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雪域西藏的唐卡到底有什麼魅力?

唐卡是什麼?

許多朋友都聽說過或是見過唐卡,也有很多朋友想要知道唐卡是什麼?“唐卡”這一名字是由藏文音譯過來的,與很多人想象的“是不是唐朝開始有的唐卡?”其實並無聯繫。關於唐卡的起源呢,學術界的觀點不一,最受認可的就是意大利學者杜齊提出的:唐卡源於印度古老宗教布畫“缽陀”,隨佛教傳入西藏,經過不斷地創新與演變,成就我們現在看到的唐卡。


來自雪域西藏的唐卡到底有什麼魅力?

唐卡與藏傳佛教的關係是密不可分的,唐卡也是每一位藏傳佛教信徒家中一定會供奉的,它早已成為藏傳佛教的圖騰與信仰的一部分。如果說一個人一輩子一定要去一次西藏,那麼到了西藏他一定要了解的就是唐卡。唐卡繪製的內容非常廣泛:宗教、歷史、記事、醫藥、政治、文化、可以說是西藏的“百科全書”

唐卡有什麼特點?

唐卡是用純天然顏料手工繪製在棉布上的宗教卷軸畫。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唐卡繪製所用到的顏料,孔雀石、珍珠、蜜蠟、紅珊瑚、綠松石、金、銀、藏紅花......都是價格不菲的天然礦植物顏料。我們知道唐卡是可以用來供奉的,虔誠的藏傳佛教徒們盡其所能的用好的東西去奉獻給自己的信仰,所以造就了唐卡在所有繪畫中顏料的至高地位。這些珍貴的天然礦植物顏料保持了唐卡的年齡,使唐卡可以歷經千年而不褪色。

來自雪域西藏的唐卡到底有什麼魅力?

唐卡還有一個特點,純手工繪製。從唐卡的畫布製作(畫布製作要先繃布,然後對布面進行細緻處理,先均勻地塗上一層天然膠,等幹後再塗白底,使畫面表面變得平整光滑),到顏料磨製(不同的顏料磨製工序不同,工序從十幾道到幾十道。完成後才能進行勾線、著色等使用),再到最後的繪製成型,都是畫師全手工完成。繪製唐卡前,畫師要進行沐浴更衣、焚香唸經,才可以開始著手繪製。

一幅唐卡的儀軌都是有嚴格規定的,畫師不能隨意的改變或創新,而細節之處線條如髮絲一遍細,卻不能在唐卡上有塗改,這對於畫師的穩定和熟練都有著非常高的要求。一幅唐卡的繪製至少要花費畫師幾個月,多則上年的時間。所以唐卡是非常珍貴的。


來自雪域西藏的唐卡到底有什麼魅力?


唐卡在2008年已被列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漸漸地被越來越多的朋友所喜愛,它不僅具有宗教意義,也有著非凡的藝術價值、經濟價值和收藏價值。

每晚相約今日頭條,一起分享關於唐卡的有趣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