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聯金融,“無接觸金融”的先行樣本

突然暴發的疫情,加速了“無接觸金融”發展進程。

近幾個月,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人們習以為常的一些生活方式似乎突然變了樣。外賣變成“無接觸配送”,企業開始“無接觸招聘”,餐廳實行“無接觸服務”,等等。

其實,這一切遲早會到來。只是,疫情加快了這一進程。

金融行業尤其明顯。近幾年隨著金融科技的發展,線上借款、還款、購買理財產品,早已不是新鮮事。疫情之下,不少銀行、持牌消費金融公司等傳統金融機構紛紛加速向“無接觸金融”靠攏,技術投入、業務轉型進行得如火如荼。

招聯金融,作為一家由中國聯通和招商銀行共同設立發起的消費金融公司,兼具零售金融與互聯網雙重屬性的天生優勢,在這次疫情期間的表現,既成為了“無接觸金融”的典型樣本,又體現了金融機構的社會責任。

試金石也好,壓力測試也罷,由數據驅動的線上金融,到了價值凸顯的時候。

招聯金融,“無接觸金融”的先行樣本

線上的自我變革

最近一個月,直播帶貨的主播們比以前更忙了。

“以前只賣美妝、護膚品、零食等日常用品,最近汽車、家裝定製,甚至房企都來談合作,想要線上賣貨。”

陳麗是一位“播齡”三年的資深主播,她坦言,這次疫情讓很多傳統行業下定決心把業務轉到線上,“一些金融公司都開始嘗試線上賣金融產品了。”

這也是當下多數金融機構最普遍的想法,線下做不了,就儘快把業務遷移到線上去。對一些此前押注線下、甚至不惜成本維護線下人力的機構而言,這項“物理遷移”顯得尤為緊迫。

監管層也給出了明確信號。2月1日,人民銀行等五部門發佈通知,金融機構要加強全國範圍特別是疫情嚴重地區的線上服務,引導企業和居民通過互聯網、手機APP等線上方式辦理金融業務。

對大多數傳統金融機構而言,這次疫情催化下的轉型是一次必須面對的“自我革命”。“無接觸金融”不止是將固有業務轉至線上,本質上意味著經營理念、業務模式、人員結構等方面的聯動變革。

這時,那些依靠深耕線上模式的金融機構,是時候出來傳授經驗了。

招聯金融在誕生之時,就選擇了一條對科技能力要求極高的純線上發展道路,通過擁抱新技術,率先創新打造了純線上、輕運營的互聯網消費金融經營模式。有別於傳統消費金融公司,這一創新模式完全依託互聯網模式獲客、經營,沒有直銷人員,沒有客戶經理。

此後不到半年,招聯金融第一期上雲工程順利完成,成功將業務系統整體上雲、核心系統去IOE、公司機房跨省搬遷三件事同步實施。這一標誌性事件使其成為同業內首家全系統去IOE、首家系統整體上雲的公司。


響應抗疫需求

疫情期間,借錢少了,還錢難了,消費金融公司怎麼面對這並不樂觀的市場環境?

招聯金融出動了5000名智能機器人。這不僅解決了疫情防控對人工需求的壓力,也能保障正常經營不受影響。

這得益於公司近兩年來在智能機器人上的開拓創新。招聯金融自主研發的智能機器人具有低成本、多場景、高產出、高效能、易追蹤等特點,能以高達99%的準確率識別200餘種用戶意圖,承擔了公司95%的客戶服務與貸後資產管理工作,有效提升了服務質量和客戶體驗。

同時,一系列金融馳援措施也陸續啟動,招聯金融用實際行動證明“無接觸”也能將金融服務落到每一個細節。

本著“疫情不出門,服務不斷線”的原則,招聯金融讓客戶在招聯金融APP、招聯金融微信公眾號、招聯金融支付寶生活號等線上平臺上,都能7*24小時享受到全線上、一站式自助服務,包括但不限於借款、還款、結清證明、更換手機號、綁卡等多種業務。

同時,招聯金融還於2月10日啟動第二階段的減息關愛政策。一方面加大減免延期力度,另一方面不斷擴大關愛對象的覆蓋面。在2月10日-3月10日期間,所有信譽良好、符合條件的一線的醫護人員、警務人員、外賣和快遞小哥等用戶,均可申請3-14天不等的免息借款券,緩解日常消費開支的壓力。

此外,招聯金融的“微光計劃”也已啟動,第一期已推出“3+9先息後本”“暖心提額”“應援降息”等五大重磅舉措,幫助小微企業主、工薪一族平穩順利復工。隨著“微光計劃”第二期上線,招聯金融將消費信貸優惠政策的“組合拳”投向了受到停工停產所影響的數千家企業員工,為疫情衝擊下的上班族施以援手。

招聯金融還攜手騰訊微保共抗新冠肺炎,開通免費申領新冠肺炎保障金通道,以“金融+保險”合力為廣大用戶加固健康與安全防線。

一位招聯金融留守的客服經理說:“作為普通人,我們沒辦法像醫生護士那樣,戰鬥在阻止疫情的第一線,但是作為客服,我們能做的,就是為這些英雄們減輕一點負擔,讓他們輕裝上陣。”


科技硬核的底氣

隨著招商銀行年報的披露,招聯金融的業績也被曝光,又是一份可觀的業績。

2019年,招聯消費金融營業收入107.40億元,較2018年69.56億元增長約54.4%,淨利潤14.66億元,較2018年12.53億元增長約17.0%。截至2019年12月31日,招聯消費金融資產926.97億元,負債833.37億元。

這背後是金融科技能力的積蓄,也是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先進技術不斷釋放的戰鬥力。

尤其是疫情防控戰期間,招聯金融依託自身已有的大數據、雲技術、人工智能等先進科技手段,努力打造遠程在線辦公能力,並以此作為新的核心能力建設內容。

具體落實在貸前、貸中、貸後各業務場景,金融科技能力的體現則更為明顯。

在人工智能領域,招聯金融於2019年業界首創了“AI智慧大腦”,融合思維算法、自然語言處理、語音識別技術等為一體,與貸後資產管理、客戶服務等業務策略耦合。

在反欺詐效果上,通過圖譜風控技術、反欺詐GPS漁網技術等系列科技手段運用,2019年招聯金融整體偽冒及賬戶盜用風險處於歷史最低水平,當前欺詐率BP為0.005,即一千萬批核客戶中只有5單欺詐,遠低行業水平。

在防共債上,招聯金融通過風控模型創新應用,建設多維立體的防共債體系,能夠對高風險客戶提前識別、預警並管控,進一步減少公司損失。

綜合來看,招聯金融領先的科技優勢,已應用在消費金融各業務環節,積極幫助降低客戶交易成本、保護客戶資產價值、實現客戶便捷體驗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