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煩啊”,孩子說氣話怎麼辦,教你幾個典型的氣話應對方式

在教養孩子的過程中,有時候會遇到一些讓自己“氣炸”的情況,比如孩子生氣時把自己關在屋裡,家長去詢問情況反而“踩雷”,引發了孩子爆發情緒升級,這時候孩子很容易說出一些傷人的氣話,比如“你走開,我不要你管”、“你好煩啊能不能讓我靜靜”等等,面對這種情況,家長們該怎麼做呢?

孩子說氣話,特別是家長說氣話很多時候沒有多加考慮就衝著人去了,一些性子急的父母當即就會氣血上湧對孩子進行教育,也有的父母會愣在原地不知如何是好,被孩子的氣話打擊到。

說氣話的孩子在語言表達上要比平時激烈的多,表現出來的“玉石俱焚”態度讓家長既氣憤又心疼,所以家長在生活中也要積累一些應對的經驗,即便平日裡再乖巧的孩子也會有說氣話的時候,而家長在這時候不應該針鋒相對將彼此的情緒激化。

“你好煩啊”,孩子說氣話怎麼辦,教你幾個典型的氣話應對方式

家長面對孩子氣話的整體策略

對峙會讓情緒激化,制定策略很重要

首先要確定一點激烈的回應並不能讓孩子的情緒穩定,對抗過程的持續只會讓結局往不好的方向發展,比如逼得一方妥協。

比如雙方僵持陷入冷戰,家長們真正要做的是讓雙方的情緒穩定,作為成年人家長們在情緒控制上的能力一定比孩子做得好,先讓自己的情緒穩定,接下來再引導孩子才是最好的解決方式。具體的,對孩子高頻出現的氣話家長們可以制定一些策略,這樣之後再發生就不會被情緒牽著鼻子走了。

家長們最常聽到孩子說的“高頻氣話”有哪些呢?比如“我討厭媽媽”、“我不要你管”、“你能不能別來煩我”等等,這些話有的情緒激烈有的顯得極其不耐煩,但是每句話都深深刺痛了家長的心,因此很多家長對孩子類似的氣話都特別敏感,而這時候情緒更容易爆發不受控制。

感受自身情緒

氣話針對人的攻擊性明顯,家長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孩子說某些傷人氣話的時候感受自己的身體、心理反應,比如孩子說氣話“你能不能別來煩我”的時候,這時候感受到的是氣憤多還是難過委屈多,把握自己的深層情緒,才能更好地找到和孩子聯結的點。

拒絕意氣用事

面對孩子的氣話家長不要反唇相譏,當自己開始和孩子陷入口舌之爭中,其實就是自己情緒開始失控的表現,當然就結果而言,邏輯能力更為強大的大人往往能取得“勝利”,但是這顯然是沒有意義的,意氣用事的後果只會讓孩子持續在不滿的情緒下生氣,甚至破壞親子間的關係。

教會孩子表達情緒的能力

孩子之所以說氣話,其實就是表達情緒能力不足,方式不當的一種反應,因此家長們在日常生活中要積極和孩子溝通,瞭解他們的內心感受並鼓勵表達,這樣當孩子情緒出問題的時候就不會用說氣話來宣洩。

“你好煩啊”,孩子說氣話怎麼辦,教你幾個典型的氣話應對方式

幾個典型的氣話例子和應對

每個孩子在情緒表達上的方式是不同的,不過說氣話的內容其實大致相似,不同的氣話背後透露著的是孩子內心的感受,對此家長學會洞悉氣話背後孩子的真實想法並採取相應的應對方法。提前總結一點,氣頭上的話家長不要太當真,這樣也有助於平復內心情緒,幫助孩子更好地緩解情緒上的異常。

例1. “我不要你管”、“你好煩啊”、“能不能讓我靜靜”

現在很多家長對孩子的教育都很傷心,因此發現問題也希望第一時間和孩子進行溝通,但是往往孩子情緒低落時候父母的試探都會碰壁,於是聽到了以上這些氣話。

那麼這時候孩子的內心感受是怎麼樣的呢?首先應該是因某個原因讓孩子出現難過、傷心等低落情緒,這時候他們並不希望把自己脆弱的一面展現給其他人,並且內心的事並不打算和父母分享。

面對這種情況如果父母靠的太近就會被孩子排斥,但是如果就此離開又會讓孩子產生“你一點都不關心我”的想法。最好的做法,家長們繼續和孩子保持聯繫,保持情感上的交流等待孩子度過情緒波動期。

在這期間距離保持不遠不近,不要急於讓孩子吐露內心,也不要就此變得漠不關心,比如在孩子附近坐下來,用陪伴給孩子內心的支撐。事後等孩子徹底情緒平復了,可以試著和孩子展開話題,瞭解背後的原因。

“你好煩啊”,孩子說氣話怎麼辦,教你幾個典型的氣話應對方式

例2. “我討厭你”、“我恨你”

這種程度的氣話可以預見其實孩子的內心是很受傷的,並且矛盾的原因很可能是家長的某些做法傷害到了孩子的內心。

孩子說出這種氣話的時候想要表達的是:這件事(父母所作的)深深傷害了我。孩子內心的憤怒會讓他們說出傷人的氣話,但這時候父母應該自省自己哪裡做的不對的地方,如果客觀上不存在錯誤也不要急著和孩子講大道理,氣頭上的人最聽不得大道理,這一點孩子同樣如此。

因此最好的方法,其實是儘快讓這件事翻篇,家長們也不要為此據理力爭,當然翻篇不意味著妥協,最常見的情形,比如孩子在商場看上一個玩具非要買,為此大吵大鬧,家長這時候為了讓孩子歸於平靜買下玩具,這就是“妥協”,雖然讓孩子的情緒歸於平靜,但是問題的解決方式卻多有不妥。

孩子有時候生氣的是這件事家長的處理方式而不是事情本身,因此在事後總結的時候也要及時發現自己的問題,比如孩子要買玩具,這時候父母拒絕的態度和方式是不是傷害到孩子了?比起當場和情緒激動的孩子展開對峙,家長可以先想辦法帶孩子離開,等孩子情緒緩和後再和他說不能買玩具的原因,這樣更容易讓人接受。

“你好煩啊”,孩子說氣話怎麼辦,教你幾個典型的氣話應對方式

例3. “你從來都不懂我”,“你從來都不關心我”

實際上比起態度有些惡劣的氣話,這種涉及情感的氣話才是最傷父母心的,這時候孩子內心想要表達的可能是自己遭遇的事情父母不理解,也不在乎他們內心想法的情感失落。在這件事上家長們要注重平時和孩子的交流和共同,不要只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對他們的生活有更多瞭解。

日常中也許直擊心靈的對話不好直接展開,因此家長們可以以朋友的角度,用閒聊的方式更深入地瞭解自己的孩子,比如他和班上同學的相處,對社會熱點的討論等等,這些都有助於和孩子之間的情感交流,相比前面幾種情緒激動下說出的氣話,這一類氣話更傾向於長期情緒擠壓下的爆發,同時也是孩子情感訴求的一種表達。

家長在教育孩子過程中習慣了上下關係而忘了平等地去了解孩子的內心,進而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不懂、不理解現在孩子們的思想,隨著孩子慢慢長大,這份隔閡也可能越拉越大。

面對孩子的氣話,有時候換位思考一下,自己小時候是不是也這樣說過、做過,而那時候我們的訴求又是什麼?

是得到父母的關心,還是希望父母能滿足自己的某個具體的需求,又或者只是單純的情緒激動表達不當。在孩子脫口而出這些嚴重的話語是,要做到心平氣和確實很難,人是情緒的動物,但是對待自己最親的人,要用更多的寬容和愛來對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