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突然愛打人?媽媽學會合理轉化,"暴力"也能變"動力"

小男孩突然愛打人?媽媽學會合理轉化,

春暖花開,昨天帶著Tim去小區花園裡散步,路過遊樂場就玩起了蹺蹺板。有個四五歲的小男孩,端著一把玩具跑過來對我說:你看我的槍很厲害,能打爆你的頭!"一邊說一邊衝著我,突突突。

Tim嚇壞了,扁著嘴要哭。男孩的媽媽忙趕過來向我賠不是:"對不起啊!"反身去訓斥自己的孩子:"你怎麼這麼暴力,你再拿槍對著人,就不要下樓玩了!"接著那位媽媽向我解釋:他沒有惡意的,就是這段時間不知道怎麼了,老是喊打喊殺。

小男孩突然愛打人?媽媽學會合理轉化,

這讓我想起了之前粉絲群裡,媽媽們的討論:自己家軟萌可愛的小男孩,一夜間彷彿變成了另一個人。一刻也不願呆在媽媽身邊,手裡總是拿著"刀槍劍戟",看到東西就一頓亂打。讓爸媽擔心,他們是不是受了什麼不好的影響?

今天我們就從兒童心理學的角度來聊聊,為什麼男孩會變得有"暴力傾向",以及該如何幫助他們,將之轉化為成為真正男子漢助力。

小男孩突然愛打人?媽媽學會合理轉化,

男孩的暴力階段

《養育男孩》中作者指出:男性激素會對男孩的心情和精力造成影響,其影響力超過了生長激素。

就像起伏的雌激素會導致產後媽媽抑鬱一樣,睪丸激素的變化也會導致男孩們行為的變化。從男孩子四歲左右,他們的睪丸激素將迎來一個急速上升的階段,直接達到之前的2倍。而他們的身體發展和心理發展也會受到激素的影響。

小男孩突然愛打人?媽媽學會合理轉化,

因此,在男孩子4-5歲時,大人們會發現他們似乎一夜間變得精力更加旺盛,喜歡衝突,喜歡看有英雄故事和打鬥場面的動畫片。有的孩子還會在這個年齡,第一次和同伴產生衝突,訴諸武力。可以說,在這個階段男孩子才開始正式學習,如何和自己的男性身份相處。而他們非常需要成年人,尤其是爸爸的有效幫助。

小男孩突然愛打人?媽媽學會合理轉化,

親子互動模式影響"大腦結構"

在一場TED演講中,腦科學家Kalina Michalska分享了一組試驗數據並指出,習慣暴力的孩子腦部結構和一般孩子不同。並且指出:造成這種不同的,正是成人和孩子的互動模式。

在下一個男性激素髮展的高峰期—13歲來臨之前,有8年左右的時間可以讓孩子學習規則和如何轉化體內的"暴力衝動"。而如果這個時間段內,對男孩的養育不當,親子互動出現問題,則有可能讓孩子形成"暴力"的人格特質。那麼"親子互動"如何影響孩子的大腦結構的呢?

小男孩突然愛打人?媽媽學會合理轉化,

除了先天對"痛苦"缺乏同理心的個例外,更加需要注意的是,一部分孩子對暴力的熱衷來自於"過度反應"。芝加哥大學教授指出,這種過度反應一般源自於親子互動中的"情感忽視"。

由於在我們的文化中,通常認為男孩不應該太嬌氣,就容易在養育的過程中忽視他們的感受。比如男孩摔倒了,養育者會習慣性地說:"沒事兒,快起來,男孩子別那麼矯情。"或者男孩一有情感需求,就會被認為是"太敏感了"

對此,Kalina Michalska教授建議,爸爸媽媽最好能對男孩寬容一點,讓他們能感受到被理解,並且感受到自己身的價值。

小男孩突然愛打人?媽媽學會合理轉化,

如何幫助男孩轉化"暴力傾向"

男性激素的飆升和文化大背景下的親子關係,讓男孩子們變得有一點點暴力。但凡事都有兩面,藏在"暴力"後面的競爭意識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卻能成為幫助他們將"暴力"轉化為"動力"的支點,所以,我們家長還是要給予幫助,避免孩子走向不好的道路。

A、 釋放"競爭力"

《男孩們》一書中,作者指出男性激素會對大腦產生影響,使男孩更關心等級差別,對競爭更感興趣。

曾經看過一個育兒作者在書中講,男孩子們之所以很喜歡打架,是因為他們"打架"的機會太少了。這麼講不無道理,自然界中的雄性有很多機會互相演習、競爭釋放激素的影響,而人類社會並不允許那麼多"暴力行動"。

好在我們有競技性項目來釋放孩子的天性

。Tim之前的幼兒園有自己的棒球隊,教練帶著一幫孩子半玩耍半訓練。Tim這樣小小班的兒童還在"神遊",大班的孩子就能體現出明顯的競爭意識了。並且在訓練日中,孩子們在場下的爭執,也漸漸減少了。

小男孩突然愛打人?媽媽學會合理轉化,

B、 建立規則

表妹5歲的兒子正在和鄰居家的小孩玩耍,兩個男孩還沒擺開他們的火車軌道,就爭執了起來。我去解決衝突,發現他們兩個是為"站長"和"副站長"這個位置爭執不下。

隨著"暴力傾向"一起到來的,還有他們對秩序和等級的需求。

建立一套規則,使男孩子處於一個組織中,能夠幫助他們合理的控制"暴力衝動"。而且能獲得一種歸屬感和榮譽感,並且將好勝心和注意力,放在為組織爭得榮譽上。

小男孩突然愛打人?媽媽學會合理轉化,

C、 讓男孩學會"強大"

在《國王,武士,祭司,詩人》中作者寫道,心理的發展可以讓男孩們建立起一種"英雄人格",讓他能夠衝刺極限、做那些看似不可能的事情、鼓勵他們實現不可能的夢想。

我想,那個拿著槍假裝"突突"我的男孩,可能只是把我當成了,他幻想故事裡的反派。或者他想要用這種方式,來證明自己的強大。

當男孩子有了想要證明自己"強大"的想法時,爸爸媽媽應該幫助他了解,什麼才是真正的強大。輸入符合社會期待的價值觀,諸如保護弱小、挑戰不可能等等。讓孩子明白,強大不僅僅是武力上的強大,更多的是心理層面的盈滿。

小辮子媽有話說:

家有"暴力傾向"的四五歲小子,會讓每個媽媽都覺得很棘手,但是這也確實是他們成為男人必須經歷的一步。就像馴服一匹烈馬,如果方法得當就能成為千里良駒,而如果聽之任之,就會被摔在腳下。

往期精彩內容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