弦,这是我的定弦方法。为使音调得更准,可在外弦上挂一个金属微调器。只是练琴的话,定调就不一定要与标准音丝毫不差。


二、千斤

(1)千斤位置应该在第三竹节的当中或稍上,偏下琴声会变窄、变小,音准会有问题。

(2)千斤宽窄,也就是担子与千斤钩弦点的间距在22毫米左右。有偏差时可用尖嘴钳调整勾子,或重新绑千斤。

(3)绑千斤的圈数不要太少,少了“虎口”可能会下滑,或千斤下滑。

(4)为了避免钢丝弦与千斤勾的直接接触会出现杂音,可用胶布绕在千斤勾处。我是不用小皮块儿的,因为它对琴声有影响。

(5)千斤勾最好不用钢的,它会影响琴声传递,我是用粗细适中的黄铜勾。


京胡演奏家林宗禔告诉您怎样正确使用京胡


三、松香和布条

(1)烧松香时火苗不要直接烧在松香上,这样会使松香变质。琴筒左下倾,三四滴就够了,太多了会产生噪音。不要滴在弓子走动处之外。依靠松香多才能把琴拉响的习惯不利于右手基本功的提高。

(2)选用质量好的松香,透明黄色的松香颗粒粗,容易出噪音。我用欧洲高级提琴松香擦马尾,琴声不噪,有利健康,又能用很长时间。

(3)筒上布条磨损后可用混纺布自己换,胶不要涂得太多,只需涂弓子走动的下方和两头及个别处就可以了,布条上胶太多会影响筒子的振动。


京胡演奏家林宗禔告诉您怎样正确使用京胡


四、蛇皮和琴筒

(1)保持皮面干净,可用医用酒精擦。

(2)琴声如果有噪音和杂音,可以调换不同大小和高矮的码子,或在码子下方塞海绵。

(3)什么时候需要换皮?出现裂道、手指弹皮出现闷声及调门比原来低了一个调时要考虑换皮。新皮要拉数月后才能稳定调门和声音。潮湿地域要防蛀虫咬皮。

(4)不拉时不要彻底松弦,要稍稍留一点码子对皮的压力,或用小棍儿插入筒子上方边缘。

(5)为了防止拉琴时琴筒的转动,我的做法是在琴筒接触大腿处贴上指甲大小的尼龙搭扣。同时,我还把担子托改成“马蹄”形。

(6)要不时地检查琴筒和两个轴子是否在一条线上,如果筒子偏了,可将弦松掉后小心地把它拧正。


五、码子

(1)码子一定要放在蛇皮的正当间,如果偏上,琴声会变尖、变小。

(2)码子的弦槽宽窄距离要以马尾不同时触到两根弦为准,宽了会影响运弓的灵活性。

(3)内外弦在筒子下方小皮垫上的间隔距离要稍小于码子上弦槽的宽度。


六、有关弓子

(1)弓子全长在72公分左右为好,过长对短弓动作带来不便,尤其对女生和个子不高的人不利。弓杆的中间部位应当稍稍向里弯,如果向外弯可在电炉丝上烤后纠正。

(2)马尾不要过紧或过松,这都不利于运弓动作、声音强弱和速度控制。为保持马尾的适合松紧,可在弓根上端绑上数圈尼龙弦,千万别用胶带绑死。

(3)马尾数量在180~200根为好,以黑色为主兼棕色和少许白色组成的为最佳,又粗又黑又亮的一色马尾会使运弓打滑,松香也留不住,这类马尾我是不用的。

(4)马尾经常断可能是松香有杂质、布条磨损和被蛀虫咬。


京胡演奏家林宗禔告诉您怎样正确使用京胡

(林宗禔琴师)


以上是我的经验和作法


总之,以上所有细节的处理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关系到京胡的声音和拉琴的双手动作。作为专业琴师来说,只有讲究这些细节才能有利于京胡出好音和演奏水平的发挥。

原载于《Musical Instrument Magazine》

2018年01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