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和后天对孩子的成长有什么影响?

木锤哥


对于一个人来说,先天和后天,哪个影响更大呢?

讨论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先弄清楚什么是先天,什么是后天。

当我们说先天时,意指那些在我们出生之前,我们不可控制的因素。比如自己身上的遗传物质,以及我们作为胎儿时所面临的母体内环境。

当我们说后天时,意指那些我们出生之后,对我们造成影响的因素,比如父母对我们的教育,学校对我们的教育,社会文化对我们的影响。

不过,这个区分其实没有太大的意义。先天因素中,母亲依然可以通过在怀孕时改变母体环境来影响到作为胎儿的我们。这是可以改变的。而后天因素中,父母的经济实力,教育程度。父母对我们的早期教育,却都是我们不可掌控的。你出生地的社会文化,也不是你能改变的。

但姑且这么划分着吧,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究竟谁对我们的影响更大呢?有人说是先天因素。那让我们来虚构一个可能发生的案例。一个天资聪颖的小孩,智商高达150,还有一个天赋一般的小孩,智商95,略低于平均值。40年后,这两个小孩,谁的成就会更大

如果先天因素影响更大,那我们可以推测,那个天才小孩的成就会更大。可惜,在我们虚构的这个案例中,那个智商95的小孩要更有成就。因为那个天才小孩在5岁的时候,因为后天因素,被车撞死了。而那个40岁的男人,一辈子辛勤劳动,已经有了自己的美满家庭。

这个例子也许可能太极端。但我们依然能在现实中观察到许多类似的情况。比如某一个小孩本来应该长到180cm,但因为营养不够,只长到160cm。某个小孩本来应该非常聪明,但因为成长发育时营养不够,父母也不懂教育,所以长大后也没什么成就。

我们还可以看到狼孩的例子。一个小孩如果脱离了人类社会,那显然不会有任何意义上的成就。那我们能说,后天因素对我们影响更大吗?非也。先天因素的一大影响,就是通过对后天环境的选择,间接发挥作用。我们可以设想两个非常现实的家庭。一对教授夫妇养育了一个小孩,这个小孩有非常优质的基因,教授夫妇也给他提供了优质的早期教育。这个小孩也考上了一所优秀的学校,接受着更好的后天环境。而一对农民夫妇,他们的孩子天赋一般,他们所能提供的早期教育也一般,小孩也只能读一般的学校。这样的小孩,又怎么和教授的小孩相比呢?

仅仅是先天因素在时间上的在先性,就已经对我们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或许,我们对自己最大的影响,就是没有自杀罢了。有的人认为,自己能掌控自己的命运,自己可以努力奋斗,不断学习,来改变自己。殊不知,自己的努力意愿,学习能力,很大部分也被先天因素所决定了。

其实,上文的关于自己能掌握命运的结论也许太夸张了。一个人的自杀倾向其实也是很大程度上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

心理学界,有著名的双生子研究,样本量非常大。有人看了研究报告,发现分开抚养的双胞胎,在智商、性格、长相、身高、身体素质等特征上有极高的相关。在受教育程度、收入、社会地位、婚姻等特性上也极为相似。显然,遗传对我们有如此巨大的影响。那我们的后天努力还有什么意义呢?就让我们得过且过,活完这碌碌无为的一生吧。

有人看了研究报告,发现分开抚养的双胞胎,在智商、性格、长相、身高、身体素质等特征上有极高的相关。在受教育程度、收入、社会地位、婚姻等特性上也极为相似。显然,遗传对我们有如此巨大的影响。这真是太有趣了。

让我们好好努力,去发挥遗传给予我们的最大影响吧。


蜗牛舅舅


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反映着人的整个生活历程. 一.性格形成的生物学条件. 遗传是性格形成的生物学基础,是性格形成和发展的生物学前提.

只有具备了这种前提,性格才可能形成.

1. 气质特征: 气质特征会影响家庭环境,特别是父母亲的态度及其它成员和行为反应,这种环境必定会对儿童性格的形成产生影响.

2.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是性格具有更持久影响. 3. 个人的身高,体重,体型,外貌等生理因素都会对性格产生影响.这要看这些生理因素是否符合社会的要求,别人对这种生理特征的评价是好的还是负的.

4. 个人的成熟早晚也会对性格形成影响. 早熟的人更容易遵循社会准则与规范, 好交际, 情绪安定等;而晚熟的人,不愿遵守社会准则与规范,好一意孤行,只顾自己的情绪与感受言行.

二.家庭因素对性格的影响.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个体最早接触的社会环境.家庭因素对性格产生重要影响.

这种因素种要有: 家庭收入状况,家庭成员的职业, 家庭气氛, 家中孩子的数量, 孩子在家中的作用与地位, 父母的教养方式, 家庭结构的完整性等. 家庭气氛: 如果父母处境不顺, 困难, 表情苦闷,言语忧抑, 容易使孩子形成沉默寡言的性格特征,甚至玩世不恭,消极悲观.要么就比别的孩子要早熟,坚强.

父母的教养方式: 如果父母对孩子是采取宽容,理解, 民主,保护, 非干涉性, 合理的态度的话,儿童就容易形成领导风格,活泼好交际,态度友好,积极,情绪安定等性格特征.

如果父母对孩子干涉,专制, 溺爱,支配,压迫,独裁等就会使儿童产生抑郁,任性,适应力差,胆怯,执拗,情绪不安定等性格特征.

日本 诧摩武俊 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与作用: 科瓦列夫.

在研究教养态度与儿童性格形成的关系中,应注意:

1) 母亲的态度及双亲态度的一致性.

2) 亲子关系,孩子对父母态度与行为方式的影响会使父母产生新的行为方式,从而为儿童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环境.

3) 其它家庭因素. 三. 学校教育对性格的影响. 1. 课堂教学是教育的关键与中心环节,教师要使学生学会有明确目的,系统性地学习,克服困难,锻炼坚定的意志力. 其中,体育课不仅可以传授给学生技能知识,而且还可以使学生的意志力与勇敢精神得到锻炼.

2. 校风,班风都会对性格形成影响.

3. 少先队,共青团,以及学校的各项规章与准则都会对学生产生约束与规范作用.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性格.

4. 教师的言行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有威严的教师不仅使学生言听计从,而且他身上优良的品质会被学生学去; 没有威严的教师不仅学生不听从,而且他身上的劣质也会影响学生.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四. 文化,社会因素在性格形成中的作用. 主要有社会制度,文化背景,经济地位.

1. 文化背景: 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风俗习惯与经济文化发展水平都不同,这些对儿童从出生就开始产生影响.

2. 社会制度对人们行为的目标产生影响.从而影响性格.资本主义国家的人以追求金钱为最大利益与人生目标.而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民是以社会主义的发展为共同目标的.这些必然会影响性格中的一些东西.

3. 经济地位: 在阶级社会里,存在剥削与压迫. 必然影响两个阶级人的性格. 总之,不同社会制度,文化背景,经济地位下,不同民族,不同阶级,不同时代会产生各自不同的典型性格. 影响一个人的性格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一般来说,人到青春期性格特征就已经稳定.成年后性格改变困难.但是如果在意志努力下,性格还是可以改变的.

五.影响性格形成的心理因素. 苏联心理学界的研究:

1. 列维托夫: 心理状态转化说. 即性格是心理状态反复出现并固定的结果.

2. 鲁宾斯坦: 动机泛化机. 即性格是动机的泛化与定型化.

3. 态度的稳定与定型转变为性格特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