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皇帝继位之路

一、宋太宗赵光义

开宝九年(976年)十月十九日夜,赵匡胤召赵光义入宫饮酒,当晚共宿宫中。二十日清晨,赵匡胤忽然驾崩。二十一日,晋王赵光义即位,是为宋太宗。传说宋太宗杀死宋太祖夺得皇位

宋朝皇帝继位之路


二、宋真宗赵恒

至道三年(997年)三月,太宗驾崩。太宗驾崩后,赵恒遭遇了由太监王继恩和李皇后(明德皇后)共同谋划的宫廷政变,宰相吕端一力挫败政变,于同月扶立赵恒继位,是为宋真宗。

三、宋仁宗赵祯

天禧二年(1018年),九月丁卯日(1018年10月19日),赵受益被册封为皇太子,赐名赵祯。乾兴元年二月十九日(1022年3月23日),赵恒逝世。年仅十三岁的赵祯即皇帝位

四、宋英宗赵曙

宋仁宗儿子均夭折,过继赵曙为嗣,嘉祐八年(1063年)农历三月,仁宗逝世。夏四月初一,曹皇后发布遗诏,让赵曙继承皇帝位。

五、宋神宗赵顼

治平四年(1067年)正月,宋英宗驾崩,太子赵顼继位,次年改元熙宁

六、宋哲宗赵煦

元丰八年(1085年)三月戊戌,神宗驾崩,年仅九岁的赵煦即位

七、宋徽宗赵佶

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年仅25岁的宋哲宗病死,无子。向太后在曾布、蔡卞、许将等执政的支持下,立哲宗弟弟赵佶为帝。赵佶即位的第二年,向太后去世,改年号为“建中靖国”。这是赵佶统治政权的开始,在位共二十五年。

八、宋钦宗赵桓

宣和七年(1125年)十月,金国在消灭了辽国之后,分兵两路南下进攻宋朝,直逼宋朝国都开封。赵佶惊恐中传位给儿子赵桓,是为宋钦宗,改年号为靖康。

九、宋高宗赵构

靖康之变后,徽钦二帝及北宋皇族均被金国人俘虏,赵构在外得以幸免。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省商丘市)即位,改元建炎,成为南宋第一位皇帝。

十、宋孝宗赵昚

赵构南逃过程中由于过度惊吓,失去生育能力。于是在群臣建议下,收养太祖子孙为嗣。赵昚于绍兴二年(1132年),被高宗选中育于宫中。绍兴三十年(1160年),被立为皇子,受封开府仪同三司、宁国军节度使,封建王。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被立为皇太子。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高宗让位于赵昚,使宋朝的皇位再次回到宋太祖一系

十一、宋光宗赵惇

淳熙十四年(1187年)十月,宋高宗去世。孝宗悲痛欲绝,欲为高宗守孝三年。再加上此时的孝宗对政事心生倦怠,于是打算禅位给儿子赵惇。淳熙十六年(1189年)二月,赵惇受父宋孝宗禅位登基,以次年为绍熙元年,是为宋光宗。

十二、宋宁宗赵扩

绍熙五年(1194年)六月,孝宗去世,光宗却以病为辞,不肯主持丧礼,百官联合太皇太后决定立赵扩为帝。赵扩却推辞 ,太皇太后吴氏立刻命太监说:“去拿黄袍来,我亲自给他穿上。” 赵汝愚立即率文武百官跪拜,三呼万岁。赵扩登位,史称宁宗

十三、宋理宗赵昀

宋理宗是宋宁宗养子, 嘉定十七年(1224年),宁宗驾崩,史弥远联同杨皇后假传宁宗遗诏,废太子赵竑为济王,立赵贵诚为新帝,改名赵昀,是为宋理宗。

十四、宋度宗赵禥

宋度宗是宋理宗的侄子,母亲身份卑微,怀度宗时候被迫打胎,但还是出生了。不过宋度宗因为中毒原因智力低下,景定元年,被立为太子,五年(1264)十月二十六日,理宗去世,度宗接受遗诏,即皇帝位

十五、宋恭宗赵㬎

宋度宗于咸淳十年(1274年)七月去世,留下三个未成年的儿子:杨淑妃所生的赵昰7岁,全皇后所生的赵㬎4岁,俞修容所生赵昺3岁。谢太后召集群臣商议立帝,众人以为杨淑妃所生赵昰年长当立,但贾似道和谢太后都主张立嫡子,于是赵㬎被立为皇帝。赵㬎此时年幼,因此由太皇太后谢道清垂帘听政

十六、宋端宗赵昰

宋恭帝德祐二年正月十八日(1276年2月4日),元军攻克临安(今浙江杭州)时,5岁的宋恭帝和谢太皇太后(谢道清)相继被俘。文天祥、陆秀夫决定效仿宋高宗故事,拥立赵昰为天下兵马都元帅,赵昺为副元帅,图谋再度中兴。几天后,赵昰一行从江心寺辗转来到福州,于德祐二年五月一日(1276年6月14日)称帝,史称宋端宗

十七、宋怀宗赵昺

宋端宗于景炎三年(1278年)4月病死,赵昺被陆秀夫、张世杰于同月冈州(今广东湛江硇洲岛)拥立为帝,5月,改年号为“祥兴”,祥兴二年(1279年)3月19日,南宋与元朝在崖山展开决战(史称“崖山海战”),宋军被元军击败,元军随后包围崖山(今新会崖门),左丞相陆秀夫背着年仅8岁的赵昺在崖山跳海而亡,十万军民也相继投海殉国,南宋覆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