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伍德罗·威尔逊的《行政学研究》:像一棵树一样茁壮成长

《行政学研究》,威尔逊著。发表于1887年美国《政治学季刊》(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该文被认为是公共行政学的起点,为行政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进行系统研究奠定了基础。

读伍德罗·威尔逊的《行政学研究》:像一棵树一样茁壮成长

托马斯·伍德罗·威尔逊

读其文须先读其人,要深入理解和体会行政学开山之作《行政学研究》,应先了解其作者托马斯·伍德罗·威尔逊。他是一位醉心于政治的学者,也是一位有远见卓识的总统,其政治理念可以概括为一个字:和,即追求人和、利益调和、世界和平,因而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像一位园丁,在学术界培育行政学思想的树苗,在政治圈播撒和平的思想。

通读完这篇文章,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它在阳光的普照下显得格外耀眼,它吸收欧美文化中的二氧化碳,吐露出新鲜自由的氧气,它试图成为行政学这片大森林中最有标志性的一棵树,它做到了,它以挺拔的身姿、茂密的枝叶与旺盛的生命力博得头筹。

下面将从观树、种树以及绿树成荫三方面阐述我的一点感悟。

读伍德罗·威尔逊的《行政学研究》:像一棵树一样茁壮成长

《行政学研究》部分内容

一、观树:《行政学研究》的主要脉络梳理

静看一棵树的成长,读懂一棵树的精神。《行政学研究》的脉络思路十分清楚,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行政学研究的历史与特殊困难的条件,第二部分论述题材与目的两个问题,第三个部分点明研究方法及其观点。

第一部分,在过去专制制度下,君王独断专裁,人民只能服从其权威,因此,君主的命令和决策从中央到地方得到很好的贯彻和执行,除非有人民暴动发生。然而在民主制下不同,执政者需要更多地去考虑民众的需求和意见,这就使得决策的制定到执行变得复杂和困难,如果仅看行政效力或执行力,专制集权体制显得更为顺畅,而在民主制下变得更阻滞和拖沓。实际上这就揭示出行政学发展的更加强烈的必要性一一因为其过程缓慢,所以我们要更快地去执行,因为其情况复杂,所以我们要更简单地去执行。

第二部分,威尔逊说:"行政管理研究的目的就在于把行政方法从经验性实验的混乱中拯救出来,并使它们深深根植于稳定的原则之上。"如果只是想要提高行政效率,行政改革只需要将变化归入现行的文官制度改革之中,或者说,只需要改变办事方式就好了。在威尔逊看来,权力越大,越不可能滥用,他认为公共舆论将起权威性批评家的作用。

读伍德罗·威尔逊的《行政学研究》:像一棵树一样茁壮成长

树苗

但是这只能在像美国这样自由民主意识深深扎根的国度中存在。如果人民是愚味的,被赋予的权力终被浪费。如果人们心中早已固定了对权力的追逐和对权威的服从,那么无论如何这个梦想是不可能实现的。正如阿克顿勋爵所说的,绝对权力将导致绝对腐败。

成尔逊希望培养一支受到良好教育和培训的文官队伍,只有当公务员等基层人员拥有自己的政治判断时,他们又怎么能够完全同意当局的每一条政策呢?从而又怎么能去贯彻和执行。假如文官队伍内人人都拥有"文化教养和自立精神",真正"完全能够有理智有力量地展开活动",那么这样一支有判断的队伍,是一个新的政治团体,一个新的阶层,也将是一种新的执行屏障。

第三部分,威尔逊认为像行政这样舶来品可以进行合理吸收,在美国宪法的指导下,他相信有能力引进外国的,欧洲的,甚至是封建的行政方法而"不用害怕血液中毒"。同时,在文章最后威尔逊明确表达出希望行政科学的真正成长与本土化。

二、种树:研究历史、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法

《行政学研究》这篇文章主要讲了关于行政学的三个问题:研究历史、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法。抛开这篇文章的内容来看,进行关于科学的研究与思考,都无法脱离这三点。

如果把科学研究比作种树,明确研究历史是寻根的过程,也是认知的第一步。这是一棵经历过数百年风雨的古树,还是一根赋予新生命的幼嫩枝芽,这决定着我们接下来的研究方向、内容以及方法。

对美国来说,行政学是舶来品,他是从欧洲大陆飘洋过海而来的,他在欧洲独具垄断统治的熔炉里形成的,身上带有简单粗暴的官僚气。而美国是以自由天空为盖,以民主大地为與,要应用行政学必须将其美国化,从思想、原则、目标等本质上形成美国行政学。

"它必须从内心深处认识我们的制度,必须把官僚主义的热病从血管中加以排除,必须多多吸入美国的自由空气。"

在了解研究历史之后,我们就可以为树塑形,促其成长。成尔逊首先将"行政"从政治学中剥离出来,将行政管理与宪政制度相区别,明确行政是事务性或执行性的活动。当然不可否认的是,行政管理是由政治确定,由宪法加以约束。

读伍德罗·威尔逊的《行政学研究》:像一棵树一样茁壮成长

其次,成尔逊发现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公共舆论起到权成性批判家的作用,公共與论具有一定的效力,特别是在美国自由民主的土壤中生长的公共舆论颇具威力,但是公共舆论在影响行政效率方面却是一把双刃剑,找到使用它的最佳方法,是行政管理人员需要深入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问题在于应该使公共舆论具有效力,而我们又免遭它的好管闲事之苦。"为进行有效的行政管理活动,必须配备高效的行政管理队伍。因此,威尔逊提出建立有文化教养和自立精神的文官制度,一方面通过训练提高真正为民众服务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福利保障、晋升机会等正向激励。到此,威尔逊对于行政学本土化提出了三点思考,政治行政二分、发挥公共舆论效力、开展文官改革。

对于树枝的修整与美化工作,我们要选择一定的工具方法。威尔逊主张运用历史比较法,批判性的学习"杀人者的磨刀法",大胆进行试验,对于行政学的本土化,"我们仅需要用我们的宪法把它加以过滤,只需要把它放在批判的文火上烘烤,其中的外国气体蒸馏掉"。

从成尔逊种下行政学之树的过程中,可以看到研究者的批判性思维和大胆创新的理念。后人在行政学这棵大树下乘凉之时,是否能够理解其种树人的初心。

读伍德罗·威尔逊的《行政学研究》:像一棵树一样茁壮成长

绿树成荫

三、绿树成荫:《行政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当威尔逊政治与行政二分思想不断发展,这棵思想的大树不断成长,一棵擎天大树将带来绿荫,会造福乘凉人。威尔逊作为行政学的开山鼻祖,其思想影响到后来学者的相关研究与国家体制和政治家们的政治活动。

基于成尔逊的这一研究思想,古德诺将其发展为政治行政二分法,并出版其著作《政治与行政》。古德诺对威尔逊思想的发展主要体现在行政范围的界定更加广泛,将政府行政职能做出更具体的划分,还体现基于威尔逊的历史方法和比较方法研究行政管理规律,古德诺更注重对政治与行政的关系的协调,注重研究行政如何避免受政治的过度控制。不同于威尔逊民主与效率相矛盾的观点,古德诺的政治与行政二分方法有效缓解民主与效率的冲突,将二者相统一发展。

在中国,政治与行政二分的思想已经运用到国家制度和政治活动中,一方面,政治与行政相分离,根据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达的定义,在中国政治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负责重大事项的决定与宪法及法律的制定,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体现在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党的意志代表人民的意志,代表国家的意志。根据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的定义,在中国行政就是"一府两院",即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同时,另一方面,政治与行政也相交集,其主要表现为官员可以身兼数职,除党委系统外,还有行政领导,参与到国家意志的表达和政策的制定之中,即行政人员不可避免的会影响政治,表明行政会介入到政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