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后期的三股势力,清军实力最弱,他们是如何平定中原的?

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并非是传统的汉人王朝,而是由满族建立的政权,他们早期生活在辽东地区,过着渔猎耕种的生活,整体的文明相对落后,发展起来的时间也有些晚,在明朝中后期,女真开始兴起,后来努尔哈赤统一各部,建立了著名的后金,这也是清朝的前身。

明朝后期的三股势力,清军实力最弱,他们是如何平定中原的?

可一开始的清朝不仅很难被称为是一个国家,更是不具备问鼎中原的能力,他们在辽东发展自己的地盘,很难突破山海关等地,一直到崇祯继位,皇太极才第一次打到北京城下,可如果不是后来吴三桂主动献城投降,他们还是不能顺利入关。

明朝后期势力分布

在明朝后期势力分布,有三支力量是最强的,其中一个就是明朝政府,它们依旧是当时力量最强的;其次以李自成等人为主的起义军,这些人主要都是各地的流民,由于灾情选择了造反,他们长期与明朝政府军交战,李自成也终于成了气候,在陕西等地割据,与明朝政府分庭抗礼。

明朝后期的三股势力,清军实力最弱,他们是如何平定中原的?

最后就是满族势力,当时满清的势力与这两股势力相比,没有太大的优势,可他们还是笑到最后。

他们到底是如何平定中原的呢?

发展火器

最初的满清军队还是以骑兵为主,可他们在辽东接受了不少的火器,在与明军的战斗中,他们意识到了火器的重要性,就开始大力发展火器,通过海运等很多的途径,让自己的军队装备越来越先进。

八旗军除了作战悍勇,骑射技术高超,他们对于火器的运用也是相当到位,各类火枪,火炮这类的轻重武器,能在战场上有着极大的优势,李自成等人的军队与他们相比,在装备上就差了不少,缺乏足够多的火力优势。

明朝后期的三股势力,清军实力最弱,他们是如何平定中原的?

更难得的是,清朝的统治者对于火器也是非常重视,从皇太极等人,一直到康熙时期,他们都在国内外不断挖掘各类的人才,为他们打造众多的火器。后来人们对于清军的印象,还是停留在原本错误的观念中,认为他们就是靠着弓马枪械,在冷兵器的时代,这些军队的装备是有优势的,可到了明末,这类的装备就没有优势,火器先进的军队,就能在战场上有着更多胜算。

注重人才

清朝在发展的时候,非常注重吸纳各族的人才,比如像很多汉人,都在他们的麾下有着极大的作用,范文程,洪承畴这些人,都为清朝打天下立下了极大的功劳。而清朝在入关的时候,更是非常倚重汉人,比如以吴三桂这些人为主,他们手下的汉人军队,都是战场上的主力,在对付明朝军队与农民军的时候,这些汉人军队熟悉情况,也容易征服各个地方。

明朝后期的三股势力,清军实力最弱,他们是如何平定中原的?

靠着这帮汉人军队,他们才能顺利占据整个天下。而八旗军队的下滑更加严重,原本的人数就比较少,入关之后,他们的战力更加低迷,到了康熙年间,皇帝都发现皇帝已经没有什么八旗军队可以用了,他们就依赖绿营的汉军主力,清朝的军事重心还是汉人军队,从早期一直到晚期,汉人军队对于清朝政权的作用都是非常大的。

满人最大的缺陷,就是人数较少,也没有足够多的资源,要想征服统治这么大的国家,就必须要依靠着更多的力量,比如汉人,还有其他族人的力量。清朝前期还是非常开放的,为了能取得政权,用了不少的人才,可后来他们就没有这么多顾及了,变得越来越保守,也很难再吸纳其他民族的人才。

明朝内乱

清朝也把握住好的时机,他们没有真正灭掉明朝,而是捡了一个便宜,当时的明朝内部缺乏稳定性,流民引发的暴乱不断出现,这也给国家带来了极大的损失,虽然国家集中大部分的资源放在了辽东,可还是没办法集中全国的精力,他们还要忙于平息内地的叛乱,对辽东的策略也就不断改变,时而打时而和。

明朝后期的三股势力,清军实力最弱,他们是如何平定中原的?

女真就有了喘息的空间,他们可以一边先解除背后朝鲜的威胁,另外一边解决与蒙古的问题,处在辽东这样狭小的地方,四面都是敌人,正面还要对抗强大的明朝,如果明朝要是集中全国的力量,他们确实很难应对,可明朝自身的问题就比较多,国内的问题实在太多了,他们必须要分出很多精力去应对国内的事情,没办法投入到辽东的战场上。赶上这么一个时候,也不得不说女真到了将要兴起的阶段。

物资充裕

明朝给了他们太多的机会,而明朝一开始对于辽东问题不够重视,这就让女真能渐渐发展起来,他们征服朝鲜,联合了蒙古,还从明朝获取了大量的物资,通过战争的方式,让自己的国家频繁得到物资的补给,从而能在辽东这样的地方崛起,在历史上很少有从辽东起家的政权可以统一全国的。

明朝后期的三股势力,清军实力最弱,他们是如何平定中原的?

有足够的物资补给,就具备了成功的要素,清朝积极学习汉文化,弥补自己的不足,还不断吸取各方的力量,他们的成功也必然的,不过要是没有明朝的内乱,他们还真就很难入关,在两国的长期对峙中,清军在野战中有着很大的优势,却被明朝的城防给困住,一直都很难突破对方的关宁防线。


即便是皇太极曾经带兵打到过北京,他也没办法长期逗留,自己一次性能带的人是比较少的,也无法持久作战,因此明朝还是可以靠着自己的国力,耗死清朝,可崇祯的一系列操作,让明朝原本还可以支撑的局面瞬间崩溃,大明从内部被瓦解,而明朝的延续政权,也做得不够到位,可以说清朝统一天下是要好好谢谢崇祯皇帝,他的很多糟糕作为,都大大影响了国家的进程。除了各种盲目政策导致国家灭亡之外,他自己决定要殉国,却没有想过国家后面该怎么办,他没有指定一个继承人,这就导致明朝彻底瓦解。

明朝后期的三股势力,清军实力最弱,他们是如何平定中原的?

之后的南明政权,虽然丢失了北京,陕西等地,可论国土兵员都是有着极大的优势,但在清军面前也是节节败退,说到底还是国家一直处在内斗中。南明政权有很多王爷被拥立,没有谁是真正的正统太子,因此内斗不断,唯一的精力都用到了这上面,自然就很难有什么凝聚力,与南宋面临的情况是比较相似的,可不一样的是,南宋一直都能形成一个稳定的政权,国内没有过多的继承人之争,而南明的皇子太多,可以继位的人也太多了,这么多人都去竞争一个位置,没有几个人是真心要对付清军,甚至还有一些人与清军合作,朝中党争还更加频繁,南明的军队没有太强的战力,也没有什么抵抗的意志。

明朝后期的三股势力,清军实力最弱,他们是如何平定中原的?

他们的衰亡是无法避免的事情,清军入关之后,各个地方都是分开抵抗,没有一个统一的指挥,虽然他们面对的敌人比较多,但这些敌人各自为战,自然就没办法给兵锋正盛的清军带来什么麻烦了。李自成的军队内部矛盾重重,派系林立,他们也没有足够强的凝聚力,因此清朝就抓住了这些机会,顺利消灭了诸多的敌人。满清内部也不是没有问题,早期他们也是处在相对原始的部落联盟中,很多事情都需要手下的旗主们一起商量,可他们原本处在弱势的地位,为了要对抗外部的强敌,就必须要联合起来,否则他们的国家很难在辽东立足,正是外部的压力,让满清能把内部矛盾压住,这也让他们有了极强的凝聚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