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升發不利的春天,調順肝氣小妙招

養生當順應時節,是歷來中醫所推薦的。今年的初春,迎來了倒春寒,庚子年中運金太過,再加上初之氣客氣太陽寒水,春行冬令,地氣生髮時,寒涼之氣壓下

,本該開始萌芽的初春被鬱,生機勃勃的春天的生長氣息被壓制,如霜打的茄子,蔫蔫的。

面對一個生髮不利的春天,與春氣相通的肝氣也得到抑制;且在新型肺炎之下,人們的情緒被疫情發展相牽動,也給肝氣不舒造成了影響。

中醫中肝主生主動,喜條達而惡抑鬱,稱之為“剛髒”,五行屬木,為陰中之陽。肝氣具有疏洩、暢達全身氣機,進而調暢精血津液的運行輸布、脾胃之氣的升降、膽汁的分泌排洩及情志活動的作用。以下推薦兩個小妙招,用起來,肝氣通,百脈皆通!


推地筋,通肝氣

“天筋藏於目,地筋隱於足。”

“肝主筋”,若地筋軟弱無力、塌陷不起,人通常肝氣不足、血不下行;若地筋粗大堅硬,通常脾氣暴躁。中年後由於酗酒、房勞、憂慮等多種原因逐漸肝氣衰弱,可推按此筋。

方法:用一個舒服的姿勢坐下,將腳抬起來,腳掌繃直,使腳底朝向自己,腳趾翹起,用手觸摸就會明顯感覺到腳掌中間的地筋。用拇指推(也可借用梳子背等物推),左右各3-5分鐘。另外,也可用拇指按揉,或者手掌手指(四指併攏)拍打。

功法 | 遇到升發不利的春天,調順肝氣小妙招

推肋,解鬱順肝和脾

“兩肋屬肝”,肝經從兩脅經過,推肋骨,有助於肝經氣血運行,緩解肝氣鬱積,情緒壓抑,胸肋悶痛,達到健身功效。

此外肝氣不舒,不開心的時候,人們通常還伴隨飢不欲食,或能吃一些,但腹脹、腹痛、噯腐吞酸,甚至嘔吐,這是肝氣鬱結引起的上述消化系統症狀,所謂肝脾不和,推肋也會有效解決該問題。

方法:雙手分別置於胸部兩側,由上至下推,利用手指掌,與肋骨摩擦,推動穴脈,5-10分鐘,有摩擦熱感為宜。可舒肝氣,和脾胃,利膽氣,經過推摩後,鬱悶、堵得慌、飲食不佳等情況會有所好轉。

功法 | 遇到升發不利的春天,調順肝氣小妙招

另外,推肋涉及幾個關鍵穴位

功法 | 遇到升發不利的春天,調順肝氣小妙招

大包穴:在側胸部,腋中線上,當第6肋間隙處。屬於足太陰脾經的第二十一穴位。刺激有寬胸益脾,宣肺理氣之用。

期門穴:位於胸部,當乳頭直下,第6肋間隙。屬肝經,肝之募穴。刺激期門穴能起到疏肝清熱、利膽和胃、降逆止痛的作用。

日月穴:在乳頭下方,當第7肋間隙處。日月穴為人體足少陽膽經上的一個主要穴道之一。刺激有緩解脅肋疼痛,脹滿,嘔吐,吞酸,呃逆等作用。

章門穴:在人體的側腹部、腋中線直下,當第11肋遊離端的下方,屈肘合腋時正當肘尖盡處。隸屬於足厥陰肝經,同時也是為脾經募穴,八會穴之髒會,可以疏肝健脾。

注:肋骨有傷的人就要等到傷好後再推。

-END-

加入中醫學習

學一種受益終生的生活方式

(點擊)▽▽▽

百草箱 國醫三年班 十班

學制三年,系統性地學習中醫理論,以四大經典為基礎,學習期間還將安排與課程相結合的健康養生營、草藥遊學、藥房體驗、臨床跟診實習等實踐內容。


所學內容迴歸經典,迴歸傳統中醫,理解並實踐中醫的系統觀與整體觀,為將來有臨床學習需求及深入學習中醫文化的學人打下堅實基礎。


功法 | 遇到升發不利的春天,調順肝氣小妙招

功法 | 遇到升發不利的春天,調順肝氣小妙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