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修補自己的性格缺陷?《原生家庭》讀書筆記

作者 | 蘇珊•福沃德

讀者 | 四月


原創 | 如何修補自己的性格缺陷?《原生家庭》讀書筆記

這本書最難能可貴的地方在於,並非要我們埋怨自己的父母,而是讓我們正視曾經存在的問題,幫助你消除父母對你造成的負面影響,將你隱藏多年的自我得到釋放。

原創 | 如何修補自己的性格缺陷?《原生家庭》讀書筆記

為什麼家會傷人?

在我們還是孩子的時候,我們依賴父母而存,我們接觸不到任何家庭以外的參照標準,於是我們傾聽父母的言談、觀察父母的舉止、模仿父母的行為,把家中獲取關於自身的信息全盤接受,並當做是普世真理。

健康的家庭會考慮到家庭中每一位成員的感受和需求,然而很多時候,父母自己在保持穩定的情緒或健康的心態方面就存在很大的問題,他們不但不能滿足孩子的需求,反而會反過來要求孩子來滿足自己的需求。

我們的父母從先輩那裡繼承了一套逐漸累積而成的感受、規則、交流、觀念。但是有毒的家庭的體系就像是落後觀念的土壤,這樣家庭的父母往往會把自己的感受放在第一位,他們持有的是自我中心和利己的觀念。
他們會認為:無論怎樣,孩子都要尊敬父母;凡事必須按我說的做,否則就是錯的;孩子就應該安安靜靜地待在那兒。有毒家庭體系就像是高速公路上的連環追尾,其惡劣影響會代代相傳。


原創 | 如何修補自己的性格缺陷?《原生家庭》讀書筆記


有毒的家庭行為模式

蘇珊•福沃德在《原生家庭》這本書中收錄了大量行醫過程中的典型病例,歸納出了幾種常見的有毒家庭的行為模式,並對治療的細節進行的最大限度的還原,幫助讀者更好的審視不同類型有毒的父母的行為。

1、天下無不是的父母。這類父母總是扮演著規則制定者的角色,對子女的行為進行審判,並對其造成巨大的痛苦。然而在子女的眼中,哪怕父母的行為已經給他帶來了巨大的傷害,父母也永遠是對的。

子女會通過合理化父母的行為來排除令人痛苦不安的可能性,比如他可能會說:“父親打過我,但他不是真的想傷害我,只是想給我一點教訓而已”,通過類似的方式來否認父母其實其實根本就不在乎他的感受的真相。

2、不稱職的父母。這類父母他們自己的身體和情感已經是一團亂麻,根本無暇顧忌孩子的感受。在這樣家庭裡的孩子,為了讓家有家的樣子,不得不與父母交換情感角色。他們成長的太快也太早,同時也無法從父母那裡得到感情回應,這些孩子往往會否認有感情需求這回事來對抗成長中的孤獨感與情感缺失。


由於沒有時間也沒有合適的榜樣來學習如何愛別人以及如何被愛,這些孩子成年後往往會面臨無法打開感情之門的窘境。

3、操控型父母。這類父母往往因對生活的不滿以及對遭到遺棄的恐懼,子女的獨立對他們而言就像是失去身體的一部分一樣。因此這類父母需要通過盡力維持孩子的無力感的方式,來維持對子女的掌控。


有些父母十分狡猾,他們並不直接表達操控的意圖,但他們會用“我這麼愛你,我這樣做都是為了你”之類的表達來掩蓋“我這樣做是因為我太害怕失去你,所以我寧可讓你生活在痛苦中”的真實意圖。

4、酗酒型父母。酗酒型父母和吸毒型父母的孩子都有著相似的經歷,對家庭的忠誠感和對秘密的羞恥感促使家庭成員極力偽裝成一個“正常家庭”的樣子,在這樣家庭成長的孩子總是會被迫對自己的想法和感覺說謊,同時為了守護秘密,他往往不會與別人交朋友,這種孤獨感只能使他在家族的泥淖中越陷越深。

5、身體虐待型父母。這類父母不能夠剋制對沖動的控制力,只要有負面情緒需要發洩,他們就會對孩子實施暴力。然而許多虐待孩子的家長自己是帶著嚴重的感情缺陷和需求不滿步入成年的,他們的情感層面上還只是一個孩子,而他們會將自己的孩子視為父母的替代品,如果他們的情感需求不能得到滿足,他們就會被激怒,進而將怒火以暴力的形式發洩到子女的身上。

6、言語虐待型父母。有的父母直接無視孩子的情感,公開、直接地用惡毒的語言貶損孩子;另一些父母則會通過長期的取笑、挖苦、拐彎抹角的羞辱來對孩子發起攻擊,但是他們常常會給自己的虐待行為披上一層幽默的外衣。而言語虐待型的父母中有相當一部人是想通過向孩子施加壓力、不斷貶低孩子的方式,變相地隱藏自己不被孩子超越的真實想法。


儘管我們無法抹去過去承受的傷害,也無法扭轉已經發生的事實。但是我們在能夠直面父母對我們做了什麼之後,去思考自己做些什麼可以減少父母對我們的影響。蘇珊•福沃德在《原生家庭》中提供了一些具體的做法和行為策略,遵循這些方法,你將會發現與父母及其他人相處的新模式,你將重新界定自己,重建全新的自信和自我價值。

掌控自己生活的關鍵在於:如果不能改變父母,那麼就自己做出改變。你的幸福沒必要仰仗父母。即使他們一成不變,你一樣可以戰勝童年時期遭受的創傷,並擺脫他們對你成年生活的控制。你只要堅持努力就好了。


原創 | 如何修補自己的性格缺陷?《原生家庭》讀書筆記


蘇珊提出改變的五個步驟:

第一步,只有釋放了內心的悲痛和憤怒,只有將責任歸於那些應該負責的人——你的父母之後,真正的解放才能降臨。面對自己的遭遇,我們首先需要發洩憤怒,哀悼我們從未得到渴望已久的父愛和母愛的事實,而不是弱化和抹殺曾遭受過的傷害。

第二步是正確理解觀念和感受之間的關係,這是停止自我毀滅性行為的重要一步。許多人認為我們的感受是我們對外界事物的反應,事實上所有的感受,都來源於我們內心的觀念。例如當我們令父母失望時,我們會感到內疚,但是當我們深究感到內疚的原因,我們可能會發現那些原因根植於“讓父母高興是我的責任、如果和父母對抗我會永遠失去他們”之類的觀念,現在只要你找到了感受的根源,你就可以開始控制它了。

第三步是對自己的信念、情感和行為進行自我界定。自我界定不等於自私自利,自我界定是一種情感上的獨立,這意味著你可以做你自己,忠於你內心的真實想法,而你的父母也無需改變他們原本的樣子。自我界定要求我們在照顧好自己和關心他人的情感之間找到一種平衡。

第四步是不再自我懲罰,並對自己負責。你必須認清主要的責任方,卸下為童年不幸遭遇而承擔的責任,歸還給應承擔的責任的父母。但這並不意味著讓你將自損行為的責任全部一腳踢開,也不是鼓勵你抱怨“全是他們的錯”。將童年的自己身上的責任免除,並不意味著同時免除了成年的自己的全部責任。

最後一步是與父母對峙,一勞永逸地克服直面父母時的恐懼。對峙的目的是為了告訴他們實情,併為你們此後的關係定位。對峙的時候如果面對父母的暴怒、譴責、威脅和狡辯,切記重要的不是他們的反應,而是你的回應,如果此時你能堅守立場,那麼不論之後發生了什麼,你就是勝利者。


原創 | 如何修補自己的性格缺陷?《原生家庭》讀書筆記


我們所有的人都是在家庭這個大熔爐裡鍛造出來的,在這熔爐裡交織著祖祖輩輩的愛、嫉妒、自尊、焦慮、快樂、內疚種種複雜情緒,這些情緒此消彼長,在家庭成員的態度、理解、相互關係構成的海洋裡不斷翻騰。而有毒的家庭體系就像是難以消除的因子,在情感的海洋裡一代一代地翻騰,一代一代的傳遞下去。

《原生家庭:如何修補自己的性格缺陷》這本書幫助我們抽絲剝繭,直面被原生家庭虧欠的自己,找到深埋我們內心深處的種子,幫助我們將衡量標準從父母的意見轉變為自己的想法。遵循著這本書,即使你還不能改變父母的想法,但你可以逐漸抵禦他們的否定帶來的焦慮,因為你不再需要他們的認可,你正在成為自己的主人。

結語:所有父母都不是自然而然成長為好父母的,當父母遇到孩子各類問題時,在不斷解決,如升級打怪的過程。這個過程需要我們一次次的與父母“相互碰撞”促雙方的覺醒成長。

原創 | 如何修補自己的性格缺陷?《原生家庭》讀書筆記

《原生家庭》思維導圖,後臺回覆可獲得高清圖


往期閱讀:

☆ 原創 | 戰勝焦慮、混亂、拖延的自控術-《怪誕腦科學》讀書筆記

☆ 格局決定進階的層級-《格局》讀書筆記

☆ 區別於男孩的世界—《養育女孩》讀書筆記

覺得內容對你有幫助,就關注一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