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秦桧投降了金国,为什么金国两次拥立伪楚和伪齐的皇帝都没有选择秦桧呢?

一德格天1


秦桧的“投降”很复杂,他并不打算真的为金人所用,而是希望通过给予金人一些秘密承诺,换取金放他南归,然后在南宋那里获得崇高的政治地位,这样做的前提,一是承诺“一旦南下受重用必定给予回报”,二是要在公开场合保持“大宋忠臣”的政治形象,这样他南下就可以被渲染为“脱险南归”的忠义之举,才有被南宋信任重用,进而平步青云的机会。

同样,金人既然下决心放秦桧南下,其用意就不再是在金和南宋之间扶植一个傀儡王国,并以此作为金和宋之间的缓冲区,而是借这个被放走的“大宋忠臣”影响、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用武力无法彻底征服的南宋,这就同样需要维持秦桧“大宋忠臣”的政治形象,否则即便放回去也毫无用处。

既然如此,秦桧当然就不可能变成第二个张邦昌或刘豫——这等于在脸上写满“我是汉奸”的宋体大字(宋体就是秦桧的得意之作),还能得到南宋的重用么?

秦桧遗墨《深心帖》

不仅如此,最初金扶植伪楚、伪齐,是因为自己在灭辽后不旋踵又灭北宋,对尚未消化庞大辽境就进而消化复杂百倍的北宋两河、淮北、关中土地缺乏准备和信心,因此希望通过扶植傀儡政权作为过渡和缓冲,这和辽初耶律德光直接消化后晋失败的历史教训不无关系。但经过一段时间,尤其宋金间几次大战后,以完颜宗弼(兀术)为代表的女真贵族感到,间接治理非但无助于控制北宋旧地,反倒对与南宋的战或和都构成掣肘,因此才废黜伪齐刘豫,直接控制已占领的北宋故地。也就是说,在刘豫被废黜后,金实际上已下决心放弃在中原扶植傀儡政权的缓冲战略,改为直接治理中原的战略,秦桧正是在这种战略转变期被启用的一枚棋子,他当然就没机会当傀儡皇帝了。

金在未做好直接统治中原心理准备前提下,本意是让伪齐成为金宋间的缓冲国

顺便说,作为北宋末年大名鼎鼎的进士、名流,朝廷政治新秀,秦桧在靖康之役前、甚至被逮捕北上之初,是以“抗战派官员”的正面形象出现的,且名气不小,因此他“脱险”之初一路受到沿途亲宋“忠义人”保护,后来被他迫害到坍台的赵鼎听说秦桧“脱险”喜出望外,并亲自向高宗极力举荐——可以想像一下,如果秦桧先当了什么“伪秦”之类的儿皇帝,他的结局会如何?即便不被沿途亲宋势力干掉,他的下场也不会好过主动送还帝位的张邦昌。


陶短房


有人说秦桧投降了金国,为什么金国两次拥立伪楚和伪齐的皇帝都没有选择秦桧呢?

提到宋朝就会想到那段屈辱的历史,宋朝被金国攻破之后皇帝被俘虏,而且很多皇亲国戚都遭受到了很多苦难,他们从富贵之乡一下子沦为了阶下囚,而这样的屈辱不仅仅针对于宋朝的皇族,百姓也因为政权的变化而遭受了很多困难。当时的宋朝从上到下都哭喊连连,而金军在抓走了大量的朝臣和皇亲国戚之后也抢夺了很多财物,可以说当时宋朝有多惨金国就有多高兴。





但是后来金国人两次拥立伪楚和伪齐的皇帝,可是没有选择秦桧。当时金国和秦桧之间是有勾结的,秦桧也为金国人做了很多事,可是通过这个问题似乎可以看出金国人对于秦桧不是那么信任,或者是还有其他影响因素。其实这些还要从金国的崛起说起,金国之所以可以有时间有能力组建军队,和宋朝过于乐观的政治方针有着直接关系,宋朝在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时,金军已经开始野心勃勃。当时金人开始要攻打辽国,而辽国已经步入没落,所以在金人和宋朝联手去对付辽国的时候简直轻而易举,与此同时宋朝也直接看出了和金国军队的差距,只不过当时的宋朝没有想到金人下一个目标就是自己。



其实从军队人数上来说宋朝绝对比金军多的,可是在作战实力上来看宋朝确实节节败退,而宋朝对于自己的本事自然是十分清楚的,所以在金人攻打宋朝时没有任何还击之力。金人将北宋灭掉之后,因为赵构死里逃生,所以有机会让赵构在杭州建立了政权。不得不说赵构也是个荒唐的君主,他听信秦桧,而秦桧也和金人有勾结,秦桧占了两家好处,自己中饱私囊,却将国家推向了灭亡。而金人为了慢慢占领宋朝土地,开始通过拥立伪楚和伪齐政权的方式达到目的,但是始终没有推选秦桧建立政权。



之所以会这样其实和秦桧的立场有着很大关系,秦桧虽然和金人有联系,可是他主要还是站在宋朝这一方,因为有赵构护着自己,赵构还对秦桧百依百顺,他在宋朝是可以捞到好处的,自然没有意愿完全听从金人的摆布。而对于金人来说,他们虽然通过秦桧得到了很多有利消息,可是却也了解秦桧的为人,因此不会选择秦桧去建立政权,金人和秦桧之间大部分只是利益所驱。


紫禁公子






张邦昌在徽宗宣和年间就已经是“中书侍郎”


钦宗即位,拜张邦昌“少宰”,也就是次相。张邦昌一直奋战在议和第一线


靖康元年正月十四日应斡离不的要求,张邦昌跟随康王赵构出使金营,捎去宋金和议誓书:

“……依契丹旧例,礼从伯侄……太原、中山、河间府一带所辖县镇,分画疆土……合交金银匹帛并杂物折纳,决无粗恶衍期……”~《三朝北盟会编》卷三十.朝廷誓书


靖康元年二月初一,宋军姚平仲劫金营失败,斡离不怒气冲冲指着赵构的鼻子大骂,张邦昌吓得“恐惧流涕”,辩解道“非出朝廷意”。~《宋史》张邦昌传.《会编》卷

因为在金营应对得体,张邦昌被升为“太宰兼门下侍郎”,出任大宋首相兼“河北路割地使”





秦桧政和五年(1115年)中了进士,获得了一个“补密州教授”的芝麻小官,混了十来年后,秦桧在靖康元年初仍然只是“太学正”,类似于某大学政教处主任这样一个职位

钦宗即位初期主战派得势,说动钦宗在靖康元年正月初三下了一份“亲征诏”,秦桧敏锐地抓住这个机会,第二天就上书“言边机三事”,获得了以李纲为代表的主战派好感,升秦桧为“职方员外郎”,从此秦桧弃教从政

二月初一姚平仲劫营失败,主战派彻底失势。初二,钦宗遣李(木兑)、沈晦、路允迪、秦桧、程瑀奉地图交割三镇。初三,“罢李纲以谢金人”

五位“大宋割地使”各有分工,其中“秦桧割河间”。七品职方员外郎名号不够响亮,秦桧出使时便临时借用了礼部副长官的名义为“借礼部侍郎”

秦桧的割地任务完成得非常出色,回来后李回、吴开的推荐下,秦桧出任同样为七品的“殿中侍御史”,进入中枢。主和派当政期间,秦桧混得风生水起,迁七品“左司谏”,成为台官

钦宗派人割地不久便反悔了,下诏“河北三帅固守三镇”,引起金军再次南侵,宋军屡战屡败。十月钦宗急召种师道回京,十一月八日钦宗一边让朝臣们议割三镇,秦桧表示反对,这一次刚好又暗合钦宗心意——仅靠议和是保不住大宋江山的。钦宗一边委派赵构为割地使,一边于下哀痛诏,起福建、浙江军民勤王,启用李纲。秦桧也升为了“试御史中丞”,成为替补台长

金军很快就包围了汴梁。[靖康元年闰十一月二十六日,遣何栗及亲王为请命使,秦桧、李若水、司马朴相继纳款于军前。~《靖康要录》卷十四]。“纳款使”秦桧从金营回来后便强烈要求退休,金军攻破汴梁时,秦桧的身份已经变成“试御史中丞致仕”




秦桧在北宋未期用不到一年时间便由一位普通教育工作者升为了替补央纪书记。跟首相张邦昌比,秦桧的弱点很明显:资历浅、根基薄、无威望,何况秦桧在汴梁城破时已经退休了




刘豫的问题很简单

刘豫是哲宗朝进士,建炎二年任济南知府。金军攻济南时,刘豫的儿子刘麟出战,与张柬配合打退了金军。完颜昌诱之以利,招降了刘豫

建炎三年三月,完颜宗弼请旨,金太宗下诏封刘豫为“知东平府,充京东、西、淮南等路安抚使,节制大名、开德府、濮、滨、博、棣、德、昌等州”,刘麟为“知济南府”。换句话说,金军把打下来的北宋疆域都交给了刘豫管辖

建炎四年七月,经刘豫主动要求,在完颜昌等人建议下,金太宗册封刘豫为大齐皇帝,九月刘豫登基



刘豫登基时,秦桧在完颜昌帐下已经凭军功由“任用”升为“参谋军事、随军转运使”,成为完颜昌麾下第一红人。和刘豫比,秦桧的资历很浅,何况:

刘豫有完颜宗弼和完颜昌两派支持,秦桧只在完颜昌帐下发光发热

刘豫有军队,秦桧没有

刘豫有地盘,秦桧没有

刘豫有儿子,秦桧没有



跟张邦昌和刘豫比,秦桧除了有一颗效忠大金的心之外,软、硬实力都略逊一筹,他就只好在余成则的岗位上施展他的旷世才华了





为国钓鱼


南宋。

。。金国攻破北宋首都,徽庆二帝和朝臣共浮金国五国城。并在中原拥立伪楚和伪齐政权并立帝。

。。为舍秦桧没份。因秦桧在五国城受金邦二王子的重托,叫他南下临安告诉赵构不要扺抗。实行和议。和议前提可让赵构继续称帝,作为金国的佣国称臣,划地分治。

。。秦桧怕南下赵构疑为奸细故到韦氏处骗了一封家信。(韦氏即徽宗的皇后,赵构的母亲)。秦桧南下担着这样一任务凭韦氏家书,見到赵构。赵构見母亲有信,也就不加怀疑。然后秦桧以金邦的兵强马壮游说劝赵构和议。

。。这样就形成了以赵构,秦桧为首的主和派,以宗泽,岳飞,韩世宗为主战派,接着宗泽古世,岳飞正好抗金节节胜利的有利阶段。宋金就撮成绍兴和义。和议的前提条件。金邦要求处署岳飞,南宋的要求送还韦氏太后。其次要求划地分治,南宋称臣,在金主生日朝贺等最后达成书面协议。

。。和议结束,赵构和秦检商议如何处署岳飞。结果将莫须有的罪名强加给岳飞

。。十二月末除夕夜(1142年)一月二十七日,赵构和秦桧将莫须有的罪名杀岳飞和其子岳云,部将张宪于临安(今抗州)据《宋史》载这是为了满足完颜宗粥为绍兴议和所设的前提,以防止岳飞十万岳家军攻之黄河以北。

。。上面问答题目,所说秦桧金国为啥不给他个伪国帝号的原因,秦桧南下的任务是金国的奸细,游说和相劝赵构罢战和议。宋髙宗是昏君,能战不战还伙同汉奸秦桧自毁长城。


老龚166916589


要想知道为什么没有选择秦桧当皇帝,而是选择了张邦昌和刘豫,我们就要多少了解一下他们的背景

1.伪楚皇帝张邦昌

张邦昌的资历比秦桧深很多。张邦昌在徽宗朝就已经是宰相了,而秦桧直到钦宗朝才是御史中丞。因此金国人想立傀儡皇帝,肯定会找一个资历够深,能压的住场子的人,秦桧在当时初出茅庐不久,算是后辈。

与张邦昌相比,秦桧算是强硬派。这一点可能会有人觉得不可思议,大汉奸秦桧会是强硬派?还真是。秦桧在钦宗时期,是主张对金强硬和反对割地的,而张邦昌是不折不扣的主和派,主张跟金国议和。




再者,金国人决定册立张邦昌时,秦桧是坚决反对的,他对金人说皇帝必须要由赵宋皇室的人来当,北宋的灭亡就是亡在了张邦昌这种奸臣手里,绝不能让他当皇帝。所以,金国人会让这样的秦桧当皇帝吗?

2.伪齐刘豫

伪齐皇帝刘豫在金军南下之时杀死济南守将关胜投降,随后被金国重用,在天会八年(公元1130年)七月二十七日,金太宗册封济南知府刘豫为皇帝,国号“大齐”。他的统治区域包括黄河故道以南的中原地区以及陕西。



刘豫是有当皇帝的野心的,他称帝之后完善了齐国的政治和军事制度,也迁都到了北宋故都汴京。对百姓横征暴敛以增强自己的实力,甚至还多次南征刚刚建立的南宋政权。看着逐渐做大的伪齐政权,金国深感养虎遗患。南宋绍兴六年(公元1136年),伪齐出动三十万大军南下,金国趁机出兵突袭,俘虏了刘豫,随后宣布废除伪齐政权,此时伪齐已经立国八年多了。

金国建立伪政权的目的是为了代替它统治汉族聚居地区,镇压北方民族的抗金活动,也是为了缓解和汉族人民的冲突,后来金国统治集团认为伪政权已经完成了现有任务,没有继续存在的价值,汉族已经不再那么针对金国了,废除了伪齐政权,把北方土地纳入进自己的直接统治


以史为鉴知荣辱


咱们换个思维,秦桧投降了金国没错,可回到南宋后他完全可以不理会金国那边的。不管啥都当没发生过。你想a,南宋给他的地位很高,钱也不少拿(两宋期间官员的工资很高,要不那时的女孩都把官员当梦中情人?高富帅)。金国那群山沟里出来的货能给那么高吗?再说啦,一个降臣回到金国又能当多大官?在南宋一人之下,千万之上不好吗?可秦桧为什么不改初心,一心为金国办事呢?你或许会说:那是怕金国人把他投降的事捅出去。可敌人的话有几个人信呢?

如果金统一了中国,史书会怎么写秦桧呢?金国的势力范围也是我们中国的一部分,能认可清朝为什么不能认可金国呢?咱们看过不少歌颂打入敌人内部卧底的电视,那些战斗在敌人心脏里的英雄。他们称得上是富贵不能移。

我觉得真没必要总拿一个历史人物说事,必竟他死了上千年了,没有任何意义。让大家热爱国家,那就要让大家能感到国家的温暖,感受到国是家的保障,大家都是这个国家的主人,必竟先有家后有国。国再大它的基本单元是家。大清王朝老百姓始终对它没好感,八国联军打来时有那么多带路党,能说他们都是秦桧吗?


王磊161670116


自苦奸臣卖国者在别人眼里都只是一条狗,用得着赏块骨头,用不着时说不定要杀了吃肉。

即使是对手,人们也尊重刚正大义的人。不要粉饰坏人,那样世人会更看不起你。


醉里挑灯看剑A01


北宋的时候,谁知道它秦桧是哪棵葱?也就是被金人放回,巴结上赵构才被宋人所知,害死岳飞后才被历史记住。

一句话就是:它那时还不够格。


真诚地看着你


给你举个例子日本人是我国死敌,委员长蒋跟冈村宁次有私交,战场上是你死我活,恶之欲其死,恨不得喝他的血,可日本一投降立即想办法留下他,剩下的都知道我就不多说了。从这件事就得出结论。秦桧是宋人也是金人,具体帮哪边看情况定…


误入兰途


资格不够,当时只不过是一个中级官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