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医生叮嘱:剖腹产产后一定要做盆底肌修复,不要错过盆底肌修复最佳时机,为什么?

桔桔桔子


我的两次剖腹产,全麻vs半麻

我的第一次剖腹产是10年前,当时是全麻,横刀口。打了麻药就睡着了,手术结束才有意识,但是一点力气都没,能听到别人讲话,但我连睁眼的力气都没。过了6小时,护士来帮我翻身,我怕的要死,我说我自己翻。第二天中午就把导尿管拔了,第一次下床,是最痛苦的。其实就头三天难受点,预留针拔了感觉就轻松多了。



第二次,手术前老公还提醒我要不要问问是半麻还是全麻,我说:应该是全麻吧,再说,医生肯定会给我选最适合的方案,没必要问。打了麻药我就傻眼了。麻醉师掐我的腰问疼吗,我说:疼。在往下掐问疼吗?我说:疼。他说是不是没刚刚那么疼,有点麻麻的?我说不是啊,一样疼。然后他就不理我了?(我怀疑是不是麻药打少了)手术开始了,我才知道打的是半麻。手术中我都是有意识的,就不多说了,。幸好有个护士在我旁边跟我聊天,告诉我要抱孩子了。。。要缝针了。。。还有几分钟就好了。。。才没那么害怕。



我感觉半麻比全麻恢复的快,就是脚很麻,觉得有千金重,我妈和老公一直帮我按才好受点。过了6个小时我就自己翻身了,晚上也是侧睡的。感觉精神很好,第二天护士来挂水的时候我就要拔导尿管,要下床。这一次下床没有想的那么恐怖,没有第一次那么疼。



第一次在病床上我就在心里说:再也不要生了,鬼才再生孩子呢。好吧,女人就是好了伤疤忘了疼。在来给大家说说我的产后恢复, 在医院住了四天就出院了,回到家后开始了我和宝宝坐月子的生活,喂奶和换尿片是我每天都在经历的,在这里提醒各位家务不做不会有多大影响,所以不要急着在孩子睡着后立刻去做家务,而是好好休息一会儿或睡一觉。我怀着宝宝第八个月的时候,我的体重就135斤了,生了宝宝后,孩子睡觉无聊的时候玩玩手机看看头条,听一个宝妈说有一种产后,收,复衣穿着很舒适,效果也不错。就找到了那个買家,了解了一下又是纠结买不买,最终下定决心买了一套,收到货后就赶紧试穿,别说穿上后体。型马上就改变了,肚子上松垮垮的肉收紧了,肚子看着平坦了好多。第二,也是最重要的,穿上后整个腹部感觉热热的,一个月9下来,我竟然痩了16斤!




顿时觉得没有花冤枉钱,贴身穿也很透气。 就这样我穿了2个多月,肚子基本收平了,产后140到现在99斤,体重明显下降。不建议节食和吃减肥现在一直坚持母乳,健康的灰复了。再来跟大家分享一下为什么剖腹产一定要做盆底肌修复



有资料表明,我国有60%以上的孕妇在分娩时选择剖腹产。虽然近年来,我国的剖腹产率有所下降,但是仍然有不少孕妇对剖腹产存在误解。比如:剖宫产比较安全,不会造成阴道松弛;剖宫产后,身材不会走样。这种错误的观念不仅影响了分娩方式,甚至影响产后快速恢复。因为不少妈妈认为自己是剖腹产,盆底康复与自己无关,只有阴道分娩才需要做盆底康复。

这种思想有多可怕,它会让你对产后盆底修复问题漠不关心,一旦出现了症状,才发现已经错过了康复时期,一切都太迟了。所以不管你是选择剖腹产还是顺产都会对盆底肌有损害的,这是不争的事实,毕竟孕期这么大的一个肚子本身就对盆底造成了一定损伤。无论你是选择剖腹产还是顺产,都应该在产后42天进行盆底功能评估,并通过盆底康复尽快恢复受损的盆底。

引起盆底功能障碍的两大因素:孕期和分娩。剖产只是其中一种生产的方式,无法改变妊娠期对盆底造成的持续性的损伤。所以不可能完全避免盆底功能障碍的出现。在怀孕之前,腹腔压力会将子宫向骶骨和尾骨的方向推,盆底所受的压力较小。但随着胎儿体重及羊水重量的增加,腹腔内的压力也会越来越大,盆底肌也会因持续性的压力而出现松弛疲劳。肌力下降就出现了盆底功能障碍。

不管你是选择顺产或者剖腹产的女性均有可能会发生盆底肌损伤,进而导致盆底功能下降,引发一系列盆底疾病的临床症状。所以剖产妈妈同样需要做盆底康复治疗。大部分的新妈妈对盆底康复的认知是不全面的,尽管大家对盆底康复有所耳闻,但是了解程度却还远远不够,特别是对预防知识的了解。不只是新妈妈,很多产妇妈妈也是缺乏正确全面的认识,甚至很多人认为怀孕和生产是女人的必经之路,所以盆底功能受损也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结局,而不是一种疾病。以至于产妇错过了盆底康复治疗的有效时机。盆底康复治疗可以有效地改善产妇盆底功能障碍,使得产妇盆底肌力得以快速的恢复。


宁静58987


今年三月份生宝宝,顺产,我做了盆底肌修复。

我在怀孕8个月左右的时候偶尔咳嗽会漏尿,好尴尬哈~除此之外,整个孕产过程都很顺利。

42天产后复查,检查结果是子宫前壁轻微膨出,腹直肌分离两指半,医生建议做盆底肌修复。我最终选择了盆底肌修复,腹直肌修复,形体修复和熏蒸各一个疗程。盆底肌修复一个疗程10次,一周做两次,一个多月做完。我做的是电刺激的,配合凯格尔球训练,电刺激是在医院做的,凯格尔球是自己在家练习的,去医院我倒是按时去了,在家的基本没练啥,偷懒了哈哈~一个疗程做完效果还是不错的,没有再漏尿了,和孕前差不多了。因为配合的还有其他的,腹直肌一指了,医生说是正常。体重减轻了不少,我孕期胖了五十多斤,到现在五个月了,已经106了,孕前98。反正是凑合能穿上孕前的衣服了。

像这种情况主要是怀孕过程中子宫增大压迫周围脏器和生产时肌肉过度拉伸损伤造成的。其实,不管是顺产还是剖腹产都应该积极锻炼修复盆底肌的。最好是在产后6个月内去做,这个时间段内身体最容易恢复。





皓妈爱生活


二胎宝妈讲述一下关于盆底肌修复的经历吧,生老大的时候医院还没有严格要求产后42天复查的事项,出院的时候只是告诉42天来复查,具体检查什么也没说。老二的时候医院已经很提倡42天产后复查了,医生说要对自己和宝宝负责。


产后42天如约来到医院做复查,做了盆底肌肉评估检查,大约需要20分钟,医生根据测试结果提出建议。我的情况算是中度吧,也没用让我做盆底肌修复,只是告诉我回家好好做盆底肌训练要不然现在没感觉,年级大了会漏尿,出现妇科病。

为什么要做盆底肌修复呢?

无论是顺产还剖腹产,在怀孕的时候,随着月份增大子宫承受的压力变大,会使盆底肌受到压迫变的薄弱。分娩的时候胎儿压迫,用力不均等都会使盆地肌受到损伤,弹性降低变的松弛,造成产后失禁,子宫下垂,妇科病,尿路感染等,产后6个月是恢复的黄金期。

医院建议对于轻中度的盆底肌障碍患者可以在家自己做盆底肌训练,提肛运动。对于检测结果重度患者要做专门的盆底康复训练。

提肛运动:收缩肛门和阴道,相当于解小便是突然憋住的感觉。

建议:用力收缩肛门和阴道,保持3--5秒后再放松,每日累计100次,有能力可以做到150--200次,连续做6--8周(小便是不能做)

作用:锻炼盆地肌,预防子宫下垂,漏尿,提高性生活质量。有条件可配合盆底康复治疗,效果更佳。

做产后42天盆底肌评估要恶露排净不能流血。根据检测结果决定做什么训练,仅遵医嘱。


琮妈育儿


在产后因为怀孕以及分娩对盆底肌功能会造成损伤,所以容易出现子宫脱垂,阴道壁松弛,在以后还有可能会出现张力性尿失禁等并发症。医院做的盆底肌修复,对改善阴道壁松弛,预防子宫脱垂,有比较好的效果。盆底肌修复除了促进盆底肌肌肉收缩,还会应用生物电反馈作用,来改善肌肉功能。到医院做盆底肌修复是需要按照疗程做才可以起到比较好的治疗效果


豆子爱阳光


我自己的经历分享出来,建议宝妈们,在条件允许下可以去做盆底肌康复,让自己产后身体更好的恢复。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243e7000045434f9dc82b\

二胎宝妈小初


不论是剖腹,还是顺产,产后都要有意识的对盆底肌锻炼修复。怀胎十月,一般孕妈妈的体重增加到12~15kg,增重的大部分就是子宫内胎儿羊水等,膨大的子宫对周围的器官挤压变形,娩出胎儿时候压力都可能使相应的肌肉拉伸失去部分功能。产后修复就是要把腹部器官位置和功能恢复正常,同时也可以瘦小腹,塑造好体型,避免有产后后遗症等。



什么是盆底肌?

所谓的盆底肌是固定和维持腹部器官功能的肌肉群,如膀胱,尿道,子宫,直肠,阴道等等器官,如果其功能变差,就会导致子宫下垂,遗尿,等产后后遗症。它像一张网一样,紧紧的固定这些器官,并维持它们的功能。


修复盆底肌有什么好处

从盆底肌位置和功能不难知道,盆底肌修复可以恢复子宫位置,正常排便,提高夫妻质量同房生活质量等好处,还能帮助产后身材恢复塑造,尤其是随着年龄的增加,如果盆底肌没有得到应有恢复,这些疾病会伴随着妇科疾病加重。所以对于女性来说,盆底肌修复是必须的。

什么时间可以进行盆底肌恢复

一般对盆底肌恢复训练在产后一年是最佳恢复期,半年是恢复的黄金期。所以产后要加紧训练。现在也有许多在怀孕之前就开始训练的,未雨绸缪。因为对于肌肉的训练来说,不是一天俩天完成的,需要长时间的坚持。


这个恢复训练可以在医院里由保健医生指导训练恢复,也可以自己找一些方法锻炼恢复。对于剖宫产的产妇,做保健操要在伤口恢复后,避免重新拉开伤口。


达令育儿


首先来认识下什么是骨盆、盆底肌。

女性骨盆是胎儿经阴道娩出的必经之路,她由骨骼构成的盆状物,包括了两块大的骨盆骨,在脊椎的底部(骶骨)下方联结,称为骶[dǐ]髂[qià]关节。骨盆骨的联结,在前方有一关节,称为耻骨联结。在脊椎骶骨的下方,有四块小的骨骼,构成了尾骨。

作用功能:骨盆是躯干和下肢之间的骨性连接,是支持躯干和保护盆腔脏器的重要结构。女性骨盆又是胎儿娩出时必经的骨性产道,其大小、形态与分娩密切相关。

盆底肌是指封闭骨盆底的肌肉群。这一肌肉群犹如一张“吊网”,尿道、膀胱、阴道、子宫、直肠等脏器被这张“网”紧紧吊住,从而维持正常位置以便行使其功能。

作用功能:控制排尿、排便、维持阴道紧缩度、对夫妻生活和谐极有好处。

女性骨盆是产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胎儿经阴道娩出的必经之路。分娩时,胎儿会通过骨产道,在腹部、阴道以及骨盆肌的合力作用下娩出。

随着分娩动作的结束,骨盆也完成了错位、分离的过程,盆底肌肉群弹性也受到了极度的损伤:

骨盆错位、分离的影响:人体比例的失衡及下半身肥胖骨盆变形;血液循环不畅导致的慢性疲劳、体寒、肩颈酸胀;腰部神经受到压迫而引起的腰痛;便秘、痛经、经期不适等。

盆底肌损伤障碍:压力性尿失禁(打喷嚏、咳嗽、大笑或者举重物等腹压增加时会不自主地漏尿)、阴道松弛、性生活不满意、器官脱垂、反复阴道炎、尿路感染等。


如何判断是否损伤

宝妈们要学会自我测试和判断,以便及时发现、矫正和恢复

1.腰痛,尤其是站立和身体前倾时即出现

2.耻骨疼痛、臀部疼痛。

3.腰腹部赘肉滋生,身材走样。

4.四肢浮肿严重,出现“发胖”状。

5.腰部以下两边有不对称情况。

(测量膝盖到地板的距离,右侧高于左侧表示右侧骨盆朝右上歪斜,反之则朝左上歪。)

6.腰部后方下面两侧非常厚硬, 两边的腰是否一前一后,或一高一低。


其实无论顺产还是剖腹产,产后宝妈们的骨盆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宝妈们腰酸背疼、肩膀酸痛、尿失禁、月经失调等状况可能都与骨盆变形有关。

小咪继续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产后盆骨修复操,宝妈们跟着学习起来吧!

- 神奇的凯格尔运动 -

凯格尔运动又被称为骨盆运动,这种运动不仅适合产后恢复盆骨,降低尿失禁。

→热身:进行凯格尔运动可以先从排尿训练开始,在排尿时可以试试看在排尿的过程中能否随意停止4、5次,找到这种中断排尿的感觉后,以后就不要在排尿过程练习,以免引发尿路感染。

第一阶段:缩肛运动

收缩并上提肛门10秒,再放松10秒,这是标准动作,也可尝试快速收缩肛门,再放松,重复20-50次。

这种运动具有加强盆底肌肉的作用,能预防尿便失禁和盆腔脏器脱垂,同时还能促进盆部静脉血回流、增加生殖器官的血流。

第二阶段:每天自我训练

一、提肛运动

1、平躺、双膝弯曲。

2、收缩臀部的肌肉向上提肛。

3、紧闭尿道、阴道及肛门。

4、保持骨盆底肌肉收缩5秒钟,然后慢慢的放松,5-10秒后,重复收缩。

5、运动的全程,照常呼吸、保持身体其它部份的放松。

重复10次为一组,每日3组以上,逐渐增加到25次为一组。

二、骨盆外开调整操

1、跪坐,大腿往内转,使小腿在大腿外侧贴地,臀部鼠蹊部下垫厚毛巾让臀部坐稳地面,吐气,双手交握,掌心往正前方延伸,手肘伸直,注意双手约与肩同高,背部仍往头顶延伸。

2、吸气,双手交握,掌心朝上延伸,手臂尽量贴近双耳,背部打直,停留5到10次深呼吸后,吐气放松回到动作1。

三、浮肿消除操

帮助宝妈消除大腿、腹部和臀部的浮肿。

1、四肢撑地,手位于肩膀的正下方,膝盖位于骨盆的正下方。

2、吐气,背部弓起,腹部收紧向上,头部下垂,静止5秒。

3、吸气,背部向下顶出,下巴抬起,同样静止5秒。

四、纠正骨盆歪斜消除肚腩操

1、四肢撑地,手置于肩膀正下方,膝盖位于骨盆的正下方。

2、左臂抬起,手掌伸直,指尖指向天花板方向。静止5秒。

3、换另一边手重复动作,整组动作重复3次。

一般情况下,产后6-12小时就可起床轻微活动,产后第二天便可在室内随意走动并练习轻微的产后体操,有利于体力恢复,同时预防便秘和尿潴留。

一般来说,产后的宝妈都需要做骨盆恢复,特别是顺产的妈妈骨盆变化会特别大,学习一些骨盆恢复操,宝妈们就可以自己在家做啦!


咪嘛月嫂


很多刚生完宝宝的妈妈对于自己产后身材的恢复十分重视,但对于由怀孕和分娩引起的可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健康的盆底功能损伤问题和产后盆底修复的护理却知之甚少。

女性的盆底主要是由肌肉和筋膜组成的。盆底就像吊床一样,在会阴肛门处托起膀胱、子宫、直肠等盆腔器官,维持我们的排尿动作、排便等多项生理功能。它们也有一定的弹性,所以我们才可以享受饮食男女那些事,

然而,在妊娠、分娩的过程中,受到胎儿的挤压和撕扯,盆底肌肉不可避免地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导致盆底肌肉功能障碍。也就是说肌肉的弹性变差了,弹力不足了,盆腔内的器官无法固定在正常位置,从而出现相应功能障碍,如大小便失禁、盆底脏器脱垂、性生活质量低等。

产后盆底肌松弛的症状:

1、盆底肌力减弱。如无法对抗阻力、收缩持续时间≤3秒

2、产后出现尿失禁或者尿失禁在产后持续存在。

3、产后出现盆腔脏器脱垂,尤其是伴阴道前后壁膨出。

4、阴道松弛、阴道痉挛、性生活不满意者。

5、反复阴道炎,尿路感染患者非急性期。

产后42天是盆底修复最佳时机,这一阶段的妈妈进行常规盆底肌肉训练,增加盆底肌肉肌力和弹性,使盆底功能恢复正常,并增强阴道紧缩度,提高性生活质量,同时有利于预防、治疗尿失禁、子宫及盆腔脏器脱垂等盆底障碍性疾病的发生。

产后盆底修复训练

1、盆底操

具体做法是有意识地收缩阴道,因为初学者很难体会阴道收缩的力度,因此可以在排尿时收缩盆底,如尿流在收缩时终止,而放松时继续排出,就表示是正确的肌群收缩。在收缩盆底肌群的同时,要尽量避免其他肌肉,如大腿、背部和腹部肌肉的收缩。

训练的强度和时间可以逐渐增加,开始每次收缩尿道、肛门和会阴5~10秒后放松,间隔5~10秒重复上述动作,连续5分钟,每日两次。以后逐渐增加训练量。

2、产后操

就是通过增强盆底、腹部、腿部等部位的肌肉,促进盆腔及腹腔器官恢复,帮助新妈咪远离分娩后遗症。产后操的2个阶段:

第一阶段:产后3天-3个月

盆底肌肉训练、腹肌运动、腿部肌肉运动、胸部运动等。最好在床上完成。

第二阶段:产后3个月-6个月

进行全身肌肉力量的恢复训练,并加强腹部和盆底肌肉锻炼。

呼吸运动

目的:通过腹式呼吸运动腹部,增强腹肌,活动内脏。

动作要领:

(1)仰卧位,双手自然放在身体两侧;

(2)深吸气使腹壁下陷,内脏牵引向上,然后呼气。重复数次。

3、提肛法

即有意识地对以肛提肌为主的盆底肌肉进行自主性收缩,以加强控尿能力及盆底肌肉力量。具体做法是反复做缩紧肛门阴道的动作,每次收紧不少于3秒后放松,连续做15-30分钟,或每日做150-200次,4-6周患者有改善,3个月有明显效果。而对于重度盆底功能障碍者,则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电刺激治疗或者相关的手术治疗。

4、运动法

产后妈妈可以通过一些锻炼,如屏住小便、提肛运动、收缩运动或其它运动来加强弹性的恢复,促进阴道紧实。经过这些日常的锻炼,可以大大改善盆腔肌肉的张力和阴道周围肌肉,帮助阴道弹性的恢复,对性生活有所帮助。除了恢复性的锻炼,产后妈妈还应该保证摄入必需的营养,保证肌肉的恢复。


元宝爸爸


盆底肌类似一张网,控制着女人的膀胱尿道阴道子宫直肠等器官被这张网吊着,如果网松了很多器官会受到影响,严重的会导致尿失禁影响性生活。

产后42天-1年是修复盆底肌最好的时间,产后半年是修复黄金时期


小叮当的妈咪211


我觉得你是傻子啊

人家说的是产后有盆地功能障碍的需要做康复 修复

产后什么症状都没有的做个屌啊

多少原因大炒特炒这种盆底康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