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驅寒問暖的餃子

大家好,小編今天又來給大家繼續介紹冬至了,上一篇小編給大家介紹了冬至的一部分信息,今天小編將會給大家帶來冬至南北方吃什麼?為什麼吃?希望大家喜歡!

上一次小編就給大家說過,冬至,作為24節氣中最早被確定的一個,有著特殊的含意。根據歷史記載,古人認為自冬至開始,天地陽氣開始興作漸強,代表下一個循環開始,是大吉之日。今天我就來說說冬至那些你可能忽略了的事兒。

冬至——驅寒問暖的餃子

冬至——驅寒問暖的餃子

在北方,冬至的到來,每個人都知道吃餃子,但是為什麼吃餃子,吃什麼餡的餃子比較好?相信大家還是忽略了這個問題的。小編先給大家說一下餡料的選擇的寓意。

最常見的韭菜餡預示著久財之意。最為常見的白菜肉餡即百財之意。冬至吃餃子的由來源於,河南名醫張仲景因記掛窮鄉親們,冬至那天,在南陽東關空地上搭起醫棚,向窮人舍“祛寒嬌耳湯”(“嬌耳”即現在的餃子),使人吃了以後只覺渾身溫暖,兩耳發熱。所以冬至吃餃子習俗延續至今。冬至餃子陷裡的香菇最有養生功效,將其包進餃子餡裡寓意著鼓財之意,鼓即高起,凸出,香菇的形狀如同向上的箭頭,飽鼓之意,謂之鼓財。最後還有最近興起的酸菜餡,據說有算財之意。而芹菜餡則為勤財之意,勤即經常,頻繁的源源不斷,謂之勤財。

冬至——驅寒問暖的餃子

以上呢,便是小編所知道的餡料的寓意了,其他的小編暫時未能瞭解到,還請大家多多包涵。下面小編接著說冬至吃餃子的由來。

每年農曆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諺雲:“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這種習俗,是因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

《傷寒雜病論》大家應該都知道是醫聖張仲景所著,這本書集醫家之大成,被歷代醫者奉為經典。張仲景層說過:“進則救世,退則救民;不能為良相,亦當為良醫。“東漢時他曾任長沙太守,訪病施藥,大堂行醫。後毅然辭官回鄉,為鄉鄰治病。其返鄉之時,正是冬季。

他看到白河兩岸鄉親面黃肌瘦,飢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凍爛了。便讓其弟子在南陽東關搭起醫棚,支起大鍋,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嬌耳湯”醫治凍瘡。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在鍋裡熬煮,然後將羊肉、藥物撈出來切碎,用麵包成耳朵樣的“嬌耳”,煮熟後,分給來求藥的人每人兩隻“嬌耳”,一大碗肉湯。

人們吃了“嬌耳”,喝了“祛寒湯”,渾身暖和,兩耳發熱,凍傷的耳朵都治好了。後人學著“嬌耳”的樣子,包成食物,也叫“餃子”或“扁食”。

冬至吃餃子,是不忘“醫聖”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至今南陽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

冬至——驅寒問暖的餃子

說完冬至吃餃子的由來,小編在給大家說一下吃餃子的好處:

1、從烹飪科學的角度看,蒸煮餃子以水(汽)為介質的烹飪方式,溫度只在100左右,即可致熟食物又可消毒殺菌,避免了燒烤炸條件下生成苯並芘等強致癌物,保證了食品安全。而且,食物的營養成分在蒸煮過程中也不至於因過氧化或水解而損失。

2、從膳食結構角度看,餃子的餡料都包在麵皮中,可以做到穀類與菜果、肉類的適宜組合,使主副食搭配合理,營養豐富並酸鹼平衡,膳食寶塔形結構。

3、從營養角度看,餃子以水(汽)為傳熱介質經蒸煮而熟,可以使食品中澱粉類多糖充分裂解,利於人體吸收。

4、合於中國人的腸胃於飲食習慣。符合“食飲有節”、“謹和五味”、“和於術數”的養生之道。

冬至——驅寒問暖的餃子

最後呢,小編給大家推薦一下冬至的餃子餡,羊肉餡的餃子。理由是羊肉性溫熱,冬至吃可起到溫陽作用,幫助機體驅寒,還有溫養臟腑的作用。的確,在大冬天應適當多吃些溫熱性的食物,如韭菜、大蔥、牛羊肉等動物類食物,有助於溫陽保暖,利於養生。不過,若本身就有“上火”的情況,則不宜過度食用溫熱食物。

本週六呢也就是12月22日便是冬至了,希望到那天大家都能手裡端著一碗熱騰騰的餃子,與自己的親朋好友一起過這個特殊的日子,讓接下來的冬天不會那麼寒冷。

下一篇小編將會給大家帶來南方冬至的習俗,想了解一下的可以關注小編的最新動態,小編在此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