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致牙齒不齊的後天因素主要有哪些?

兒童在生長髮育過程中,由於受遺傳因素或後天因素的影響,往往會導致牙齒不齊。其中,後天因素中兩大重要原因就是:咀嚼功能的退化和不良的生活習慣。


導致牙齒不齊的後天因素主要有哪些?


一、咀嚼功能退化

現在的兒童食品越來越精細化,大量奶製品、麵包使孩子的咀嚼功能越來越弱,牙齒和口腔內外的肌肉得不到應有的鍛鍊,導致肌肉無力、頜骨也不能很好的發育。所以兒童牙齒錯頜畸形的發病率也越來越高。另一方面,精細的食物還易引起齲齒、出現牙齒缺損、乳牙早失、恆牙萌出間隙不足,進而造成牙齒排列不齊。

建議:多給孩子吃粗纖維食物、食物也不要切成塊,最好讓孩子自己抱著啃。這樣做的好處就是讓孩子通過咬、咀嚼可以促進牙頜面部發育和牙病預防。

二、不良的生活習慣

吮指:易造成上前牙前突,前牙深覆蓋。

奶瓶餵養:易造成兒童上頜前突、反頜等問題。

口呼吸:導致上頜前突、牙弓狹窄等面型。

夜磨牙:易導致深覆蓋。

偏側咀嚼:導致面部發育不對稱。

除了遺傳因素外,家長要做好後天的預防,千萬不要讓不良習慣影響孩子牙齒的生長髮育,這樣不僅會降低外貌美觀,還會引起一些牙齒疾病。不過,如出現牙齒不齊的問題,也可以儘早就醫,早發現早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