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難過的生日!”小男孩看到生日蛋糕,瞬間淚奔!

文|小海豚奶爸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很多小朋友,都很喜歡過生日,臨近生日的那幾天,心裡總會充滿期待。

他們的快樂很簡單:一塊生日蛋糕,插上幾根蠟燭,為他唱一首“生日快樂”歌,就會綻放出笑容。這是他們心中金字塔頂端的關注和嚮往。

當孩子再大些,就會有了內在追求。他認為生日這一天,他是最重要的、被肯定的、被喜愛的。在生日這一天,也可以開心地玩一天,不會捱罵、不用做作業。

最近,在網上看到一個有趣的帖子,和大家做個分享。相信一些消息靈通的網友已有所耳聞,不妨再看一下。調皮的爸爸是如何把孩子瞬間搞崩潰的!

“最難過的生日!”小男孩看到生日蛋糕,瞬間淚奔!

最難過的生日!

有一個小男孩過生日,爸爸為他準備了一個生日蛋糕。孩子非常開心,對生日蛋糕滿懷期待。他不停地向地爸爸示好,表示自己非常愛爸爸。可是,爸爸打開生日蛋糕一瞬間,孩子的表情立刻變了,由原本的開心瞬間變為淚奔!

生日蛋糕上沒有寫“生日快樂”,而是寫著“地球一日不毀滅,你都要去做作業!”在生日蛋糕上,還可愛地插上了各種課本封皮、練習冊。孩子看到熟悉的事物,頃刻間情緒崩潰,帶著哭腔對爸爸說:“我不要吃生日蛋糕,我不想許生日願望。”

後來,爸爸和媽媽安慰了孩子很長時間,孩子才平靜下來。這次生日,可能成為了孩子,最難過的一次生日!有些網友評論,爸爸的玩笑開大了,孩子一年就過一次生日,還讓爸爸給搞砸了。

“最難過的生日!”小男孩看到生日蛋糕,瞬間淚奔!

最難忘的童年!

每一代人,都會有一段特殊的童年。常聽姥姥說,她小時候,就希望家人不要打她,家裡人不喜歡女孩;媽媽常說,要是能頓頓能吃上白麵饅頭,那就是每天過年;現在這一代,“撒尿活泥巴”,是最難忘的童年;對於下一代,不知是否是做不完的練習冊?

家長注重孩子成績,似乎成了一種風氣。在去年,有一個新聞讓人感到震驚。來自杭州的秦女士,是一名重點學校的老師。她有一個5歲的兒子,上了小學。她對孩子的要求很高,希望他永遠都考100分。有時候,孩子考了98分,媽媽便斥責孩子:“我班上的其他孩子,有一半人都考了100分,你為什麼做不到……”時間一長,秦女士感覺自己很失敗,患上了嚴重的抑鬱症。

“最難過的生日!”小男孩看到生日蛋糕,瞬間淚奔!

在去年,有一部熱播劇很受觀眾的喜愛。在《少年派》中,林妙妙被媽媽送進重點班,但是在高手如雲的重點班,林妙妙無論怎樣努力,只能在班裡墊底。媽媽是恨鐵不成鋼,對女兒說道:“他考第20名,你還敢跟他玩,你好意思嗎,你玩得起嗎?”林妙妙聽著媽媽的責備,一陣陣失聲痛哭。林妙妙甚至懷疑,自己的媽媽是否真正愛自己。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家長又豈止是少數!

“最難過的生日!”小男孩看到生日蛋糕,瞬間淚奔!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容易讓家長對孩子產生過高的期望值,這不僅不會幫助到孩子,還容易起到適得其反的作用。父母對孩子切合實際的期望,會讓孩子更容易進步。

對孩子有切合實際的期望

在生活中,家長對孩子過高的期望,容易讓孩子產生一些問題。

1)人格的發展:孩子在3歲左右,會形成自我意識。這時候的孩子,對自我的評價來自於他人。如果這時候,父母經常拿孩子之間作比較,容易讓孩子自我感覺變差、變得內向、自卑。當自我評價過度依賴別人時,也會讓孩子缺乏主見、獨立性。

2)無效的動力,容易適得其反:我們知道,孩子對一件事情做得好不好,取決於自我的內在動力。孩子在學習上,父母拿孩子間作比較,很難讓孩子產生學習的動力,還可能讓孩子產生叛逆心理,得到相反的結果。

“最難過的生日!”小男孩看到生日蛋糕,瞬間淚奔!

父母如何把握對孩子的期望呢?

1)讓孩子做自己:在《最美的教育最簡單》一書中,有一句話寫得很好:

真正高層次的教育,是讓孩子做自己,成為自由的人,做一個他自己原本期待和喜歡的樣子。

書中有一個小男孩,由於媽媽做法難吃,就想自己動手做飯。後來,媽媽為孩子買了烹飪書籍,支持孩子做飯。在他17歲那年,被邀請到白宮做法,成為“料理界的小賈斯汀”。

“最難過的生日!”小男孩看到生日蛋糕,瞬間淚奔!

2)讓孩子跟自己比較:孩子作為獨立的個體,他們之間是存在差異的。讓孩子自己跟自己比較,當孩子有一些進步時,對孩子進行鼓勵。這可以讓孩子變得更加自信、離成功越來越近。

3)父母要保持一顆平常心:孩子的成長,有他獨特的人生軌跡。不能勉強,也很難改變。父母讓孩子在家中,快樂的生活、健康的成長,就已經足夠了。紀伯倫在《先知》中說:孩子是因你而來,不是為你而來。父母保持一顆平常的心態,就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關注小海豚奶爸,每天分享育兒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