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以上的玩具都可能买错了,你中了吗?

买买买,然后玩没两天就被娃打入“冷宫”;扔扔扔,然后再继续买买买,几乎已经成为了每个有萌(熊)娃(孩)儿(子)家庭的日常。


这是因为,在竞争激烈工作节奏加快,中国父母普遍焦虑的今天,我们都寄希望于玩具帮助开发孩子的思维和智力,同时也弥补我们缺失的陪伴时间,所以宝爸宝妈们才在正中靶心的广告宣传下,不断地剁手。


但实际效果怎么样呢?


玩具商家不会告诉你的是,孩子需要与玩具长期深入互动,才能将好的品质内化,但一旦选择过多,孩子就难以对某一个玩具产生持续的新鲜感。

其次,炫酷的声光电玩具,看似能快速地吸引孩子的目光,但过度的强刺激容易破坏孩子的专注力,也会让孩子多弱刺激的创意玩具缺乏兴趣。

80%以上的玩具都可能买错了,你中了吗?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玩具并非越多越好,如何选择也是一门智慧。

选错了再多再贵的玩具也有可能产生反效果,选对了,一个玩具也能玩出十八般花样。


那如果家里面只能留下一类玩具,应该选择什么呢?

我们推荐积木这种建构类玩具!

为什么孩子要玩建构类玩具?

市面上的玩具名目虽多,但大概能划分为两类:

一类是封闭式玩具,这类玩具通常只有一种玩法,所有的孩子只能按照一种或限定的几种方式操作,无法支持孩子具有个性化的探索和想象,最典型的就是电玩玩具。

80%以上的玩具都可能买错了,你中了吗?

封闭式玩具

80%以上的玩具都可能买错了,你中了吗?

开放式玩具

与之相对应的是开放式玩具,这些玩具没有局限的模式和玩法,也没有标准的答案,玩具会根据孩子的不同动作呈现不同的效果,包括:

建构类——沙子、橡皮泥、雪花片、磁力片、积木等;

艺术类——小鼓、电子琴等各式音乐启蒙乐器,手指画、蜡笔、颜料等绘画创作工具,串珠、卡纸等手工材料;

角色扮演类——医生、厨房等角色扮演工作和材料、芭比娃娃等;

感统类(部分)——触觉球、平衡触觉板、万象组合等。

其中,建构类玩具是心理学家为数不多进行过深入研究的玩具。

80%以上的玩具都可能买错了,你中了吗?

孩子们在合作建构

2016年,在一项脑成像研究中,研究者让一组孩子玩字母类游戏,另一组孩子则在12天内玩5次建构游戏,每次30分钟。

结果发现,玩建构类玩具的孩子在大脑中跟空间加工相关的区域更活跃。同时,他们还发现,建构类玩具能够有效培养孩子的精细动作、发散性思维和语言能力。


积木就是建构类玩具的佼佼者,它不只是简单的游戏,背后隐藏着巨大的教育价值。

积木玩具的独特价值

众所周知,“STEAM”是近几年幼教界最“热闹”的词汇,这种教育方式的诞生,打破了常规学科的局限性,并迅速从美国风靡至全球,更带火了“STEAM”玩具市场。


但事实上,很多“STEAM”玩具是难以达到广告宣传效果的。

积木作为最典型的建构类玩具,不止涵盖了其他建构材料的普遍特点,还能培养“STEAM”全方位的能力。

science 形成科学的思维

积木建构过程中包含了数学、物理学的原理,孩子会自然而然地感知物体的性质和结构、体验力的相互作用,学会测量


比如要搭建一座房屋,孩子就要根据图纸估量出搭建的距离,然后选择不同几何形状的积木做墙面、墙体和屋顶。

在实际的操作中,孩子能够不断地将感性的经验积累和内化,逐渐转化为抽象的概念。

80%以上的玩具都可能买错了,你中了吗?

孩子们在合作建构

Techonology 提升动手探究的技能

搬运、堆积、垒高、铺排、架空、围拢、桥式......

在“按图施工”的过程中,孩子提升了识图的探究能力和建构的技术,还锻炼了动手和规划能力

80%以上的玩具都可能买错了,你中了吗?

孩子们在合作建构

Engineering 促进空间感知觉发展

有意识地根据现实物品和场景进行堆砌和搭建,首先需要孩子认知某种特定实物构成的各个部件的空间结构、大小比例、基本形状等特点,

然后选用相应的积木模型,这能锻炼孩子对二维空间和三维空间关系的想象能力

Arts 激发艺术创造和审美力

在天马行空自由创作的时候,如何根据故事情节建构场景?

或者,如何根据场景讲故事?如何进行配色和形状的组合?这都需要孩子发挥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比如在一节“积木建构素养课程”中,我们就设计了一个场景,“这里有一条河,很深很深,有什么办法从河的这边过到河的那边吗?”


孩子们就开始了自己的创作,有的制作了一艘富有设计感的船,有的制作了一艘酷酷的潜艇,还有的制作了一座古朴的桥......这些都是孩子个性化的艺术表达

80%以上的玩具都可能买错了,你中了吗?

孩子们的个性化表达

Mathematics 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孩子在摆弄的过程中可以感知积木的不同形状、比例、大小、粗细、高矮和长短

等数学概念,同时还锻炼了孩子的精细动作和手眼协调能力。


除此以外,在一些主题积木建构游戏中,孩子需要相互协商、分工合作才能完成任务,这就让孩子学会了如何处理个体与集体的关系,以及如何与他人沟通协作。

80%以上的玩具都可能买错了,你中了吗?

孩子们在合作建构

自德国著名的学前教育家福禄贝尔仿照大自然的性质、形状和法则制作出“恩物”,积木至今诞生已有200多年。

可以说,积木是历史最悠久也最能经受心理学家、教育专家和时间考验的一件玩具了,建构的方式灵活多变,作品的呈现又兼具理性的工业美感。


不过,虽然积木是“集才华与美貌与一身”的玩具,但也需要配合孩子的不同年龄阶段给予不同的引导技巧,设计不同的游戏方式,才能发挥其最大的教育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