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坦克为什么被称为“百变金刚”?它还有多少改进潜力呢?

和风漫谈


下面这张照片,很多人相信一眼看不出来画面中的坦克是什么型号,或者有人认为它是ZTZ-96,即96式坦克。但其实他是“59魔改”,这辆坦克是由59坦克改装的96式坦克专用驾驶教练车。

看上去和96式坦克别无二致的该型坦克,其实经过了不少操作,譬如加长坦克的车体、更换首上炮塔、驾驶系统安装上先进的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储存装置,除了火力、装甲和电子设备不如真的96外,这辆“超级59”其实已经能够在外形、动力、视野和仪表盘显示和驾驶操纵方式上做到完美对96式坦克的还原。

非洲黑叔叔也使用类似的坦克,乍一看还以为96卖到了非洲去了,就是下面这张:

坦桑尼亚陆军使用的“魔改59”坦克,用到了96式坦克的部分技术

从上面两个例子来看,解放军魔改59的能力可谓越来越强大了,那么59坦克究竟用多么庞大的“科技树”呢?

从最早的59基本型,也就是WZ-120,当时几乎是直接搬运苏联的T-54A,但性能其实较T-54A还有所不如,因为包括红外夜视装置等部件在最老的59上都未曾体现。

网友经常戏称59魔改型号能够研制到“歼星舰”

1979年,军方开始提出59改进型计划,即59-I(或者称之为WZ-120A),随即于1984年正式定型。与59相比,59-I的炮盾上安装有激光测距仪和增强型火控系统,另外包括各种特种装备都有在59-I上得以体现。另外,59-I另一大突破就是使用上了国产的100毫米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能够在2400米的距离击穿150毫米的均质钢板。

随后的59-II型也于59-I定型的同一年完成定型,工厂代号“WZ-120B”,但其装备部队的数量不多。59-II最大的特点就是其祖传的100毫米炮被换成了一门北约标准的105毫米线膛炮,由于当时中英关系缓和,1979年签署的三七工程协议中,英国允许中国进口其成名的L7线膛炮改进型),这门炮是由奥地利提供的。其实这一点很重要,这表示我们开始走出苏联模式,值得一提的是,早期59式坦克使用的100毫米炮其实是二战期间苏联陆军的SU-100坦克歼击车的那门主炮,其实早就过时了。

59-II型使用的105毫米线膛炮

在59-II后的小版本如59-IIA,给坦克挂上了复合装甲,并假装侧翼频闭裙板,之后的59就开始走上一条“魔改的不归路”了。

之前的59型号都不能称作“改”,自从B59G、BW120L和BKI940开始,59正式开始“起飞”。59C坦克将之前使用的那门奥地利的105毫米炮换成了一门长倍径105毫米线膛炮,即83式坦克炮。

59D算是改装路上的一大成功型号,1995年才完成设计定型,工厂代号WZ-120D,曾获得批量生产并广泛装备解放军陆军。在59D上使用了解放军最新研制的86式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能够在2000米距离上击穿480毫米的均质钢板,而更加先进的93式加长型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的同距离穿甲能力则超过540毫米。另外,59D拥有炮射导弹的能力,最大破甲深度700毫米,可以说59D是很多出口型魔改59的样本。

另外,59家族还有59-D1、69、79等版本,另外像是120毫米炮、125毫米炮都纷纷被搬上五对负重轮的底盘,但这些大口径主炮型号,一般都用于出口。像62式轻型坦克也是基于59所研制的,基于59坦克,62大幅降低重量仅保留基本部件,全车仅重21吨。

巴基斯坦陆军的“阿兹拉”坦克,基于59-125所研发

59-125也延伸出很多坦克,像是VT-3出口型、给巴铁专供的“阿兹拉”坦克等,相信“59歼星舰”还能再战300年,也不会落后。


科罗廖夫


当年五对负重轮,至今一改再改,被称为“百变金钢”,朱日和那年上映的一幕,蓝军魔改的59D,直打得新型坦克抬不起头来,嘿嘿。坦克除了传统的三力,即火力、机动力和防护力,还有一力要算上,那算是强大的信息力,所谓眼疾方能手快,59D靠的正是眼明心亮。将59式皮实可靠的特点继续,换装线膛炮,加装新型装甲,有新型火控,红外夜视仪等,多出口到非洲,吴京的《战狼II》上面即真实地表现了它的强大,绝对刚刚的,一点也不含糊,直让世人觉得惊诧,甚至怀疑自己的眼睛,这还是老59吗?是的,魔改超出了想像,彻底颠覆了老式坦克的概念,要问它还有多大的改进潜力,以为是无限的,再用个二十年没有问题。不信的话,可见以下持续魔改思路:

对人工智能军事技术的最新尝试

2018年,央视军事频道,有款无人坦克来得靓,军迷一眼能辨,这不还是59式吗,是的。但它成为无人的,一人可以控制数辆来作战,对此,英国的《每日电讯报》说,它是中国对武装力量革新的一部分,可能加装了人工智能系统。加装了人工智能系统,这么说可看作是一辆无人坦克吗?如今世上无人战斗车辆多,我们利用旧坦克进行改造,以为此一思路来得妙,充分利用旧装备残值,正可派上大用场。立足现有装备是我军传统,可充分发挥旧装备技术潜力。

中国的“终结者”

坦克歼击车,俄罗斯BMBT,正式定名为“终结者”,亮相各大防务展,叫得响,吃得开。要问我们有没有,2018年的珠海给了我们一答案,只是叫法不同,我们称为坦克支援车,支援与歼击,二字之差,但为一个意思,可伴随坦克作战。有意思的是,这是一款民营公司的杰作,即亮相珠海,就有浓浓的出口意味。使用的是59式的底盘,炮呀,导弹呀,无人机等等,啥都有,可以说再次把59式推向了一种极致。魂舞大漠猜测,有人喜欢的话,原装可以,直接派技术人员为他们改造,也是可以的。59式的事业在继续,开始进入民间,好啊。


魂舞大漠


这个…ZTZ59(WZ120)型中型主战坦克什么时候被称为“百变金刚”嘞?答主反正是从来没听说过这种说法。

不过,从ZTZ59坦克的各种改进型与变型车来说也确实不愧于“百变金刚”的称号。一是基准型号改进型多,改进时间长,改进跨度大。ZTZ59的原型车T-54A型坦克在苏军中服役的时间并不长,制造数量也不多,很快就被小改型T-55坦克大规模取代了。倒是在我国陆军手里给改来改去,愣是挖潜挖到了极限——根据1979年自卫反击战部分59式坦克全损的教训改装了车内电台与简易装表式火控,改出来了59-1;80年代发现59-1的全口径穿甲弹糊不穿假想敌T-72的正面装甲(简直废话)又安装了79式105毫米坦克炮,配套了稳定脱壳穿甲弹与灭火抑爆系统。改进后的59-2虽然依然糊不穿苏军远东集群坦克的正脸,好歹也有还手之力了;90年代又开始给59-2正面加爆反,提高其抗破能力,换装火控计算机与光点注入式火控系统,改出来的59D基本上达到了美欧第二代主战坦克的水平;21世纪之后甚至还改出来了一批换装125坦克炮的59式魔改版用来提供给非洲黑叔叔。
二是以59式底盘为基础改来的各种装甲战斗车辆多的数不胜数,从扫雷车到坦克救援车到重型步战再到自行高炮(试验型),简直想你所想。就算是今年的珠海航展,外面还摆着59底盘改来的多型辅助战斗车辆甚至还有火力支援车。这个意义上来讲,59式坦克这员老将说它是百变金刚似乎也没错。

不过,59之所以为改进型这么多,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上世纪中晚期我国的装甲车辆制造技术较为落后,除了在59底盘上改来改去似乎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在目前这种情况下,59底盘毕竟平台太老了,以后也不会有什么更大的改进潜力了。


军武次位面


59式坦克是我国历史上装备数量最多的一款中型坦克,从1963年到80年代末共生产了将近10000余辆,其中出口数量达4000余量,自用数量达到6000余辆,直到现在我们依旧有近2000辆59改型坦克在服役中。

随着我们的96型和99型坦克大批量生产装备,现役的2000余辆59迟早要退役,这些坦克除了部分59D可能会封存外,大部分坦克的处理问题也是个大问题,总不能像美国俄罗斯那样直接放在露天,任其慢慢锈蚀,这样太不符合我们一贯艰苦朴素作风了,毕竟这些坦克并没有完全失去作用。

为了挖掘这些坦克的潜力,我们军工可是想尽了办法,例如改装一下推向国际市场,卖给第三世界国家,或者改成工程车,消防车,还可以改成重型步兵战车,还有如今年珠海航展上的59那样改成坦克支援车等等,这些都是尽可能挖掘59坦克的潜力,期待其能继续发挥余热。由于改型众多,所以也被成为“百变金刚”


当然未来还有很多的挖掘潜力,59式坦克可以作为一个战术武器平台,改装各式武器装备,例如可以改成反坦克导弹发射车,改成107毫米火箭炮发射车,加装速射迫击炮等等,总体就和山猫全地形车一样,只要是能加的武器都能加上去,毕竟59式坦克的防护力相比其他装甲车还是不错的。所以说59式坦克后续值得挖掘的地方还很多。


军备时刻


59式坦克,国内生产最早,一万辆的产量,规模也最大,是34吨的中型坦克;现在,15式35吨新坦克,却称为轻型坦克,确实时代不同了。

卵形炮塔上装备一门100毫米线膛炮的59式坦克,最大时速50公里,有4个乘员,另有1挺12.7毫米重机枪和2挺7.62毫米并列机枪,具有较强的火力,以及一定的装甲防护能力。

由于59式坦克源自前苏联T-54A坦克,属于50年代初的装备,因此技术显得落后了,军工对其不断进行了现代化改装,安装了新颖的火控系统、红外夜视仪、主炮垂直稳定仪、加装炮口抽烟器等。

还引进了英国先进的105毫米线膛炮,研发了120毫米滑膛坦克炮,并开发了射程5公里左右的炮射导弹,使得老旧的59式坦克,经改型后具备了和国外第三代先进坦克相抗衡的实力。

目前,59式坦克最型改型就是无人驾驶坦克,已在央视新闻联播里播出,引发全球军界的高度关注,为老旧坦克找到了一条新的出路,避免战时坦克乘员的大量战损。

此外,59式坦克底盘比较厚重,五对大直径轮也依然堪用,因此其改装潜力还未被彻底挖掘尽,可以在59式坦克的基础上,再改装成步兵战车,坦克歼击车等。

综上,只有想不到,没有59式改不到,五对轮即便在当下,也被折腾得越来越现代化了,尤其近些年的战争表明,在残酷的城市巷战中,坦克和步兵的配合已不能完全消灭敌人,需要更强大的中间火力参与进来。

在战场上,坦克支援车,开始伴随作战而取得战果,其理念体现了现代战争的技战术要求,装上具备10公里防空、6公里反坦克的两用型导弹,30毫米机关炮和7.62毫米机关枪,多枚多功能巡飞弹的坦克支援车,是59式坦克改进的重点方向。

本文由“国平军史”发布。


国平军史


我国59式坦克的“百变金刚”的称号,源自于59式坦克的多系列型号,从我国国产第一辆59式坦克的那一天起,至今已经历将近60个年头,59式坦克家族一共衍生了十多款型号,真可谓是枝繁叶茂,树大根深,这在世界武器名单大家族中也是很少见的。

由于历史原因,59式坦克集齐了前苏联、西方国家和本国所有先进科技于一身,是一款性能非常优异的中型坦克,它伴随着科技的进步而不断升级,为我国的国防事业肩任了将近一个甲子年的职责,如今也已到迟暮之年,就快要逐渐淡出历史舞台了。

拖拉机性能再好,也难免被大卡车取代。59式坦克作为一款50年代末服役的主战坦克,也难免会面临到如此窘境,不管从性能还是装备来看,59式坦克的制作工艺都已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状态,但终究不可能一直跟上战场的需要。经过60年的洗礼,相信它定会在今后的民用市场上更好的发挥它的余热。最后,让我们再为这群昔日的老战友--敬礼!


锅盖头军武


为什么叫百变金刚,这就是为什么https://m.toutiaoimg.cn/group/6633630732281446920/?iid=48537177882&app=news_article×tamp=1548122840&group_id=6633630732281446920

改装潜力?要不是因为没钱,谁愿意改这玩意?



萧水


主要就是因为基于59式主战坦克改装而来各种型号的装甲车辆种类繁多,能够完成多种作战任务。而即使到了今天,59式坦克依然有着不错的改装潜力,可以继续在未来发挥余热。

59式坦克本身是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研制出来的,技术水平放在现在已经严重落后,因此继续作为主战坦克和如今流行的第三代主战坦克对抗是比较吃亏的,但是由于底盘性能不错,所以可以通过搭载其他武器,提升作战效能,而且也可以基于其底盘进行深度改装工作,用于完成其他任务。 最常见的就是升级火力、观瞄设备等来提升战力了,比如我军中的59D坦克,就换装了94式105毫米炮,反坦克能力较之前有了巨大的提升。而在此前的珠海航展中,也展出了一款换装125毫米主炮的改进版59坦克,在火力上基本是达到了准第三代主战坦克的水平。
而59式坦克的底盘本身还是不错的,作为中型坦克的底盘,具有搭载能力强、通过性好、防护性强等优点,因此也很适合一些其他装备使用。比如坦克抢修车,一般都是使用坦克底盘改装而成。在比如我国的消防坦克,也是用59式坦克底盘改装,基本免疫大多数火场的威胁。在此前,也出现了基于59式坦克底盘的重型步兵战车、火力支援车等新式装备,其改进潜力依然很大。


战争之王


我的回答就是实话实说,有什么潜力,只不过就是当时装备的太多,数量庞大,报废了还有些接受不了损失 ,没办法还得往里搭钱,改来改去,就是充个数量,自己骗自己罢了,纵观和59同时代的坦克早没影了,老毛子现在的t72都落后啦,59是t54你就说怎么还能改,魔改就是说的好听点,装甲,动力,悬挂,通信,和当下的差了不知道多少代了,就相当手机里的大哥大,你怎么改也不成现在这样的智能机吧,改还不如造了,59当时的魔改说明我们当时落后,没有别的平台,这个是丢人的事,现在反变成吹牛b的了,还觉得很光荣的,哎,


善子75


59坦克为什么被称为“百变金刚”?因为59坦克的通用性比较强,可以根据需要改造成任何用途的种类,执行不同的任务。这主要是59继承苏制坦克的优点,加之59坦克研发时,中国的军工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