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吃湯圓還是餃子?南南南方人告訴你,我們吃它…


冬至吃湯圓還是餃子?南南南方人告訴你,我們吃它…


“冬至”(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

冬至,又稱冬節、亞歲、長至節等,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冬至是時年八節之一,古時民間有在“八節”拜神祭祖的習俗。冬至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所以古人稱冬至為“亞歲”或“小年”。

在我國南方沿海部分地區習慣在冬至吃湯圓以及延續冬至祭祖的傳統習俗。在我國北方一些地區,每年冬至日,有吃餃子的習俗——百度百科

節日一到,冬至話題便頂到了熱搜榜前,網友們紛紛熱議起冬至應該吃些什麼?

冬至吃湯圓還是餃子?南南南方人告訴你,我們吃它…

有網友曬圖表示

冬至吃湯圓還是餃子?南南南方人告訴你,我們吃它…

這是什麼?

還有網友列舉了各種小吃。

冬至吃湯圓還是餃子?南南南方人告訴你,我們吃它…

南瓜粥亂入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的冬至小吃,眼尖的小編瞅見了家鄉的——落水包!!

冬至吃湯圓還是餃子?南南南方人告訴你,我們吃它…

南方小部分地區的落水包前來參賽!

冬至吃湯圓還是餃子?南南南方人告訴你,我們吃它…

落水包!!!

是的沒錯,它的名字就叫‘落水包’!往上追溯,什麼時候開始冬至吃‘落水包’呢,呃呃,已經查不到,家鄉的老人們也表示記不清楚。

每到冬至,我們附近的鄉鎮,家家戶戶都會做這一款冬至小吃——落水包。

小編的童年也幾乎都是它陪伴度過的,每到節日,粽子、餃子、湯圓等各種風味小吃各顯身手,但是隻有‘落水包’深得我心。


冬至吃湯圓還是餃子?南南南方人告訴你,我們吃它…


下面上圖:

冬至吃湯圓還是餃子?南南南方人告訴你,我們吃它…

蒸熟的落水包

不知道有沒有恰過的小夥伴呢?恰過的可以跟小編握爪!

關於它的來歷:

落水包是博白的一種非常有名的美食。每年冬至一到,和北方年夜飯餃子唱主角一樣,家家戶戶都自己做落水包吃著過節。外面天寒地凍,家裡煮著熱騰騰的落水包,一家人圍著暖爐吃喝團聚,盡享落水包的製作過程天倫之樂。所以我們說:冬至大過年。


這裡將介紹一下落水包的製作過程:

選用細糯米,浸泡後撈起,瀝乾水碾成粉。

準備餡料:

魚肉

冬至吃湯圓還是餃子?南南南方人告訴你,我們吃它…

剁碎的魚肉

魚肉用絞肉機絞成糊狀,若沒有絞肉機可人工持刀剁剁剁剁!數量根據需求買,比如五斤糯米粉,可購買兩斤左右的魚肉。

豬肉

冬至吃湯圓還是餃子?南南南方人告訴你,我們吃它…

豬肉處理方式同上

蔥、蒜

冬至吃湯圓還是餃子?南南南方人告訴你,我們吃它…

根據需求準備

冬至吃湯圓還是餃子?南南南方人告訴你,我們吃它…

蔥蒜剁碎

PS:喜歡吃油豆腐的,還可以多加一味菜,準備方式同上。

生菜片

冬至吃湯圓還是餃子?南南南方人告訴你,我們吃它…

未處理的生菜片

需採用日曬或水煮方式使得生菜變得柔軟有韌性,水煮時控制好火候,入沸騰的開水後約莫一分鐘可起鍋。

處理完畢的生菜晾乾備用。

備菜準備好了,下一步處理糯米粉。

冬至吃湯圓還是餃子?南南南方人告訴你,我們吃它…

第一步用開水把糯米粉攪拌做成塊狀,放進開水煮熟,取出與生粉揉,直到把糯米粉揉成不粘手的糯米糰,整個過程時間大約十來分鐘。

冬至吃湯圓還是餃子?南南南方人告訴你,我們吃它…

旁邊的大團子便是

第二步,把餡和生菜葉端過來,洗乾淨手就可以動手做啦!

接下來就跟做麵包一樣,掐一塊小糰子,將其揉開,揉成碗狀,盛放餡料,再用處理好的生菜葉子包裹住,放到蒸籠。

冬至吃湯圓還是餃子?南南南方人告訴你,我們吃它…

已經做好的糰子,等待菜葉包裹

放進蒸籠中火燒開,二十分鐘左右就可以出鍋啦!注意不要開太猛的火哦,容易蒸融了!

成品如下:

冬至吃湯圓還是餃子?南南南方人告訴你,我們吃它…

不知道有沒有小夥伴吃過這種冬至特色小吃呢,小編外出求學多年,唸了許久,今年終於可以飽餐一頓啦!

結尾送一首白居易的:

《邯鄲冬至夜思家》

邯鄲驛裡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希望在遠方奮鬥的小夥伴,那怕一個人,也能過一個快樂的冬至!


冬至吃湯圓還是餃子?南南南方人告訴你,我們吃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