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招考真的需要高學歷嗎?

教師招考真的需要高學歷嗎?

觀察最近一個時期的教師招考,可以說是牛市沖天,單個崗位的報名量有的達到數百比一的比例,這反映了國家加大教育投入後,特別是教師待遇提高好,社會對教師職業的認同度在提高,教師的職業地位有明顯提升,於是這吸引了更多的高學歷的優秀人才進入教師隊伍,本是好事,但我想此來和大家討論一下,教師招考高門檻、高學歷就真的能招到好老師嗎?

最近,深圳中學新聘35名教師的新聞引發熱議。這些老師均為碩士以上學歷,其中20人畢業於清華大學、北京大學,1人畢業於哈佛大學,7人為碩士生、11人為博士生(後),這釋放了一個信號,未來我們的高中教師已經是碩士起底的要求了,那初中、小學、幼兒園需要什麼的教師學歷呢?我不是反對教師的高學歷,學歷高至少是學識水平高的一個反映,學高為師嘛!但是教師職業並不是需要絕對的高知識水平,試問一下,教授一個小學數學的教師,什麼樣的數學學歷背景就夠了,我想應該是專科,一個初中物理教師,物理學的學歷背景應該是本科就夠了,中小學不同學段的學科知識對應的知識體系應該還達不到需要高深莫測的學術研究範圍吧,我們需要高學歷的教師,但不是絕對的高學歷來吸引眼球,包裝學校。教師不同與其他職業的區別在於,他最大的能力是要講知道明白的知識講授給學生,幫助其學會掌握並運用,也就是韓愈《師說》所提的“傳道”的“傳”, 他首先要對教師職業有認同感,對自己的學生充滿愛,因為愛是教育的基礎;同時他還必須具備教育法、教學法、心理學、教育哲學等相關知識的學習背景。

記得我高中時候的數學老師,浙江大學數學系畢業的高材生,立體幾何、解析幾何題目做的相當漂亮,沒有不會的題目,但是課堂教學可以說是一套糊塗,全班一鍋粥,沒多少人聽得懂;最後自己沒辦法轉文科班,換了個師專畢業的老師,思路清晰,表達能力也不錯,講的能聽得懂,學得會,自己的數學成績提升很快,高考文數一百多,至今印象深刻。

高學歷的教師未必能真正勝任教師,教師需要其他更多非學歷的東西,中國的師範教育應該反思一下,能否設置小學教育學院、中學教育學院、學前教育學院這樣學段劃分的師範教育體系,教師的學識在滿足未來職業需要的同時,提升其他非學歷因素,以適應未來的教育職業需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