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名將不顧眾人反對,精心擺佈一迷魂陣;朝鮮人民軍上當,慘敗

美軍名將不顧眾人反對,精心擺佈一迷魂陣;朝鮮人民軍上當,慘敗

1950年美軍侵略朝鮮,戰爭烏雲在急劇翻滾,敵對雙方的鬥爭已進入白熱化狀態。為改變被動,迅速達到戰爭企圖,麥克阿瑟提出了一個非常奇怪的作戰方案,就是捨近求遠,舍易求難,組織美軍從朝鮮西海岸進行仁川港登陸。這一方案剛剛出籠,立即遭到了多方責難,無論華盛頓的軍事首腦,還是美國遠東軍總參謀部的高級將領,以至美國海軍方面都不贊成,認為是絕不可能致勝的方案。

其主要理由是:一,仁川距離朝鮮的釜山戰場過遠,登陸部隊容易形成兵力分散,被對方各個擊破。二,仁川的地形和水文條件都不適合登陸作戰。三,因受潮汐限制,登陸艦船隻能選在大潮高漲時節的黃昏接近仁川港岸。據推算,大潮時節只有9月15日,10月13日,11月2-3日這數量不多的幾天,非常不利於隱蔽登陸時間。而且,10月以後,上陸海灘和黃海因受強烈的季風影響,給航渡和上陸作戰帶來很大困難,登陸時間只能定於9月15日。四,推算9月15日的大潮漲落期是16時59分到19時19分(日落是18時44分),由於潮差過大,物資器材必須在兩小時內全部登陸,否則,艦艇將擱淺於敵方岸上火力網控制內的泥沼之中。五,仁川港的入口處於海拔105米高的月尾島扼守下,該島防禦設施堅固,要保障仁川登陸,需對該島進行長時間的火力控制,以免影響登陸作戰的戰術突然性。於是,在決策會議上紛紛要求“取消危險的仁川登陸,改為安全的群山登陸”。

美軍名將不顧眾人反對,精心擺佈一迷魂陣;朝鮮人民軍上當,慘敗

可是,麥克阿瑟卻堅持說:“諸位認為不能實施仁川登陸所列舉的各點,卻正是取得奇襲效果的理由所在。因為,朝鮮人民軍司令部一定也沒有料想到我們竟會進行如此魯莽的作戰。而奇襲,是戰爭中取得勝利的最大因素。”9月8日爭論尚未結束,而獨斷專行的麥克阿瑟卻追不及待的定下了登陸決心。

為了隱蔽仁川登陸點,美軍採取了一套“遠而示之近”的迷惑手段。登陸前,美軍對朝鮮東海岸的三陟和西海岸的鎮南浦、達陽島同時實施火力準備。為了造成主要登陸點選定在東海岸的假象, 9月13日晨(仁川登陸前兩天), 美“密蘇里”號戰列艦在數艘驅逐艦的伴隨下,突然出現在朝鮮東海岸的三陟海面,並對海岸上各重要目標進行火力襲擊。與此同時,英國輕型航空母艦“海倫那”號和美國重巡洋艦,“凱旋”號,攻擊了平壤外港鎮南浦和清川江口的達陽島,並在群山實施佯動登陸。

美軍名將不顧眾人反對,精心擺佈一迷魂陣;朝鮮人民軍上當,慘敗

美軍還精心擺佈迷魂陣和進行一系列的心理戰中,麥克阿瑟要求各種報紙和廣播公開散佈美軍登陸的一些情報,暗示10月份以後美軍將在朝鮮人民軍的後方進行登陸作戰,並故意透露登陸地點可能在仁川。 企圖用“10月份以後”的假情況,掩蓋9月15日這個真實的登陸時間,用公開透露“登陸點可能在仁川”的真實情況,盡力給朝鮮人民軍造成—種印象:賣瓜的不說瓜苦,會認為公開說在仁川登陸,實際登陸點決不會在仁川。事後證明通過一系列的準備活動,麥克阿瑟在仁川的軍事冒險獲得成功。9月15日早上6時30分,美國先頭部隊在月尾島北部的綠灘登岸,到9月22日,美軍是卸下6629輛車輛、53882名士兵及23000公噸補給品,至9月28日美軍佔領漢城,整個登陸作戰結束。

而仁川戰役讓朝鮮人民軍是腹背受敵,各部隊是被迫後撤讓整個戰局徹底翻轉;而麥克阿瑟則指揮聯合國軍和韓國軍隊開始反攻,並一路向北威脅到了新中國的安全,最終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參戰才扭轉戰場局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