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龍應寺


消失的龍應寺

龍應寺在哪兒?很多人都不知道,它已經消失,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之中,消失在人們的記憶之中,淹沒在歷史的長河之中。眾多寺廟中,的確存在個龍應寺,它位於四川省蓬安縣天成鄉川果園村與大龍山村的交界處。在天成鄉這片區,七八十歲上年紀的老人都知道,大龍山上有座大龍廟,大龍山下有座龍應寺。不知道廟為何修在山上,寺修在山下。寺廟總是修繕在一個地方。在這一帶,流傳著美麗的傳說。

大龍山上的廟修在龍的頭頂,是為鎮住這條大龍,不讓它離開這片土地。龍是吉祥之物。龍的圖騰是中華民族的象徵,中國傳統文化,東、西、南、北、中。都有五條神龍治理掌管。故此華夏大地又稱為“神州”。傳說希望龍的無限能量給這片土地的百姓帶來幸福的生活。在“衣不遮體,食不裹腹”的年代。這是百姓的美好願望,夢想。

如今登上大龍山頂,還能偶爾見到瓦礫碎片,青條大石。證實這裡曾經有過房屋建築,寬闊的地基見證著這裡宏大的規模。可惜的是沒能目睹實物。向南遠眺望,川北名山金城山風景區就在眼前,向下俯視,一條水泥硬化路環繞青山綠水之間,一頭連著興旺鎮,一頭連著天成鄉。九座山頭連接著大龍山,這就是當地的傳說中的“九節龍”。

先民們以取象類比的方式命名“大龍山”。如今看山頭蜿蜒相連,猶如巨龍盤旋,在此猛一抬頭。周圍視野開闊,大龍山頭地勢最高,大有“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感覺。天成鄉政府集市的高樓盡在眼底,,天成小學校的學子讀書聲飄入耳中。聽長輩們說,大龍山上的廟被撤掉修了鄉人民政府的老辦公樓。如今在鄉政府老辦公地還能見到粗大的柱子,寬厚的大門,見證著這座廟的宏大規模,也見證了這片土地的滄桑鉅變。這座廟已被撤掉,在“打到一切牛鬼蛇神,破四舊”的革命浪潮中,變成了為人民服務的人民公社大樓。龍應寺很幸運的逃過這一劫,沒被毀在文革的浪潮中。

我有幸見著這數百年的古剎。在幾歲時我都知道有個龍應寺,我外婆家就在龍應寺附近。龍應寺是我童年的樂園,那裡有我成長的足印。小時的我經常到那裡玩,母親常常到龍應寺看看外婆,再拜佛。而我跟表兄妹幾個常躲在佛像後“裝怪”。使得母親很不高興,虔誠的向佛祖說“罪過”,以祈求佛祖不要降罪於我們,保佑我們不生病。宏大的正殿上題“龍應寺”匾牌,誰題的字,無可考證。也無法考證修建年代。園柱子一個成人抱不住,其側有廂房。窗花樓閣。與所有寺廟一樣,鏤空圖案,精雕細作。

足見工匠匠心。其牆體上印著傳統孝道經典故事。正殿廣場的青石板上留下深深的凹坑,據說這是武僧練功時踏足留下的。“文僧誦經,武僧練功”。足見這裡曾經的輝煌,香火旺盛,絡繹不絕。廣場到正殿是青石階梯,廣場下面是柴房(廚房),成三級臺階式。是吃住的地方。所謂“吃齋”飯,就在這裡。這裡包涵著防火原理,正殿與柴房被廣場隔離,不易著火。當地老人口傳,在清代時,在離200米處的大田約二十幾畝,劃歸為寺廟私田,名曰“庵子大田”。其地理位置低窪,旱澇保收,是當地上好的好田,足見寺廟在封建時代的政治經濟地位。沒田的農民叫佃戶,附近佃戶租田種地,按時交租,加之香客的功德錢,維持整個寺廟的生計。在災荒年,寺廟會開倉“施粥”,救濟蒼生。直到抗日戰爭時期,這裡是壯丁的集結地,當地的老兵很多都從這裡離開家鄉,走向抗日戰場。災荒年,這裡是救助中心。一元復始,萬象更新。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中國大地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革。影響著每一箇中國人命運,也影響著龍應寺的命運。

八、九十年代,大龍山脈下的幾個村相繼出很多名大學生,這片地方盛傳“龍在顯靈,群龍輩出”。這些祖輩靠種地為生的農民子弟,跳出農門,光宗耀祖的成為國家所需人才。“吃皇糧”不用再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種地。這些人大多數都在龍應寺讀過書。老百姓都說這裡的風水好。在“百年大計教育為本”的背景中,龍應寺被撤掉,改造成青磚瓦房。寺廟所屬地被村民佔有修為民房。籬笆圈地飼養雞鴨,寺廟所屬地青石地壩被當成曬穀物的曬壩。龍應寺漸漸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中,直到招生不足,棄置不用。直到現在無人管理,面臨跨塌的邊緣。寺廟在中國文化傳承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佛教在晉朝傳入中國,發展於南北朝,鼎盛唐朝,據考唐朝的武則天就是佛教的推動者,現在的影視劇,很多人都知道,武則天的成名與寺廟的情懷。在執政其間,大動土木,興修寺廟。寺廟的建築就是藝術的傳承,寺廟的經文是文化的載體。在目不識丁的年代,識字讀書是有錢人的專利。普天下的百姓飯都沒得吃,更別說讀得起書,婦女更是足不出戶。

在龍應寺這片區,幾百年佛教文化的薰陶,儒家孝道思想的傳遞。讓這一帶的百姓受益受益非淺。我們知道,母親對子女的教育,是最重要的教育,而女性素質的高低決定整個民族的素質。這勿用置疑。這是現代教育理論所證實。而在那個時代,。女性接受佛教教化,轉而教育自己的子女,淺默移化逐漸演化為家教。經過幾代人的努力變成人們的習慣。這正是現代教育的目的。讓規則成為百姓的習慣,佛教、儒家文化進入尋常百姓家。而且不需多少文化,口口相傳,代代相傳,從不斷代。我們失去的不禁是龍應寺的物質價值,更失去無法彌補的文化價值。為當年的撤寺廟的決策感到惋惜。

失去的是文化傳承。君不見,司馬相如文采。卓文君釀酒的作坊也是文化的名片。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如今興起的旅遊經濟。既傳承文化,又帶動經濟發展,正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具體實施,符合當今潮流。假如當年不撤龍應寺,香火旺盛,香客流動。歷史沒有假設,留給我們無盡的懷念。

消失的龍應寺,永遠的龍應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