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居滿月記

早起從朋友圈一位姑娘那兒定了酥燒餅和粽子(我們玉田燒餅很好吃,皮燒餅尤其特色,皮?不酥脆的,筋道有咬勁,是哪個字呢?)雖然還是兩天一人次出入小區的日常。但從有什麼吃什麼,到想吃什麼可以吃到什麼,算是生活水準有提升。其實,爹孃的大冰箱屯的年貨很足,家裡一直吃的不錯,現在,全民禁足維持正常生活已經難得,連我這點惡俗的低級趣味都能滿足,倒是心安不少。

疫居滿月記

今天響晴的天兒

許是疫情鬧的人心惶惶,總覺得今年初春天氣反常,往年乾旱的北方連著下來幾場雪,四年一見的2月29日正午陰沉沉好似極夜,小雨夾雪忽而就轉了冰雹,窗前媽媽的小花園裡積了一層黃豆大的冰渣子。昨夜又一場薄雪後,終於放晴。陽光明媚燦爛,開著窗子都有暖意吹進來。爹爹說,抗疫勝利在望啊。我使勁兒閉緊嘴唇,不說話,就讓老人家幸福的生活在新聞裡吧。

疫居滿月記

麵點和湯的手藝都有進步

可是,哪兒有勝利呀,頂多算結束。對於,那些老無所養、幼失所依的家庭連結束的算不上。

年年辭舊都會寫點東西記錄展望一下,年歲漸長磨掉了些矯情,今年我的新年第一更《2020,好好活著》。現在看來竟是一語成讖!平淡到卑微的願望都成了奢望。實話實說,我是真的害怕。非典時畢竟年齡小而且網絡不普及,海哥說他北京教授的書房掛滿了蘿蔔青菜風乾,當時還覺得是個笑話。這次正好在爹孃身邊,後來小區封了弟弟也回不來,我就更加恐慌,責任心成長了而能力沒有,我似乎沒有辦法保護兩老。開始專家說口罩要四小時一換否則根本沒有防護作用。家裡只有弟弟拿回來6只,幾家藥店口罩、酒精早就斷貨了,我去哪裡弄口罩?哦,一會想著刪掉那些沒用的購物APP。我說缺口罩朋友們幫忙推薦了好些新平臺,結果標現貨也多半是假的,要麼讓等四十天,要麼催他幾天之後讓退款,相對來說還是那隻狗和貓靠譜。

疫居滿月記

沒轍的幾天開始自己做口罩

現在稍好一些,順豐復工後收到親愛的寄來一批口罩,某寶上口罩墊也到貨了。到今天唐山市8天沒有新增病例和疑似。我退掉了其它拍了一個月沒發貨的貴价口罩。主要是專家口風變了。從四小時必須換到非疫區不必N95,再到非人員聚集處可以不戴…不知道是口罩缺口太大,怕百姓買不到恐慌所以改口還是前面專家沒整明白怎麼回事。

從這周開始讀書、吐槽、做針線、開始打理這個公號,感覺我的應激障礙好了一些。前陣子強打精神哄爹孃開心,故作輕鬆發朋友圈,給你們看我很好很正常,其實心慌地“撲通通”,每天攥著手機一刻地不停刷,期待拐點、疫苗,然而看到的是傳播途徑越來越多,下水道都要用水袋壓上。病人得不到醫治,醫生感染很多…一個姑娘手裡攥著兩張火化單,媽媽先去的,囑咐她千萬別告訴爸爸。沒幾天爸爸也走了,同樣的囑託“你媽身體不好別讓她知道”。她自己也要進重症監護室了沒人可以託付,記在微博上給自己打氣,挺過這一關好安葬親人。這還是不幸中萬幸有病床的。其實,我害怕也主要是心有掛礙。人到中年這上有老下有小的。我不怕死,但不願我死之後愛我的人承受痛苦。所以我們都要努力好好活著,不是為了自己。還看到一個女子為了重病的母親得到醫治,拼命在陽臺敲鑼,“不要臉了,為了救我媽”,她母親終於被送進醫院了,希望平安。導演常凱一家就是太乖太紳士了。“我一生為子盡孝,為父盡責,為夫愛妻,為人盡誠!永別了!我愛的人和愛我的人。”除了國外讀書的孩子全家慘遭滅門。“萬里無人收白骨,家家城外招魂葬”,我一哭再哭。滿世界都是期盼活命的人就看誰吸引眼球,關注度越高越有希望。我無法分辨對錯,設身處地的想,為救親人我可能會用更慘烈的方式。畢竟新聞點要新,要炸,用過一次,再來個敲鑼的就不一定管用。

那時我和萱聊天說的都不是“疫情結束如何如何”而是,“如果能在這場瘟疫中活下來”。好在,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我們可以探討一下活下來幹嘛?去見想見的人,去想去地方,好好工作努力生活吧。珍惜眼前人、當下事。別以為總有來日方長,一場瘟疫可能就讓你來日無多。

這個慘淡的春天,不情不願地,到底還是來了。

疫居滿月記

待春消息

從除夕到上元、立春到驚蟄,武漢封城到今天整整四十天了,有地方風俗女子生娃“坐月子”四十天才完整,滿月記之。期待早日解禁,別等到“雙滿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