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重文輕武,其實是對五代十國弊端的一場矯枉過正

宋朝的重文輕武,其實是對五代十國弊端的一場矯枉過正!

宋朝的重文輕武,其實是對五代十國弊端的一場矯枉過正

宋朝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朝代,有著富宋之稱,可以說是一個文化和經濟都很強大的朝代,但尷尬的是宋朝的對外戰爭卻是勝少敗多,可以說空有強大的經濟,卻沒有強大的武力。

宋朝為什麼會這樣呢?

是因為重文輕武!

而說起重文輕武,很多人認為就是宋太祖趙匡胤的責任,是他一手導致了宋朝重文輕武,並且積弱了三百年,那麼到底怎麼回事呢,今天宋安之來說說。

其實很多事情,並非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有著一個積累的過程,到了一定程度以後就會爆發,或者就會發生本質改變。

宋朝的重文輕武,也可以理解為之前長期重武賤文之下的一個質變,而趙匡胤是這個質變過程中的關鍵人物之一。

眾所周知宋朝建立以後,結束了五代十國大亂世,而五代十國是什麼樣的亂世呢?

宋朝的重文輕武,其實是對五代十國弊端的一場矯枉過正

是一個重武賤文的亂世,各路軍閥是你方唱罷我登場,打贏了稱王稱帝,打輸了則是使一地生靈塗地,紛紛擾擾幾十年,老百姓是苦不堪言。

在當時環境下,武將可以說是最有潛力的職業,因為很多武將都是當著當著,隊伍壯大了,自己就來當皇帝了。像宋太祖趙匡胤就是以武將身份,來了一出陳橋兵變黃袍加身,來取後周而建立宋朝。

正因為如此,宋太祖趙匡胤在開國以後,曾經問道趙普,為什麼之前皇帝經常是換來換去,天下不得安寧呢?

趙普是個聰明人,馬上為趙匡胤出了三策,簡而言之就是剝奪武將的兵權,收回地方的經濟等大權,以文臣壓制武將。

自此宋朝就開始了重文輕武,沒辦法之前重武賤文太狠了,所以這麼長時間積累下來,就出現了一個質變,成為了重文輕武。

當然這個質變並不是很好,屬於是矯枉過正,並沒有解決之前的問題,而是走上了另一條錯誤的道路。

宋朝的重文輕武,其實是對五代十國弊端的一場矯枉過正

說完這個質變過程,再來說說為何說趙匡胤是關鍵人物之一,而不是關鍵人物呢?

因為趙匡胤只是開了一個頭,真正的完成重文輕武的宋太宗趙光義及其後面皇帝。

畢竟趙匡胤是武將出身,在軍中多年,知道實際情況,所以雖然重文輕武,但是還有一定限度,給予武將一定的自主性,不然武將不能隨機應變,自然是不利於戰事。

到了宋太宗趙光義時期,這位趙二皇帝是文臣出身,根本不懂軍中實際情況,或者說就算懂,也依舊要進一步限制武將的權力,因為他要坐穩皇位,牢牢掌握大權。

所以宋太宗趙光義時代,不只是重文輕武嚴重,更是鬧出不少笑話,比如說不考慮什麼實際情況,賜將領陣圖來禦敵什麼的。

而宋太宗之後的皇帝,自然繼續加深和鞏固重文輕武這一政策。

所以說宋太祖趙匡胤只是開了一個頭,這個重文輕武政策的徹底實施,是之後幾代皇帝,尤其是宋太宗時代,才完成的,因此說趙匡胤是關鍵人物之一,並非是他一個人的問題。

宋朝的重文輕武,其實是對五代十國弊端的一場矯枉過正

謝謝觀看宋安之獨家原創,有不同看法歡迎評論出來和諧交流,覺得寫的還可以就點個關注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