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7分的《小丑》,為精神病患者和社會底層發聲

Life is a tragedy when seen in close-up, but a comedy in long-shot. -- Charlie Chaplin 人生近看是場悲劇,但從長遠來看卻是場喜劇。——查理卓別林

去年我就經常聽說《小丑》這部電影,一直想等到它在國內上線的時候才去看。前幾天有朋友跟我聊起了這部電影,跟我說很恐怖很血腥,而且看到最後也沒有看懂《小丑》想要表達什麼?這一下子就激起了我對這部電影的好奇心。

《小丑》已經被界定為R級恐怖片了,但是我覺得《小丑》的藝術境界遠遠高於它所呈現出來的血腥的畫面。我已經很久沒有寫過影評了,《小丑》是我迄今為止看完最想寫讀後感的電影。

亞瑟是怎麼一步步變成小丑的

亞瑟和小丑可以看做是男主精神分裂症的兩種極端人格,亞瑟是遇到困難也要Don't stop smile(保持微笑)的哥譚市底層階級的一個普通市民,而小丑則嚮往Don't simple,嚮往抗爭和自由。影片非常形象地描述了亞瑟黑化變成小丑的全過程,下面將通過電影裡面七個重要情節向大家剖析男主是怎樣一步步淪陷為”小丑“的?

1、廣告牌被搶,亞瑟遭一群少年毆打

影片的開始,昏暗無比的街頭、成堆的垃圾,導演運用大量的鏡頭凸顯此時哥譚市的一片衰退和沒落氣象。此時男主正在化妝準備參加小丑的工作,但是在化妝的過程中,他用手強行撐開了自己的嘴巴,露出了滲人的微笑,流下了一滴眼淚。


豆瓣8.7分的《小丑》,為精神病患者和社會底層發聲

小丑的經典笑容(注意那滴眼淚)


我覺得這個動作和笑容其實就是亞瑟內心的“小丑”,在後面亞瑟逐漸黑化的時候也多次出現了這個動作。

亞瑟的工作是為一個即將倒閉的琴行做廣告,在擺弄廣告牌的過程中,卻被一群街頭流浪少年搶走了廣告牌。亞瑟一路追趕,並且一直喊著前面的人幫忙攔一下,但是沒有一個人願意為他提供幫助,最後他被一群少年引入了一個堆滿垃圾的無人之地進行毆打。


豆瓣8.7分的《小丑》,為精神病患者和社會底層發聲

被毆打之後的小丑


他沒有反抗,只是靜靜地躺了一會,他已經習慣了遇到挫折和失敗,學會微笑。

2、公交車上逗笑小孩,卻被誤以為騷擾

在見完心理諮詢師回家的公交車上,亞瑟垂頭喪氣,腦袋耷拉在車窗玻璃邊。恰好前座有一個小孩似乎對亞瑟很感興趣,一直盯著亞瑟看。

可能是一個小丑的本能,亞瑟開始逗笑小孩。然而這一舉動讓旁邊孩子的媽媽冷漠地反問道:“別再騷擾我的孩子了,行嗎?”


豆瓣8.7分的《小丑》,為精神病患者和社會底層發聲

極度冷漠的中年婦女


亞瑟本是出於好意逗笑孩子,卻被人報以騷擾之稱,這種冷漠和麻木不仁的鄙視讓亞瑟,更切確的說應該是亞瑟精神分裂的另外一面,也就是“小丑”,顛笑不止。

這種顛笑,亞瑟母親告訴他這是一種病,需要輔以藥物的治療,但在我看來,其實這並非是一種病,而是亞瑟內心的“小丑”對亞瑟遇到的這種不公平待遇發出的笑聲。

亞瑟狂笑之後,遞給中年婦女一張卡片,上面寫著:這是一種病,會引發與真實感覺不相關的表現。面對這種冷漠,“小丑”選擇放聲大笑,而亞瑟選擇屈從,解釋是自己的錯誤並告知對方自己的病情,主動降低對別人的影響。

3、遭蘭道背叛,亞瑟被開除

蘭道是亞瑟在小丑公司的同事,聲稱自己是亞瑟最好的兄弟。在聽說亞瑟被一群流浪少年毆打之後,蘭道給了亞瑟一把手槍,還有若干子彈,讓他必要的時候保護自己。

亞瑟在兒童醫院表演的時候,隨身攜帶了這把手槍,然而在表演的時候手槍不小心掉下。

經理因為這件事情憤怒辱罵亞瑟,儘管亞瑟一再解釋這是自己的表演工具,但是經理絲毫沒有聽進去。因為蘭道告訴經理很多天前亞瑟曾經找他買了一把手槍。

當他聽到蘭道背叛自己的時候,亞瑟一怒,直接把電話亭的玻璃砸碎了。此時內心的“小丑”開始顯露了。


豆瓣8.7分的《小丑》,為精神病患者和社會底層發聲

憤怒的亞瑟即將黑化


4、地鐵遭毆打,亞瑟徹底爆發,槍斃三個滋事青年

從電話亭離開回家的地鐵上,亞瑟似乎對生活已經充滿了絕望。在地鐵上三個青年騷擾一個正在讀書的女孩,亞瑟看了一眼,他想要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但是內心的“小丑”又開始放聲大笑。隨後,女孩離開了這節車廂,三位青年走向了還在大笑的亞瑟。

三位青年不知道他為什麼會如此放聲大笑,亞瑟想要拿出那張卡片證明自己患有一種病,但是青年們並沒有讓他拿出卡片,而是對他一陣毆打。

與上次被流浪少年毆打不一樣,這一次,他沒有選擇屈從。內心的“小丑”已經出來了,他拿起了手槍,槍殺了其中兩位青年。隨後下地鐵的時候一路直追,槍殺到了第三位青年。

值得注意的是,此時他用的是左手,但是電影中我們不難發現亞瑟其實是右撇子。其實這就是“小丑”,右手代表的是亞瑟,左手代表“小丑”。

在槍殺完三個青年之後,亞瑟跑到一個公共廁所,跳起了極有藝術感的舞蹈,縱觀後面的很多鏡頭就可以知道,這其實可以看做是“小丑”每做完一次大事之後都會跳的舞蹈。所以這個時候,亞瑟已經不再存在了,“小丑”現身了。

5、偶然發現母親欺騙自己多年,小丑殺死臥病在床的母親

亞瑟的母親給亞瑟取名“happy”,告訴他要微笑,要時刻展示出快樂的樣子。亞瑟幻想自己曾經取到穆雷的脫口秀,並且在那裡得到穆雷的認可。


豆瓣8.7分的《小丑》,為精神病患者和社會底層發聲

亞瑟謹記母親告訴他要保持微笑


亞瑟多年來一直照顧著自己的母親,但母親每次都會讓亞瑟回家前看看信箱裡面有沒有托馬斯的回信。

托馬斯是哥譚市有名的富人,並且打算競選哥譚市的市長。母親以前在托馬斯家裡做過工,並且一直以為托馬斯是他們娘倆唯一的希望。

在一次幫母親寄信的時候,亞瑟好奇打開看了信的內容,才發現信中寫到:亞瑟的母親是托馬斯的情人,亞瑟是托馬斯的兒子。

亞瑟想盡辦法見到了托馬斯,卻被告知自己是母親領養的,而且母親患有極度幻想症,幻想自己是托馬斯的情人。亞瑟不相信,便前往母親之前待過的醫院,搶走了對應的病歷檔案。

亞瑟在走廊通道里看完了這份檔案,上面清楚地寫著:自己確實是被母親領養的,而且母親患有嚴重的幻想症,並且還放任自己的男友虐待童年時期的亞瑟。看完之後,亞瑟又開始了顛笑,這一次,他徹底變成了“小丑”。

在醫院的時候“小丑”痛下殺手,直接將病床上的母親殺死了。與此同時,電視上還放著穆雷脫口秀,亞瑟發現自己曾經在小飯店表演的視頻被穆雷拿到電視上公開播放,“小丑”開始記仇了。

6、殺死蘭道,放過蓋瑞

曾經的同事蘭道和蓋瑞知道了亞瑟母親去世的消息之後,兩人前來為亞瑟排解。小丑為報之前蘭道背叛自己的仇,用剪刀殺死了穆雷。這是我覺得場面最為血腥的一段,觀看的時候完全可以跳過。

奇怪的是,按照常理,如果亞瑟殺死了其中一個,那麼必然會殺死另外一個,以免自己未來受到威脅。

但是“小丑”沒有這麼做,因為蓋瑞是侏儒症患者,他也和亞瑟一樣是不被任何人看好的社會底層。這裡其實可以看出小丑的個性是非常鮮明的,他是為廣大社會底層受到的不公平待遇發聲。

7、節目上槍殺穆雷,引發底層群眾群體反抗

電影的高潮便是亞瑟上了穆雷的脫口秀。在脫口秀上面,亞瑟沒有講笑話,而是直言自己就是那個地鐵殺人犯。他在節目上直言自己遭受到的不公平,為所有和自己一樣生活在底層的人民發聲。

最後小丑在節目中直接射殺了穆雷,一時間轟動全國上下,在他被警車帶走的路上,人民已經開始了反抗,向這個社會和那些高高在上的富人們反抗。小丑在最後仍然優雅地完成了那段極有藝術感的舞蹈。

亞瑟為什麼會變成小丑

看完這部電影之後,我一直在思考到底為什麼亞瑟會變成小丑?但其實小丑本身的形象其實不算壞。覆盤了整部電影,我覺得導致亞瑟變成小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點:

1、缺失關愛的童年,可能是他患有精神疾病的一個重要原因

奧地利著名精神病學家阿德勒曾經說過:”幸福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

亞瑟母親領養了亞瑟,但並沒有給他帶來一個美好的童年,甚至對男友虐待亞瑟沒有加以制止。亞瑟母親一直活在自己的幻想症裡面,這樣子的幻想症讓亞瑟備受生活的壓力,早早獨立一人成為家裡的頂樑柱。

影片並沒有直接交代為什麼亞瑟會是一個精神分裂症患者,但我想很大可能就是在童年時候形成的,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

2、人情冷漠,市民對待精神病患者總是帶有異樣的眼光

如果在公交車上,那位中年婦女能夠多些那些耐心,去聽亞瑟解釋,而不是直接斷定為騷擾,那麼亞瑟還會有那瘋狂的顛笑聲嗎?

廣告牌被搶被砸,亞瑟被人毆打,如果經理多些關懷,理解亞瑟的遭遇,而不是直接扣掉他的薪水,那麼亞瑟還會一個人獨自在垃圾堆旁發洩憤怒嗎?

如果蘭道真的以友情為重,不在關鍵時刻過河拆橋,那麼亞瑟黑化成“小丑”嗎?

如果地鐵上的三個青年人能夠安守本分,而不去挑逗甚至毆打一個小丑,那麼亞瑟會被逼無奈,開槍擊殺三位青年人嗎?

如果穆雷沒有拿亞瑟的視頻直接在節目上播出,並且將它作為一個梗,用來取悅觀眾,那麼亞瑟還會在節目上直接開槍射擊穆雷嗎?


豆瓣8.7分的《小丑》,為精神病患者和社會底層發聲

“我只希望我的死 比我的生更有意義”


在亞瑟的生活環境裡面,人情冷淡,社會體制嚴明,沒有人會瞧得起一個社會最底層的小丑,這些都是導致亞瑟一步步黑化成“小丑”的催化劑。

3、資本主義體制下,貧富差距引發的矛盾和衝突

影片中雖然小丑說自己並不關心政治方面的事情,但其實以小丑為代表的社會底層階級已經對富人產生了極大的不滿,貧富差距過大導致的問題已經到了極其嚴重的地步。

如果哥譚市的富人們不高高在上,不對窮人階級厭惡和鄙視,那麼亞瑟的精神分裂症是很有可能得到改善的。

這部電影想要告訴我們什麼

我之所以認為這部電影藝術性非常強,是因為它在影片中所諷刺的問題值得我們去反思,它在影片中所警示的內容需要我們去改善。

社會應該對精神病患者多些關懷,他們本就精神脆弱,冷漠只會讓他們走向精神病的極端,也就是“小丑”。社會上的所有人都不應該戴有色眼鏡去評價精神病患者。


豆瓣8.7分的《小丑》,為精神病患者和社會底層發聲

患精神病最糟糕的就是,別人希望你表現得像正常人


上世紀六十年代美國橄欖球名將萊昂內爾-阿爾德里奇33歲被診斷出患有精神分裂症,但是他積極治癒,擺脫精神分裂症的折磨。

隨後他在一次演講中提到:“雖然藥物對治療精神分裂症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它無法治癒受傷的心靈。只有內心堅韌起來,才能戰勝病魔。另外,希望所有人都不要戴著有色眼鏡去議論和評價精神病患者”。

阿爾德里奇是幸運的,而亞瑟是悲慘的,即使有藥物輔助治療,但是內心多次受到社會的重擊,終究成為“小丑”。

影片所諷刺的是美國富人階級,在亞瑟去見托馬斯的時候,富人們齊聚一堂觀看卓別林的《摩登時代》,這是他們娛樂和取悅自己的一種方式;而在飯店之外,是一群不滿托馬斯的底層階級在遊行示威。

我在文章的開頭引用了卓別林的一句名言,人生近看是場悲劇,但從長遠來看卻是場喜劇。這句話其實非常形象地描述了亞瑟的一生,儘管一生都在接受社會的毒打,但是最後內心的小丑徹底得到解放,從長遠來看已經是一場喜劇了。

也許你會像穆雷一樣說,小丑的行為根本就沒有值得我們去笑。但小丑在影片中提到:“什麼好笑什麼不好笑,都是你們來定義的”。這次小丑想自定義什麼是喜劇?而不受任何人的規定和束縛。

最後,亞瑟所在的資本主義社會貧富差距過大導致的一系列問題已經到了無可挽救的地步,那麼小丑主張的這種自由的社會形態是否會得到認可?資本主義社會又應該如何解決這個及其迫切的問題?這些都是影片留給我們思考的問題。

結束語

《小丑》在某種程度上算是R級的恐怖片,但是它真的值得很多人去細細品味。就算我們不能思考到如何解決社會階級矛盾的方法,但至少,請給精神疾病患者多一些關懷,不要戴上有色眼鏡去評價任何一個精神分裂症患者。否則,一旦他們內心的“小丑”得到解放,那麼社會可能會陷入影片最後所描繪的畫面。

雖然小丑的形象可能會比較黑暗,但縱觀整部影片,小丑的本質其實是好的。他同情與自己一樣境地的社會底層蓋瑞,沒有選擇槍殺他而是選擇放走了他;在地鐵上故意發出顛笑聲音,為女孩解圍,而自己受到捱打;在脫口秀節目上,直接為社會底層發聲。小丑代表的是資本主義社會中的社會底層,嚮往自由,反對壓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