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馳援武漢許小敏:在武漢50多天,每個醫護人員都瘦了

正月初一,寧波首批13名醫護人員緊急馳援武漢,在武漢市第四醫院奮戰了57天,直至送走最後一位患者。緊隨著,大年初三,寧波6位重症護理組醫護人員也前往武漢,在武漢市肺科醫院ICU病房裡幫助患者日夜與死神搏鬥。

3月22日,這19位白衣戰士和浙江醫療隊的其他成員一起凱旋。作為最早深入武漢的兩批醫務人員,在這50多天裡他們到底經歷了什麼?3月21日,記者電話採訪了這兩支隊伍的臨時黨支部書記、中國科學院大學寧波華美醫院(寧波市第二醫院)院感科副科長許小敏。

宁波驰援武汉许小敏:在武汉50多天,每个医护人员都瘦了

剛到武漢時被嚇了一跳

正月初一那天,許小敏和12位戰友到了武漢,當時正是武漢疫情最嚴重的時候。“我們剛到的時候,發現武漢同行的工作條件很艱苦,防護用品緊缺。當時因為核酸檢測條件跟不上,床位也沒有現在這麼多,發熱門診排長隊,住院病房是人等床,發熱門診一個醫生一天要看100多號病人。”許小敏說,當時武漢市第四醫院已經有醫務人員被感染,醫院後勤及臨床科室都面臨人手不足的情況,浙江醫療隊接管了兩個病區。

沒想到接管病區的第二天,整個團隊就被嚇了一大跳。原來頭一天向大家交接病區情況的武漢醫生被確診新冠肺炎,雖然在工作中大家都全程戴著口罩,但和確診患者密切接觸,必須隔離。

於是,與這位武漢醫生近距離接觸的幾位醫護人員接受了隔離觀察。就這樣,大家提心吊膽了好一陣,所幸這些隔離的隊員都沒有發熱等症狀,核酸檢測後也沒有感染,經過一段時間的醫學觀察後重新投入戰鬥。許小敏說,自此以後,隊員們嚴守了一個規矩,吃飯的時候一個房間裡不能超過3個人,而且每個人相隔的距離一定要超過1.5米。

揹著40斤重藥水桶消毒

在疫情最嚴酷的階段,武漢的防護物資和醫院硬件條件很多都跟不上,這讓包括許小敏在內的院感組成員都十分頭痛。

“剛到武漢的時候,醫院的防護物資都是各方捐助來的,品牌和款式五花八門。每天領來的防護服都是一個型號的,胖的人穿上緊繃著,瘦的人穿上又打晃晃。”許小敏說,很多病房都不是正規的感染病房,缺乏基礎的空氣消毒設備。因此,剛到武漢的那段時間,他和同事每天揹著40斤重的消毒桶手動給病房消毒,浙江醫療隊接管的病區增加到3個以後,三層樓的病房一次要用掉兩桶半消毒水,整個消毒一次要一個半小時,每次脫下防護服都是渾身大汗淋漓。

“日夜倒班的醫生護士們更辛苦,半個月下來,很多人臉上都有了壓瘡、破口,工作強度大、壓力大,偏偏晚上還睡不著,有隊員吃兩三片安眠藥才能入睡。”許小敏說,由於浙江醫療隊接管的是重症病區,收治了不少老人,有的老人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都靠醫護人員幫忙處理。

和首批13名醫務人員同屬一個隊的,還有正月初三出發的6位寧波重症護理組的護士,在武漢市肺科醫院ICU病房工作。那裡收治的都是最重的新冠肺炎患者,10位患者有7位上著ECMO。到了武漢以後,作為臨時黨支部書記,許小敏也會經常瞭解這6位隊員的情況。“他們每天和死神搶奪生命,不論是體力還是精神都承受著巨大的壓力。”正是大家的守望相助,幫助彼此度過了最難熬的日子。

武漢市民的熱情暖人心

“轉機出現在2月中下旬,從那個時候起,浙江醫療隊接管的3個病區陸續有床位空出來了,以前是人等床,漸漸地變成了床等人。”許小敏說,眼看著住院患者越來越少,大家臉上的笑容也多了起來。直到幾天前,大家得到了醫院可以關樓休艙的消息。

離開武漢前,許小敏和同事們都去稱了稱體重,不出意外,每一個人都瘦了。“我瘦了七八斤吧,最多的瘦了十幾斤,我出發時穿出來的褲子,現在不繫皮帶都會往下掉了。”出來一個多月了,大家難免會想家,許小敏家裡也有不少牽掛,去年11月他的老父親確診肺部腫瘤,他出發前父親正在做化療。之前每次化療都由許小敏陪護,到武漢以後,妻子和兒子接過了照顧老人的任務。

“每個人都有這樣那樣的困難,都是家裡的頂樑柱。”許小敏說,他是院感專業的,又經歷過SARS和禽流感等傳染病的防控工作,在需要的時候必須挺身而出。

在記者採訪的時候,聽到有人敲門,原來是醫護人員住宿酒店旁邊社區的居民自發送來武漢伴手禮,鴨脖子、熱乾麵,都是最地道的武漢特產,每位隊員都有。“還沒離開,已經收穫了滿滿的感動。”許小敏說,他們住的酒店還給隊員每人送了一個鋼筆禮盒。

“要向武漢的同行和市民致敬,他們付出更多。”許小敏說,天氣轉暖,武漢的櫻花開了,這50多天難忘的經歷,也會讓所有隊員一生銘記。

寧波晚報記者孫美星通訊員鄭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