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吃完餃子,聊聊嫂子


冬至,吃完餃子,聊聊嫂子

剛吃了碗餃子。

豬肉大蔥餡,20個,湯餃。一口氣連湯帶水吃完,然後迅速癱坐在沙發上,猶如獲得了生命的大和諧。隨之感嘆:

好吃不過餃子啊!

隨即,它的下半句閃現在了我的腦子裡。

是“舒服不如倒著”嗎?不,是“好玩不過嫂子”。

雖然冬至吃不吃餃子和之後凍不凍耳朵沒有啥關係,但是好吃不過餃子是真的。

試想僅僅在幾十年前,白麵和豬肉都還是稀罕物的時代,在這麼個煮白菜滴香油就能伺候姑奶奶的地方,餃子應該是關於美食的最終幻想了。

所以好吃不過餃子,為什麼要把嫂子扯進來呢?

其實開嫂子玩笑的俗語還有挺多,除了北方的“好吃不過餃子,好玩不過嫂子”之外,南方有“哪根田坎不長草,哪個兄弟不愛嫂”,西北有“嫂子的溝蛋子(屁股蛋子),兄弟的一半子”。

不管東南西北,開嫂子玩笑,可以說是一種普遍的現象了。

那麼這是為什麼呢?

農耕時期,生產生活的都是以家庭為基本單位進行的,父母和多個孩子自然會生活在一起。子女結婚之後,這樣的家庭會逐漸分開,我們稱之為“分家”。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分家肯定是在長子成婚之後。

換句話說,長子是在自己兄弟跟前兒結的婚。小叔子要和嫂子在一起生活相當長一段時間。

哥哥已經娶妻,與其年齡相差無幾的弟弟大概率也已經進入了青春期。這時候面對一個天天生活在一起,又與自己沒有血緣關係的女性,很難不產生一些奇怪的想法。

你懂的。

如果只是想法也就罷了,實際中,弟弟和嫂子發生關係,在某些文化和地區裡,甚至是正常的。例如費孝通在《生育制度》裡提到過舊時滿族的習俗:

滿族人中,在同一間房裡可以睡著很多人。粗看來好像家庭在區位上並不形成一個團體。同一炕上睡著祖父,祖母,伯父,伯母,叔父,叔母,以及哥哥,嫂嫂,侄子,侄女等。可是詳細一察,他們每個人的地位並不是隨意安排的。各有各的位置,各對夫婦和兒女,也就是家庭,緊靠在一起。譬如有弟兄兩人都娶了親,生了孩子的,他們的鋪位是這樣,第一是哥哥,挨近他是嫂嫂和她的兒女;輪下來是弟弟,下面才是弟媳。在他們的風俗中,哥哥和弟媳間禁止發生性的關係,但是弟弟和嫂嫂之間若發生關係並不視為犯禁的。

既然弟弟和嫂嫂之間發生關係是正常的,那麼對於弟弟來說,嫂嫂就是自己潛在的伴侶。既然如此,開開玩笑當然不是什麼事了。

農耕時代女性地位極低,女性常常被視作一種“財產”,直至現在還有“攢錢娶媳婦”一說。在傳統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中,父母是子女婚姻的決定者,也是兒子娶媳婦的實際出資者。

這樣的模式下,作為出資者的父母,最終的目的是延續香火。即如下的過程:

父母出資 → 兒子娶妻 → 生下孫輩 → 延續香火

如果兒子娶妻之後出現了問題,沒有生下孫輩,對於父母而言,自己的出資就打了水漂了。但是還有解決方案:既然大兒子無法和大兒媳生出孩子,那麼讓大兒子的弟弟們試試呢?

反正生出來的孩子都是自己的親孫子。

如果哥哥去世,那麼弟弟就自然可以和嫂子在一起了。這就是俗話所說:

兄死叔就嫂,姐死妹填房。

這在社會學上被稱作“收繼婚”。

收繼婚是指寡居的婦人由其亡夫的親屬收娶為妻的婚姻制度,其一直是蒙古族的傳統婚俗。官方記錄往往比較隱晦。但在民間通俗的元雜劇保留了點星痕跡,從中可以看出在元代漢人收繼婚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收繼者之間是兄弟關係,二是被收繼的對象必須是寡居的狀態,三是對於寡居婦人立節守志的不收繼。

我在找文獻的時候,還真發現了一篇文章講這樣的事,並且被當做正面典型進行宣傳:


冬至,吃完餃子,聊聊嫂子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兄弟共妻。從邏輯上來講,從古老的群婚制度到如今的一夫一妻制度之間,應該長期存在著一夫多妻和一妻多夫等等婚姻制度。

雖然聽起來不可思議,但兄弟共妻的事情至少截止2011年還肯定存在著。因為我在2011年親眼看見了這樣刺激的 three some 家庭。

那是在遙遠的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地區康馬縣嘎拉鄉。大概在地圖上的這個位置:


冬至,吃完餃子,聊聊嫂子

在當地風俗裡,兩兄弟(甚至三兄弟)可以共同娶一位妻子,不管孩子生物學上的父親是誰,生下的孩子把兩兄弟的哥哥叫爸爸,弟弟叫叔叔。


冬至,吃完餃子,聊聊嫂子

但是政府只給其中一個丈夫髮結婚證。


冬至,吃完餃子,聊聊嫂子

因此,開嫂嫂玩笑,雖然看起來比較低俗,有違倫理綱常,但實際上有著文化、歷史上的合理性。

叔嫂關係本身的曖昧微妙,加之收繼婚、兄弟共妻等風俗的確實存在,使得嫂子和小叔子之間並非君臣、父子、夫妻那般從屬確定。

可能正因如此,遵循禮教的中國文化中,早就給叔嫂關係開了個口子:

《孟子·離婁上》上的一段話:

淳于髡曰:“男女授受不親,禮與?”

孟子曰:“禮也。”

曰:“嫂溺,則援之以手乎?”

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親,禮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權也。”

孟子說了!男女授受不親,但是嫂子的手,可以摸!


參考文獻:

費孝通.鄉土中國生育制度[M].北京大學出版社:北京,1998:178.

張斯秦, 金小橋. 割肝救嫂 大愛寫就叔嫂情[J]. 鄉鎮論壇, 2006(12):32-33.

康保成. 元雜劇呼妻為“大嫂”與兄弟共妻古俗[J]. 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1997(06):23-30.

切吉卓瑪. 藏族傳統婚姻文化研究[D]. 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2012.

楊秋蓉. 以元雜劇為例談談元代漢人收繼婚俗[J]. 北方文學:下, 2015(3):143-14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