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寶寶愛生氣,城裡寶寶更安靜!研究揭示:嬰兒也有氣質之分!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一線科普(yixiankepu



鄉村寶寶愛生氣,城裡寶寶更安靜!研究揭示:嬰兒也有氣質之分!

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城鄉差異總是會潛移默化的對人們產生影響,最新研究發現,城鄉寶寶之間也存在著氣質上的不同!

2020年1月23日,來自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國際期刊《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在線發表了一篇名為“Ecological contributions to maternal‐infant functioning: Differences between rural and urban family contexts”的研究論文,文章的中文譯名是《生態對母嬰關係的貢獻:城鄉家庭背景之間的差異》。

在論文中,通過,作者發現,與城市家庭相比,農村家庭的嬰兒更容易表現出憤怒和沮喪等負面情緒。

鄉村寶寶愛生氣,城裡寶寶更安靜!研究揭示:嬰兒也有氣質之分!

城裡寶寶更安靜

研究表明,城鄉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宏觀差異,這種差異來自於醫療資源、經濟特徵和社會文化因素的影響。事實證明,城鄉家庭之間的撫養子女行為也會有所不同,例如,農村父母在育兒的過程中表現出較低的熱情和回應能力

同樣是調查城鄉家庭在撫養子女方面的差異,先前研究針對於在城市與鄉村環境中生活對大齡兒童的影響,而本研究則專門針對於嬰兒。

鄉村寶寶愛生氣,城裡寶寶更安靜!研究揭示:嬰兒也有氣質之分!

研究人員發現,城市媽媽往往更擅長於瞭解嬰兒何時想要或需要什麼,並對嬰兒的玩耍做出及時的反應,所以這可能導致嬰兒通常更加安靜,也不容易難過,然而,據鄉村媽媽報告說,她們的嬰兒更多地表達了負面情緒。

鄉村寶寶愛生氣

研究人員要求每位母親詳細記錄下嬰兒在出生後六個月和十二個月出現的191種不同行為的頻率,另外,親子之間的互動也需要記錄下來以進行分析。

研究發現,在農村與城市環境中撫養嬰兒所產生的影響是不同的,前者通常反映了更具“挑戰性”的嬰兒氣質特徵,簡而言之,農村嬰兒可能具有較高的挫敗感,這會增加其以後出現注意力、情緒、社交和行為問題的風險。

鄉村寶寶愛生氣,城裡寶寶更安靜!研究揭示:嬰兒也有氣質之分!

在更偏遠的農村地區,獲得精神和行為保健服務以及撫養子女的機會往往受到限制,這些變量在嬰兒的社會情感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

年齡差異與生活壓力

在這項研究中觀察到的城市和農村母親之間唯一的人口統計學差異是年齡,平均而言,城市母親比農村母親大7歲。該結果表明,就育兒問題而言,孕產年齡的影響可能被低估了。

年齡較大的母親往往具有更成熟的生活經驗,也因此會對嬰兒有更多的情感準備,此外,年齡較大的母親在分娩後也不會急於重返工作崗位,這可能會提供更多與嬰兒建立聯繫的機會,進而促進家庭成員的牢固關係和培養孩子的性情,而此前積累的物質和非物質財富也可能起到了保護作用。

鄉村寶寶愛生氣,城裡寶寶更安靜!研究揭示:嬰兒也有氣質之分!

一般來說,城市居民的壓力應該比農村的大,然而,這項研究最令人驚訝的發現之一是,城鄉父母的壓力水平在統計學上並沒有顯著差異。

對此,作者認為,“這可能是不同的風險因素所導致的結果,與世隔絕或許也會給農村父母造成很大的壓力。”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一線科普(yixiankepu)】


參考文獻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epdf/10.1002/jcop.2231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