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城繼續排“雷”心懷“野心”

“利潤”成為綠城業績發佈會上管理層、投資者提及頻率較多的關鍵詞之一。

雖然綠城利潤大幅增長,但是持續的資產減值,以及淨利潤率處於行業低位,仍令市場預期打折。3月23日,在港股“一片綠”的情況下,綠城股價也遭遇重挫,跌幅一度超過16%。

綠城中國董事會主席、執行董事、行政總裁張亞東表示,此前連續兩年的減值撥付,就是為了“排雷”,即解決歷史遺留問題,今年仍將繼續。同時,今年綠城最關注的,不是銷售額而是利潤。

绿城继续排“雷”心怀“野心”

3月23日,綠城召開2019年業績發佈會,披露當年的業績情況。

利潤大增,但淨利潤率處於行業低位

根據3月23日綠城財報披露,2019年取得營業收入615.93億元,同比增長2.1%;淨利潤39.35億元,同比增長65.7%;股東應占利潤24.8億元,同比同比增長147.3%。

分析來看,綠城淨利潤大幅增加背後一個的原因是,2018年基數太低,其中股東應占利潤比2017年大幅下降54.2%至10.03億元,如今增至24.8億元,也算是回到2017年水平。

同時,還有兩個指標變化明顯,一是分佔合營企業及聯營公司業績9.27億元,同比增加85%;二是若干資產的減值虧損計提與撥回為13.76億元,同比減少20.7%。這使得綠城的淨利潤大增65.7%至39.35億元。

但是相比615.93億元的收入,綠城39.35億元的淨利潤和24.8億元的股東應占利潤,還是少了點。財報顯示,2019年綠城的毛利率為25.4%,增加了2.6個百分點;淨利率為6.4%,增加了2.5個百分點,但是仍處於行業低位,這也令市場預期打折。

部分投資者在業績發佈會上連續追問業績問題,綠城中國董事會主席、執行董事、行政總裁張亞東回應稱:“去年就曾說過,今年我們的利潤不會很好,意思是不會像大家想象中的那麼好,但是在管理層預期的範圍中。而2018年減值撥備17.35億元、2019年13.76億元,都是為了解決老問題。”

為“排雷”而持續進行減值撥備,拖累淨利潤率

那麼,綠城究竟是為了解決哪些老問題?綠城中國執行董事、執行總裁周連營表示,2017年前拿的項目,由於限價政策影響,導致項目效益出現問題,同時還有歷史上積累下的一些資產,諸如持有物業,也在按照會計準則進行減值處理。

事實上,綠城連續兩年主動進行資產減值計提與撥備處理,這也使得當期淨利潤明顯減少,拖累了淨利潤率。財報顯示,2018年綠城若干資產的減值虧損計提與撥回為17.35億元、2019年是13.76億元。

張亞東也表示,“在2018年業績會上,有人問我,‘最痛苦的是什麼’,我說,‘是改變不了過去’。綠城在2017年之前拿的地,2017年後開始限價,限價下,微虧的項目,會變成鉅虧,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為了解決歷史遺留問題才進行的減值撥備。”

按照計劃,今年綠城將通過減值撥備繼續排“雷”,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大部分問題已經得到解決,一小部分問題正在解決,新出現的問題幾乎沒有。”張亞東如是說。

對於一個企業來說,計提與撥備是對經營中可能已經構成的風險和損失作出準備,估計投資出現虧損時所預留的準備資金。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計提與撥備是財務管理審慎性的體現,尤其面對當前比較嚴厲的房價管控,都會影響庫存的估值。

在業內人士看來,綠城未來利潤的增長,取決於規模增長的同時,大規模的資產減值以及存量低毛利率項目的去化何時結束。

提升淨利潤成重中之重,項目群模式提質增效

對於綠城來說,目前提升淨利潤水平成為主要任務。“我們能做的是最大限度的降成本、提效益,因此我們今年最關注的不是銷售額而是利潤。”張亞東表示,今年最重要的工作是聚焦利潤,但是他也坦言,2016、2017年拿的地,大的基本面已經確定,只能最大限度的降成本,有限程度提升利潤指標。

為了降低銷售成本,綠城擴大標準化體系,極大保障項目推進速度與效率;強化戰略集採,成本管控成效顯著。財報顯示,2019年,綠城的銷售成本微降1.3%。

據介紹,2019年,綠城還推進共贏機制,優化管控模式,房地產開發業務人均效能得以提升,費率較2018年下降22.1%,銷售開支費率較2018年下降17.8% ;非房產開發業務費率較2018年下降22.1%,開支費用率較2018年下降18%。

張亞東表示,去年,綠城進行項目群管控,從180在建項目中拿出133個,形成24個項目群管控模式,使得人均在建面積同比提升25%。同時,營銷條線和其他條線打通,讓一個項目群班子管理若干個項目,現在來看很有必要,而且有成效,“通過項目群管控,人均銷售金額提升至8430萬元,較2018年增長34%。”

張亞東還表示,今年將徹底更大範圍落地項目群管控模式。

2025年銷售目標5000億,聚焦重資產、代建和“綠城+”

雖然張亞東說,今年最關注的不是銷售額而是利潤。但是從綠城一系列瘋狂拿地的舉動來說,對於規模的野心顯露無疑。克而瑞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1-2月份,綠城新增土地價值312.8億元、貨值585.6億元,位居TOP100房企首位。從另一層面來說,加速拿地也為綠城未來營收、利潤增長奠定基礎。

財報顯示,2019年,綠城中國取得總合同銷售2018億元,較上年增長29%;新增54個項目,總建築面積約1236萬平方米,總土地成本691億元,其中綠城中國支付的為523億元,預計可售貨值為2057億元。

2020年,綠城銷售目標是2500億元,同比增長24%;新增貨值逾2500億元,權益投資金額不低於600億元。

張亞東表示,綠城有3600億元貨值,如果按照2019年68%的去化率計算,能夠實現2020年2500億元的銷售目標。此外,今年1、2月份,綠城新增土地儲備貨值已經近600億元,如果按照全年新增土地貨值2500億元、40%的轉化率計算,大概會貢獻600億元銷售額。因此,綠城大概率會實現2500億元目標。

此外,在發佈會上,張亞東透露,到2025年,綠城的銷售目標是5000億元,“綠城正在制定五年發展規劃,預計到2025重資產板塊銷售目標達到3500億元,輕資產板塊是1500億元。”

張亞東表示,預計五年發展規劃將在下半年推出,初步提出一些方向性、指標性的內容,在產業上聚焦重資產、輕資產和“綠城+”三大板塊,其中輕資產是綠城代建業務,“綠城+”指的是重資產、輕資產上游與下游的產業,上游以綠城住宅科技集團為主,下游以提升服務內涵的綠城理想生活集團為主,以這兩個集團為主構成“綠城+”板塊。

張亞東具體介紹,在重資產板塊,到2025年底,目標是超過3500億元,保持15%的增速,“按照目前綠城重資產的增速,2020年末,能達到1800億元,2023年末就能夠達到3500億元,但是我們希望壓低這個板塊的速度,降低資本依賴程度,來提升其他板塊速度。”

此外,張亞東還表示,綠城代建方面,希望能夠保持17%的年增長速度,這是保底的增速,到2025年底銷售規模達到1500億元。在綠城生活服務平臺方面,希望在資本市場會成為獨立的平臺,為綠城集團做貢獻。

新京報記者 段文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