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別再說:“看看別家的孩子”,再不重視,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 當看到別人家的孩子成績優異時,家長們會對自己的孩子抱怨說:“看看別人,為什麼成績那麼好,再看看你自己?”
  • 當看到別人家的孩子在幫媽媽做家務時,家長們會對自己的孩子抱怨說:“看看別人,為什麼你就不能像別人一樣懂事呢?”
  • 當看到別人家的孩子回家後自己認真的做作業時,家長們會對自己的孩子抱怨說:“看看別人,為什麼你就不能自己的完成你自己的家庭作業呢?”

“看看別人家的孩子”這句話應該是我們大多數家長們常常掛在嘴邊用來教導我們孩子,其目的是為了讓是想要通過用榜樣來刺激孩子的自尊心,讓孩子知恥而後勇,想法很豐滿,但是現實卻很骨感。孩子他們會這樣理解你們想要表達給他們的意思嗎?不,他們不能感受到一點點。他們只會感受到羞辱與責怪,而當這些“比較”一次又一次出現時就會導致我們的孩子向著兩個極端發展:

  1. 我哪點比別人差了啊,我一定要比他強,我要努力。
  2. 我是不是就是一個比別人差的孩子,我真的不行。
家長別再說:“看看別家的孩子”,再不重視,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我們來看看這兩種結果所帶來的影響。

通過別人的評價建立的不是“自尊”而是“他尊”

每一位家長當說出那句:“看看別家的孩子”都是想要通過以“激勵”的形式來刺激孩子的羞辱感來達到使孩子奮發圖強的結果吧?那好,我們假設家長們的目的達到了,孩子想要通過自己的努力超過家長們所說的“別人家的孩子”來獲得父母或者他人的愛和表揚,從而獲得自己應有的自尊。自尊是什麼?是一個人通過自我評價而獲得的內在的自我認定,請記住是:“自我的評價”而不是“他人的評價”。

如果通過他人的評價獲得或者形成的“自尊”不應該叫做“自尊”而應該稱之為“他尊”,因為這樣建立或形成的自尊都是建立在別人的評價和看法上,一旦別人批評你時,你所建立的所謂的“自尊”便會瞬間煙消雲散。

家長別再說:“看看別家的孩子”,再不重視,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我就是一個比別人差的孩子,我真的不行

當家長們把自己的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進行比較時,在孩子的心裡面除了產生一種要強的心裡(想要得到別人的認可)之外,還可能產生另外一種心裡,就是認為自己確實比別人差,自己就是一個“失敗者”。在學習中,當遇到困難時,孩子會在心裡面下意識的提醒自己“我就不是一個學習的料,我肯定不行,放棄算了”。在生活中,當遇到困難時,孩子又會下意識的提醒自己“別人太厲害了,我肯定做不到他那麼好,還是不要比了”。孩子將會徹底的失去信心。

家長別再說:“看看別家的孩子”,再不重視,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現在我們再來看這句話:“看看別家的孩子”是不是就不那麼想再說出口了呢?那通過哪些方法來培養孩子的自尊與自信呢?別擔心,四種方法教給你幫你輕鬆培養孩子的自尊與自信!

讓孩子學會自我評價

我們家長能為孩子做的最有益於培養孩子自尊心的方法,就是教會孩子學會自我評價,而不是之前所說的通過他人的表揚或觀點來養成的“他尊”。而最好的方式就是允許孩子失敗,他們就能夠在問題出現時學會怎樣自己去解決。比如在教孩子學會走路的過程中,我們應該大膽的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學會走路,並且在一次又一次的摔跤的失敗當中感受到摔跤後的疼痛,最終學會走路,這樣一個過程。而這個過程正是孩子學會自我評價的一個過程。

家長別再說:“看看別家的孩子”,再不重視,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善於發現孩子自身的閃光點

每個孩子從生下來的那一刻起就是獨一無二的存在,為什麼我們要總把別人家孩子的閃光點放大,而自動屏蔽掉我們自己家孩子的閃光點呢?自尊起源於自信,而我們家長就是要善於去做那一個“發現美的眼睛”,發現自己孩子的閃光點,並幫助孩子認識到自己孩子的閃光點,將其放大,自信自然而然的也就來了,自尊也就來了。就好比我們看過的電視劇《良醫》裡面的男主角一樣,他是自閉症患者,但是他卻對於外科手術具有天生的“嗅覺”,而他的弟弟則是那一個把他的閃光點放大的人,最終他成為了全美最好的外科手術專家。

成功會增強孩子的信心

成功人人都渴望,孩子更是如此。作為家長最好的教育就是讓孩子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從成功中獲得自信,從而培養出孩子自尊心,但是記住一點且不可只感受成功,那樣只會培養成自大,而不是自尊。我們可以讓孩子幫我們做一做他們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在完成後給予鼓勵,這樣既能讓孩子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又能培養孩子的家庭責任感。

家長別再說:“看看別家的孩子”,再不重視,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教會孩子在失敗中獲得學習的機會

失敗不可怕,可怕的是失敗後什麼都沒有學到。當孩子培養自尊與自信的時候難免會遇到失敗,而我們家長這個時候就要教孩子如何在失敗中獲得學習的機會。首先我們應該教會孩子認識到失敗的原因並承認失敗的這一個結果,分析為什麼會導致失敗,下一次我們可以通過什麼樣的方式進行避免,從失敗獲得學習的機會。

家長別再說:“看看別家的孩子”,再不重視,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所以,每一位家長從現在起千萬不要再說“看看別家的孩子”,那樣只會傷害孩子的自信與自尊,畢竟別家的孩子再好也是別家的,我們要做的是教育好自己的孩子。而怎樣去培養我們的孩子就需要家長從平時生活的點點滴滴下手,讓孩子學會自我評價,善於發現自己家孩子的閃光點,讓孩子在做家務時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教會孩子從失敗中獲得學習的機會。這樣才能培養出一個自信、自尊的自己家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