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的情感與個性發展

美國兒科研究院根據格林斯潘的提議,把情感序列列入嬰兒和兒童健康發展檢查項目中。他們提出嬰兒從自我中心機體發展到一個有情感、有愛心的人的過程中,有六個情感發展的里程碑:1、自我調節和對外部世界的興趣(0-3個月);2、開始顯露愛(2-7個月);3、有意識交流的發展(3-10個月);4、有機的自我意識的出現(9-18個月);5、情緒思想的形成(18-36個月);6、情緒思維(36-48個月)。

嬰兒出生後就有情緒表現,我國心理學家孟昭蘭基於自己和他人的一系列研究指出,新生兒即有興趣、痛苦、厭惡和微笑等四種表情。

微笑是學者們研究的嬰兒的早期情感之一,格維茨(1965)描述了微笑的三個發展順序:出生至第2周為反射微笑、2-8周為社會性微笑、選擇性社會微笑。哭叫反應、恐懼反應也是嬰兒早期的主要情感反應。

氣質是嬰兒出生後最早表現出來的一種較為明顯而穩定的個人特徵。氣質類型是指表現在人身上的一類共同的或相似的心理活動特性的典型組合。學者們對氣質類型的劃分各有不同。托馬斯等將嬰兒的氣質為三種:容易型(40%)、困難型(10%)、遲緩型(15%)。不能劃分為如此三類的往往是以上三種的交叉或混合。佈雷澤爾頓(1969)將嬰兒氣質類型也劃分為三類:活潑型、安靜型、一般型。

兒童這些先天的不同氣質類型,在社會化過程中又進一步擴大了,逐步形成獨特的個性。首先在教育的影響下,幼兒的自我意識有了進一步發展。韓進之等人的研究表明,幼兒自我意識各因素(自我評價、自我控制)發展的總趨勢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長。在自我概念上,7歲前的兒童對自己的描繪僅限於身體特徵、年齡、性別和喜歡的活動,還不會描述內部心理特徵。在自我評價方面,5歲兒童絕大多數已能進行自我評價。幼兒的自我體驗由與生理需要相聯繫的情緒體驗(愉快、憤怒)向社會性體驗(委屈、自尊、羞愧感)不斷深化、發展,同時又表現出易受暗示性。在幼兒自我情緒體驗中最值得重視的是自尊感。在自我控制能力上,5-6歲的兒童絕大多數有了一定控制能力。


整理:鄭耀宗,心理工作者、教育踐行者。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心理衛生中心心理治療師,鄭耀宗工作室創始人。電話諮詢與治療預約電話:1818190769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