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名仕劉義慶,與他所著的魏晉風氣最大的遺產《世說新語》

導語

在我國古代,因為社會發展的原因,其實知識大多掌握在貴族手中,這也是封建時代一個最為顯著的特點。並且就時代而言,貴族因為不用為了生計而奔波,所以他們擁有更多的時間去探究美學,發展文學。而文人風氣最好的時代,應該是魏晉南北朝時期,文學風氣突顯出一種獨特的韻味。

而有這樣一位名仕,劉義慶。他根據自己的所見所聞,將南北朝時期世家貴族之間的文化活動記載下來,流傳於世。本就是身為名仕的他,用自己的筆墨記載下來了那一個時代的文學風氣,創作了文學史上的一個瑰寶。劉義慶又有著怎麼的人生呢?

劉義慶簡介

劉義慶原名劉季伯,江蘇徐州人士,出生於公元403年,確過早離開人世,於公元444去世。做為一個出色的文學家,在歷史之中留下了自己的天地。他的叔叔是代晉立宋的劉裕,劉裕小名劉寄奴,蘇軾詩中"人道寄奴曾住"寫的就是劉裕的故事。劉義慶的這位叔叔,本是東晉權臣,因為自己在無更高的官職可做,於是乎就取締了晉朝,史稱宋武帝。

魏晉名仕劉義慶,與他所著的魏晉風氣最大的遺產《世說新語》

圖一,劉義慶畫像

有了這層關係,劉家子弟哪一個不是身居要職,劉義慶的父親劉道憐是長沙王,劉義慶是他的第二個兒子。同時與他父親一輩的還有他另一位叔父臨川王劉道規。因為他沒有兒子,所以劉義慶很小就過繼給了這位叔叔,並且後繼承了他的爵位。

因為生於帝位之家,做為皇親,劉義慶還未成年就做了官。不過他能未成年就步入仕途,一是他的身世原因,但我相信對於劉裕而言算得上一個賢明之人,所以他讓侄子劉義慶做官,更為看中的應該是他的才能。

少年入仕,平步青雲

劉義慶做的第一個官職便是京兆尹那時候他僅僅只有十五歲,並且他在這個位置是他一入仕就做上的官職。許多人覺得京兆尹肯能是個小官,其實不然,他如同一州刺史一樣,只不過他管轄的地方是京城。小小年紀,便被為此重任,其中能力不言而喻。

魏晉名仕劉義慶,與他所著的魏晉風氣最大的遺產《世說新語》

圖二,《世說新語》中詠雪插圖

在京兆尹任職一年後,劉義慶又被升官了,開啟了他平步青雲的仕途生活。第二年的時候他便成為了管理國家圖書館的官員,這個職位許多人並不陌生,像孔子,荀子也曾做過。期間他掌管各種皇家秘史,經書典籍。這次任職其實帶給劉義慶的好處也是極大的,這為他後來編撰書籍打下了他良好的基礎。

權力爭鬥,退居求全

然而沒過多久,十七歲的時候他便榮升為17歲升任為副宰相,可以相像一個尚未成年的少年,確做上了一國副宰相,這到底是有多出眾,才放心將這樣的重任放於他的身上。他在副宰相一待就是十二年。直到他親眼目睹自己的劉姓堂弟為了爭奪宰相一職,相互之間明爭暗搶,完全沒有絲毫親情可言。劉義慶也知道不論哪一方登上宰相之位,自己都將會被視為最大的威脅,擔心因此惹來殺生之禍的劉義慶便主動請求外調,遠離京城。

魏晉名仕劉義慶,與他所著的魏晉風氣最大的遺產《世說新語》

圖三,外調之後,身著文人服飾的劉義慶

之後他在荊州走馬上任,成為荊州刺史。因為荊州自古便為富庶之地,加上荊州又擁有自己的兵力,所以使得劉義慶能夠在荊州安安穩穩的過自己的生活,在此他也不參與京城的各種權力的爭奪。後來又調任江州,最後因病回京。他的一生可以說大部分時間都在做官,並且他還算的上是一個好官,他能在那樣一個亂世有所作為,就配的上這樣的稱呼。

喜好文學,廣泛收集資料

劉義慶從小便對文學有獨特的愛好,他自幼聰慧,經常自己一個人很專心的看書。這引起了他叔父的注意。後來的宋武帝、宋文帝對這位劉姓親人也十分的相信,同時十分的欣賞他的才能。

當然做為一個名仕,出遊肯定是必須的。劉義慶在出遊揚州時候,就被一些事情所吸引,他對於到時民間流傳的一些事情,一些當地傑出的人的經歷,以及許多光怪陸離的故事也充滿了興趣,這些事情幾乎都被他一一記下了。這也幫助他編寫《世說新語》中的小說提供了極好的素材。

魏晉名仕劉義慶,與他所著的魏晉風氣最大的遺產《世說新語》

圖四,魏晉名仕生活圖

這其中也自然包括揚州的事情,他的書中寫關於咄咄怪事的故事,便是自己在揚州所積攢的素材。可以說揚州成就了劉義慶,他在此地所積累的東西,使得他立即萌生了寫一些東西的想法。就這樣一邊收集,一邊撰寫《世說新語》就這樣問世了。

不過可惜的是,劉義慶寫完這本書,就病倒了,這次生病直接奪走了他的生命,我想著大概於他痴迷文學,夜以繼日的編寫書有關吧。

劉義慶與他的《世說新語》

提及劉義慶著不得不說的,便是他的《世說新語》一書了,這本堪稱南北朝社會縮影的一本百科書。其實劉義慶的著作不止這一本,據歷史記載他所撰寫的還有另外兩本,因為時間過於久遠,倖存下來的也只有《世說新語》了。

其實嚴格來說《世說新語》並不是劉義慶所寫,他只是將這些小說故事,收集整理出來然後進行系統的分類。這雖然看似簡單,但其實裡面學問大有門頭。從分類整理而言,劉義慶就必須熟悉收錄的每篇小說的背景。這本書的作者好比一隻鯨魚,而劉義慶則是那片大海。

不過劉義慶對《世說新語》還進行了標註,也就是所為的註解,使得這本書更加全面。這本書記錄了魏晉南北朝時期,名仕們的生活談吐,已經言行,有點類似於《論語》。但是他比後者更為突出的是,不僅有上層社會的狀態,還涉及對統治者禍害百姓,百姓民不聊生的記載。一定程度上披露了無能統治者醜惡的嘴臉。

魏晉名仕劉義慶,與他所著的魏晉風氣最大的遺產《世說新語》

圖五,《世說新語》圖片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劉義慶做為劉宋皇室成員,在編撰書籍時並沒有美化當時的社會環境,還能留存其中對皇室含沙射影的作品,說明了他對文學有一顆赤誠的心。

結束語

劉義慶和許多魏晉名仕一樣,本可以在官場過著叱吒風雲的生活。但是他們真正向往的是一種自由,精神上的自由。所以他們寄情於文學,山水之間。他一生的輝煌,可以說少有人及,他的文學素養也足以支撐他成為文學泰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