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小伙生产疫情横幅,一人坚守工厂,20天发出2000多条横幅


嘉兴小伙生产疫情横幅,一人坚守工厂,20天发出2000多条横幅

最近一个月,嘉兴小伙子徐文来好像“中了毒”,眼睛一闭,脑子里就自动闪现出,新冠肺炎相关的雷人标语。“今天到处串门,明天肺炎上门。”“神仙也要戴口罩,现在不能开玩笑!”“现在请吃饭的都是鸿门宴。”……

“几十条土味标语,我背得滚瓜烂

熟。” 徐文来自嘲道,不是因为我对疫情有多么关注,而是因为,我每天都要亲自制作这些横幅。

徐文来在浙江嘉兴开了一家线下印刷店,除了日常的打印、复印,还会帮社区、公司、学校等场所印刷海报。疫情期间,他把店里所有的产品都下架了,换成了疫情相关的海报、横幅。为了生产出“一眼就能记住的横幅”,徐文来做了不少功课。

用十几个字,说服老百姓戴口罩

两年前,徐文来开了一家云店加商城店,把印刷业务搬到了线上。他生产的海报内容,大多是提醒人们注意个人卫生,以及公共场所要注意的规章制度。

1月24日,武汉封城的消息传来,浙江也立马启动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徐文来所在的嘉兴,也有了确诊病例。

那天,发完最后一单货,徐文来就关了店门,准备过年。他原本预计大年初八开门营业,但快速扩散的疫情影响了他的计划。3个回家过年的工人,也无法按时返工。

为了让居民、村民认识到疫情的严峻,提醒他们做好防护,不少社区、村里都选择用海报和横幅,来宣传疫情相关知识。

线下门店没复工,线上成了他们的另一个选择。那几天,不断有人在旺旺上询问徐文来,能不能帮忙做一些疫情海报和横幅。

申请到复工后,徐文来就在自家的小店,关上门研究起疫情海报。他把云店加商城店里的产品,全部下架,替换成了疫情相关的海报和横幅,第一天,就有不下30个人下单,加起来至少300张海报和横幅。

从设计海报、到画图、印刷、覆膜,切割等等,原本是几个人配合完成的工作,没有工人,徐文来一个人要揽下所有的活。一个人工作的效率比起平时慢了不少,为了不让买家等太久,他每天都要在店里忙到凌晨。

疫情海报,大多是张贴在社区、公司等场所,以科普疫情防护知识为主。徐文来在网上搜索了权威的疫情防护条例,然后设计排版。设计完工后,他的机器,每天能印出300多张海报。

徐文来设计了几十种不同的海报内容和板式,都上架到了云店加商城店,供买家选择。

让徐文来“头疼”的,是只有7米长,0.7米宽,只写着十几个字的疫情横幅。“海报里的内容,是权威发布的,可以直接引用。但是横幅的内容,最好能做到吸引人。”

疫情横幅大多挂在了社区最显眼的位置,需要言简意赅地表达“疫情的紧迫性”。徐文来需要考虑的,是如何用寥寥数语,说服老百姓把口罩戴起来,不要出门,做好个人卫生

“标语要越土越好”

复工后的20多天里,徐文来在网上研究了大量的横幅标语,选择了100多条,做了修改,上架到店里。

被买家“点单”最多的横幅标语,是“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科学应对、群防群控、战胜病情。”这类标语言简意赅,具有震慑力。是大多社区、物业都会选择的。

徐文来店里的横幅标语,一开始,都是这种严肃认真型。有一次,一个买家在店里挑选了几个横幅后。快下单时,他突然问徐文来,“有没有通俗一点的标语?”

原来,这位买家是安徽一个农村村委会的工作人员。“村里平时本就经常挂着各种横幅,村民见惯了,这种常规的横幅内容,不一定能引起他们的重视。”

聊了一会,徐文来和这位买家探讨起来。他转念一想,最近网上有不少土味标语,都上了热搜,能不能也做一些这样的标语?

徐文来建议买家,用农村百姓的思维,考虑村民最在乎什么。想了许久,买家扔过来一句“儿女如何算孝顺,看住爸妈不出门。”

最后,这位买家总共定了8条横幅,其中一半,都是用了“土味标语”。

在云店加商城,有不少以印刷业务为主的店铺,都上架了疫情海报和横幅。广东佛山的秦文标,最近每天都要发出上千张海报和横幅。“这么多海报和横幅里,我对那些土味横幅的印象最深刻。”

他干脆把土味横幅直接挂到了首页,大多买家,在店里下单了严肃的海报和横幅后,都会选择顺带几条“土味横幅”。

有些买家要求,标语要越土越好。秦文标还做了总结,选择土味横幅的买家里,大部分都会买“直接劝人在家睡觉”型的横幅

有的买家更“狠”,把防控疫情和儿女孝顺结合在一起。

疫情当下,老丈人也可以明目张胆地不来往。

“那些网络上被人调侃,传播的标语,我基本上都生产过。”前不久,一个买家让秦文标定了几条横幅,分别写着,“现在请客吃饭的,都是鸿门宴。”“宅家,躺沙发享受,乱跑,躺ICU抢救。”“今天沾一口野味,明天地府相会。”

“这样的标语,大多是发到了乡镇城市。”看似沙雕、硬核的标语,实际上“话糙理不糙”,更能引起大家的注意 。“能让人记住,贴横幅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20天发出2000多条横幅

秦文标挑选横幅标语,有自己的一套。他更倾向那些能一口气读到头,并且押韵的标语。买家提交一个读起来不太顺畅,又不押韵的句子,他还会提议改一改。

有一次,一个买家要求制作一个土味标语,发过来一句“省小钱不戴口罩,花大钱生病住院。”每天要生产几十个土味横幅的秦文标,第一反应就是“不对劲”。

“乍一看,是对偶的。”但是,“很平淡。”他一问对方的购买意图,是为了警醒村里到处乱跑的人。思索之后,他扔出一句,“口罩还是呼吸机,您老看着二选一。”

买家最后选择了秦文标的建议,选择了更直白的标语。

过去的20多天里,秦文标一共发出了2000多条横幅,其中,有四分之一都是“土味横幅”。徐文来的买家里,在购买严肃标语的同时,大多都会顺带几条“土味横幅”。

从疫情发生到现在,购买人群也有了变化。“一开始,我们是寄到了社区、村委会的比较多,到现在,某某写字楼,学校也陆续有了订单。他们在为复工、开学做准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