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老師給孩子“梳小辮”,一孩子回家喊疼不舒服,老師:矯情

現在一個家庭都是一到兩個孩子,父母和家中的老人對孩子都是比較寵愛的,父母一般不太會拒絕孩子的要求,會盡力地滿足孩子,孩子在父母這般寵愛下長大的,容易有一個問題,就是孩子上幼兒園之後是否能適應,因為幼兒園中孩子本來就多。

老師也只是幾名,那麼多孩子,老師不可能每個都照顧到的,在這點上也是家長和幼兒園老師容易出現分歧的地方,幼兒園老師的行為有可能會被家長埋怨或看不慣。

幼兒園老師給孩子“梳小辮”,一孩子回家喊疼不舒服,老師:矯情

幼兒園老師給孩子“梳小辮”,孩子回家喊疼不舒服

有寶媽楊女士的女兒4歲大了,寶媽楊女士想著女兒該到上幼兒園的年紀了,女兒去了後,自己白天也能輕鬆點,也不耽誤上班,寶媽楊女士為給女兒選擇幼兒園,做了不少準備,經過比較,寶媽楊女士就給女兒選擇了一家環境不錯。

幼兒園老師給孩子“梳小辮”,一孩子回家喊疼不舒服,老師:矯情

師資力量也不錯,孩子和老師配比合理的幼兒園,讓寶媽楊女士欣慰的是,女兒很適應,幼兒園老師把女兒照顧得也很到位,老師每天還會給幼兒園裡面的孩子“梳小辮”,很可愛,幼兒園老師說得也很好,寶媽楊女士看後覺得比自己都會給女兒梳。

見女兒喜歡,寶媽楊女士就給女兒準備了各式各樣的可愛的皮筋,讓女兒帶去幼兒園,方便老師梳小辮。

幼兒園老師給孩子“梳小辮”,一孩子回家喊疼不舒服,老師:矯情

可是,連續幾天寶媽楊女士發現女兒都不跟自己提梳小辮的趣事了,孩子回家後還喊疼不舒服,寶媽楊女士看了女兒的小辮後,發現幼兒園老師把自己給女兒帶的高質量皮筋,換成了揪頭髮一次性塑料皮筋,第二天去接女兒放學時,寶媽楊女士就跟幼兒園老師說了這件事。

幼兒園老師給孩子“梳小辮”,一孩子回家喊疼不舒服,老師:矯情

老師解釋道:“孩子多,梳著的過程中就想不起來哪個是誰的皮筋,不要太矯情,什麼皮筋不都一樣嘛,而且塑料皮筋也沒有壞處,”之後,寶媽楊女士就發現幼兒園老師很少給自己的女兒梳小辮了。

幼兒園老師給孩子“梳小辮”,一孩子回家喊疼不舒服,老師:矯情

面對這種情況,父母該保持什麼樣的態度呢?

首先,如果父母不想給孩子換幼兒園,就不要跟老師正面直接的剛,因為老師從家長這受委屈了,一般都會反應在自家孩子身上,只有不是什麼大的問題,父母就擺出一副要把老師怎樣的態度,去找老師。

幼兒園老師給孩子“梳小辮”,一孩子回家喊疼不舒服,老師:矯情

其次,幼兒園老師給孩子梳小辮,也是老師對孩子用心、細心和周到的一種表現,如果老師不喜歡你家孩子,老師不會理睬了。

最後,面對這種情況,最好就是寶媽買同樣2盒高質量皮筋帶給幼兒園老師,告訴她這是給自己女兒準備的,別的小朋友也可以用,一點不揪頭髮,反正也沒有幾塊錢。

幼兒園老師給孩子“梳小辮”,一孩子回家喊疼不舒服,老師:矯情

家長怎麼跟幼兒園老師好好相處呢?

1. 和老師多溝通

家長和老師間要多溝通,這樣才能及時瞭解孩子在幼兒園的學習和生活狀態,這樣才能更快發現孩子身上的優缺點,老師和家長才能及時地幫孩子糾正。

幼兒園老師給孩子“梳小辮”,一孩子回家喊疼不舒服,老師:矯情

2. 老師和家長要互相尊重

家長不要把孩子送到幼兒園就不管了,為了幫助孩子成長得更健康,更優秀,老師和家長間要互相尊重,這樣孩子才能在幼兒園快樂地學習。

幼兒園老師給孩子“梳小辮”,一孩子回家喊疼不舒服,老師:矯情

3. 家長要積極配合老師

老師在教育方面是有自己的專業性的,老師留的手工作業和親子活動,並不是沒有意義的,為了自家孩子的健康成長,家長要積極配合老師。

幼兒園老師給孩子“梳小辮”,一孩子回家喊疼不舒服,老師:矯情

育兒寄語:

孩子的成長,是需要幼兒園老師和父母一起配合的,不能只依賴與一方,幫你做一個負責任的父母,想了解更多的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請分享給更多的人。

你家孩子在幼兒園有過類似狀況嗎?

歡迎屏幕下方留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