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踩大地,也要遥望星空


世界到底是怎么来的?

生物是如何起源的?

社会又是如何形成的?


《物性论》| 脚踩大地,也要遥望星空

2000多年前,当大多数人还匍匐在神庙里,敬畏那总是发怒的万物之王时,就已经有不少哲学家开始遥望星空,思索这些至大无边的宇宙问题了。

他们发现,神并没有创造这个世界,世界是发展而来的。

如果没有需要,就没有社会的发展。而理性,是找到满足需要最有力的手段。

卢克莱修在第五卷中,就是通过对世界的形成、生命的起源、文明的发展这三个方面的阐述,来为我们展现“无神论”这一早期哲学观点的。

01 世界的形成

卢克莱修认为,伊壁鸠鲁哲学的创立是伟大的,它给了我们一个清静的胸怀,教给我们关于神和自然的规律:

世界是会毁灭的,它是由物质所构成的;动物的产生、语言的起源都是发展而来的;万物的产生,完全是没有神灵干预的;世界和天体并非是神圣的,这并不是冒犯的行为。


《物性论》| 脚踩大地,也要遥望星空

世界不是神为人而造的,因为它有着太多的缺点。

比如,广大的地区对于人是无用处的,只有人的劳动才能把他们变为有用。比如,人类会遭受野兽疾病和死亡的扰害。再比如,婴儿是无助的,而且没有抵抗力的。

如果世界是神为人创造的,何以能力无边的神会造出这样不完美的世界?

世界也不是永恒的。

因为构成世界的成分是物质的,物质都不是永恒的。即便是土、水、空气、光等等,这些被认为似乎能够永生不死的物质,它们也是在不断地此消彼长,交替更新的。

不管那些关于世界诞生的创世神话有多美丽,也不过都是些传说而已。比如大洪水,开天辟地等等故事,说明的只是某一种物质在某一时期占了上风,主导了世界的变化。

即便我们能证明曾经有更高等的文明因为某种大乱而消失,那也只能证明世界是会毁灭的。

《物性论》| 脚踩大地,也要遥望星空

那么,世界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

卢克莱修解释说,世界的诞生不是按计划造成的,而是由于原子的偶然的结集形成的。

最初,原子是在一种纷乱不调和的状态中,它们相遇集结之后,世界的各部分被分成了不同的层级。土粒子相互结合落到底层,其他粒子分别被挤出去形成海洋和天体的最初形态。构成光的以太粒子则上升,形成了天穹。然后太阳和月亮诞生,大地下沉到中部,海洋形成,山脉矗立。日月星辰的运动,是因为气流的推动而形成的。各种天文现象,比如黑夜黎明、日食月食、春分秋分、月亮盈亏等等,卢克莱修也做出了不同的以朴素唯物论为中心的推测。

总之,世界不是永恒和神圣的,有开端也有灭亡,它是物质的。

02 生命的起源

说到生命,人类还太年轻。

卢克莱修认为,大地最初的时期,首先产生的是植物,然后才是动物。动物也是先有鸟类从卵出来,动物从那些植根于“大地”的子宫出来,自然会对它们加以养育。当时,没有过度的冷、热和大风,因此大地是万物的母亲。

但到一定时期,她就停止了生育。按照凡万物皆不断变化、互相代替的普遍法则,自然最初造出许多奇形怪状的东西,但这些畸形的“怪物”都没有生存下来。

《物性论》| 脚踩大地,也要遥望星空

世界初始的环境是极其恶劣的,许多物类,因为没有能力保护自己而灭亡。

当时有些传说会认为,世界在“青年期”的时候,是一个黄金时代,有巨人,有开着宝石花的树木等等,这些在卢克莱修看来,都是荒诞不经的说法,是不符合自然规律的。

那么,最早的人类是怎样生存下来的呢?

卢克莱修说,原始人不仅结实而且长寿,他们不会耕田种地,他们平时靠采摘果子、喝溪流里的水存活。他们没有火、没有衣服,也没有房屋,他们住在洞穴里或树丛间。大家并不共同生活,性爱是混交的。他们有时也会去追捕野兽,靠打猎改善伙食。夜里,他们就躺在地上睡觉。他们不怕黑暗,但是他们总在担心野兽的袭击。

然而,尽管他们有很多人会被野兽吞食,但是死的人却未必比现在多。因为,那时没有人死于大规模的战争,或者在远征途中死于海上。

对比原始人自然的死亡,卢克莱修不无感慨地评论道,他们是因为饥饿而死,而不像现在的人因为贪欲而亡;他们可能在无意间毒死自己,而不会有意去毒死别人。

《物性论》| 脚踩大地,也要遥望星空

03 文明的发展

要说文明的起源,必然要说到家庭。

火、衣服和居住房屋的创造,让男人和女人开始组成家庭,有了左邻右舍,并且相互之间开始遵守一些共同的约定。

语言,也象其他任何一种技能一样,是在实践中自然发展起来的,而不是被什么神有意创造出来,然后教给人的。这其实一点都不奇怪,甚至动物也会用不同的声音来表达它们不同的情感。

最初把火带给人类的是闪电,或者是树木的摩擦。一些聪明的人发现了火的妙用,学会了煮食物的方法,于是,人们有了新的生活方式。

家庭不断壮大,开始有了国王这样的首领。

城市建立起来,国王按照人们不同的能力分配土地。

但是后来,黄金出现了,情况发生了变化。黄金助长了野心,富人们将帝王拉下台,一切陷入混乱。

之后,有一些人就教人们选出行政官,制定法律,这才使犯罪由于受到惩罚而减少。

《物性论》| 脚踩大地,也要遥望星空

人们因为不理解天上的许多现象,开始信仰神灵。

他们认为这些神灵住在天上,是有感觉的、不朽的和快乐的,是可以操纵人类的命运的。这样的信仰,引起了许多不幸的后果。

关于信仰,卢克莱修有着精辟的见解:

真正的虔诚不在崇拜某个神灵,而在于有一个和平安静的心灵。因为无知,人们才会怀疑和恐惧。


《物性论》| 脚踩大地,也要遥望星空

金属的发现,最早大概是因为森林起火。

金属被火融化之后,流进凹地变成各种形状,这就使人们想起可以用火把金属冶炼出来,并用来制作工具。

铁的发现比铜晚些,但自从有了铁,铜就受到了冷落。铁不仅用在工具上,还用来造马车去打仗,还有一些动物也会被用来当做作战的工具,结果反而给自己带来的更多的灾难。

铁发现之后就有了织的布,织布这活儿最早是男人做的,因为早期的织布工具都很粗糙笨重,女人是玩不动的。工艺改进后,女人能从事了,男人才移交出来,自己去耕田。

人们从自然万物的习性中总结经验,学会了播种、接枝和种植。于是,新的农艺发展起来,平原出现了大片的耕地。

《物性论》| 脚踩大地,也要遥望星空

劳动产生了艺术。

音乐的产生,是因为人们模仿鸟类的歌声;风吹过芦苇的鸣啸,启发人们制作了乐器。

这些歌声虽然质朴,却能让人们在饭后感到快乐,人们随着歌声,跳起原始的舞蹈,好不自在。

说到这里,卢克莱修再次感叹:现在,音乐的技巧虽然改进了很多,但是,却并不能增加快乐。

以前的粗衣鄙食被抛弃,黄金激起了人们无限的贪欲,于是文明和战争同时被带来了。

之后,有设防的城市出现了,航海术被创造出来,条约出现在城市,歌颂伟大事件的诗人也成了专门的职业。逐渐地,各种知识和技艺都得到了发展。

“这样,时间就把每一种东西,慢慢地逐一引进到人类面前,而理性则把它升举到光辉的境界。”

文明,就这样起源了。

《物性论》| 脚踩大地,也要遥望星空

04 结语

《物性论》第5卷正是通过对世界、生命和文明的形成发展过程的解析,来让人们认识世界、认识人类社会真相的。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起了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和那个“仰望星空”的故事。

人们常常觉得学哲学是无用的,连因为观测天象而掉进坑里的泰勒斯,也会被家中女仆嘲笑,更不要说普通人会怎样看待哲学家了。即便是如今,很多人也常常认为研究哲学的人,多半不是疯就是有些癫的。

然而,当我们去回看整个人类思想史时,我们会发现:若没有这些先驱哲学家的思索,怎么会有推动文明进展的智慧?

脚踩大地,也要遥望星空。

看清楚你所处的世界,才能让自己在站在更宏观的高度,活得更从容。

如果你不想做短视的庸人,那就让知识来赋予你智慧吧。

(本文结束)

倾一生之力,读经典好书,写有厚度的文字,过有深度的人生。我是杜豆豆,感谢您的关注。

作者简介:杜豆豆,IT从业20余年,曾先后研修英语、计算机、美学和心理学专业。早年创过业,后就职多家全球知名IT外企,现工作于某研究院。书痴一枚,闲时码码字。兼任多家平台签约作者,简书会员合伙人,万卷好书工作室、万卷好书读书会创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