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的拐點何時能夠出現?


市場的拐點何時能夠出現?

A股三大指數今日大幅低開後,全天維持低位震盪態勢,最終滬指收盤下跌3.11%,收報2660.17點;深成指下跌4.52%,收報9691.53點;創業板指下跌4.60%,收報1827.05點。兩市合計成交6874億元,行業板塊全線下跌,北向資金今日淨流出71.56億元。從技術指標上,連續殺跌之後已經嚴重背離,而影響市場波動又是多因素的。市場的拐點何時能夠出現?

從整個態勢來看,A月的走勢是強於歐美及亞太地區市場的。世界是一個命運共同體,從這個角度來說,A股獨善其身顯然不符合現實,所以,市場的拐點或行成市場底,需要三方面共振才有結果:一是全球疫情的有效控制,二是美股企穩或全球股市出現好轉,三是A50指數的率先反彈。在沒有出現明顯的反轉信號之前,不主張左側交易。

光大證券認為,恐慌下半場,價值投資時機已到。美股這次恐慌與歷史上並無明顯區別,從崩盤邏輯看與2000年科網泡沫更相似,當年納斯達克指數第一輪恐慌之後進入長達7個月震盪期。目前美股三大指數對應PE均跌回2010年以來的中位水平以下,第一輪恐慌可能接近末期。在恐慌進入下半場後,長線資金現在可逐步進場,價值投資時機已到,短線資金仍應等待右側信號。

中信建投證券認為,未來經濟有望轉退為進,A股應該張開雙手擁抱“黃金坑”,對於當前的宏觀經濟形勢,中信建投證券宏觀經濟與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認為:從經濟數據看,2月的宏觀經濟數據反映了疫情對國內經濟的最大影響,隨著國內疫情消退和穩增長政策推進,未來經濟有望轉退為進。產業政策上,啟動新一輪基建有助於穩增長、穩就業,釋放國內經濟增長潛力,也有助於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其中最大的看點仍在“新基建”領域。

免責聲明:以上觀點僅為個人學習心得與筆記,有關信息均摘自主流媒體,據此操作,風險自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